晚熟桃新品种

来源 :果农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育经过
  
  双红艳桃是用莱山蜜作母本,河南洛宁当地冬桃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大果型鲜食新品种。1996年杂交,获得杂交果实58个,杂交种子经沙藏催芽处理于1997年春播种,获杂交实生苗43株。按株行距1.5米×2.5米定植于园林所生产试验场内。1999年杂交苗开始结果,通过对杂交单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发现编号为97-16单株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初选为优良单株。同年9月采接穗高接大树和少量繁育芽苗60株,次年春定植于果树试验户地中。株行距2米×3米。2001年高接大树和芽苗定植园开始结果,表现性状和母株一致且性状良好。2003年开始有意在豫西等地区试。区试结果表明优良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该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河南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本文彩照见封面)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树姿开张,枝条粗壮,新梢浅绿色。阳面有红晕;叶面绿色,狭长,披针形,长宽为18厘米×3.8厘米,主脉浅绿色,叶缘锯齿,钝圆形;一年生枝条阳面呈暗红色。背阴面呈绿色,平均节间长2.2厘米;花芽肥大,圆锥形,花冠粉红色。
  
  2.2 生长结果习性
  该品种树势中等偏强,新梢年生长量80厘米,树姿开张,萌芽力和成枝力均较强,扩冠快,易成花,长、中、短果枝分布合理,均能结果。其中长果枝占45%。中果枝占30%,短果枝占25%。花芽节位低,复花芽多,花粉量大,自然坐果率较高,早果性和丰产性较强。初果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进入结果盛期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栽植后第2年平均株产5.5千克,第3年30千克,第4年可达55千克。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较轻。
  
  2.3果实经济性状
  大果型,平均单果质量350克,最大650克。果实近圆形。两边对称,缝合线浅。果顶微突,果柄较短。果面着粉红色,内膛果着色70%以上,外围果满色,茸毛稀短,果实美观。果肉白色。肉质细,风味脆甜,有香味,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17%以上,可食率96%以上。采收期长,9月上旬到10月初都可采摘,果实采摘后在室温下可以存放10-15天,不皱皮,不失水,不褪色且风味不变。耐贮运,不裂果,商品性状好。
  
  2.4 物候期
  该品种在洛阳地区叶芽萌动在3月中旬,初花期为3月底至4月初,盛花期4月上旬。花期6-8天。展叶期为4月中旬,新梢迅速生长期为4月下旬。果实在5月上中旬开始第1次迅速膨大,9月上中旬果实开始成熟。果实发育期160-175天,落叶期为11月中旬。
  
  2.5 抗逆性和适应性
  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比较抗寒、抗旱、耐涝、耐瘠薄,在平原及坡地都适应,表现出丰产、稳产、个大、优质的特点。对蚜虫、叶螨类抗性较强。病害轻微,几乎不感染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褐腐病。无采前落果现象。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栽植密度
  在土层深厚肥沃且排灌方便的平原地区,株行距可选择4米×5米或2米×5米;在丘陵山地或平原沙土地等土质相对贫瘠的地区。可采用3米×4米或1.5米×4米等。该品种花粉较多,可自花结实,但适当配置授粉树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3.2整形和修剪
  每667平方米栽植33株或55株的可以用三主枝开心形;每667平方米栽植66-110株的可以用两主枝Y字形。修剪上要轻剪长放以培养长、中果枝为主,果枝粗度0.3-0.5厘米为宜。
  
  3.3 花果管理
  疏花最好在现蕾时进行。疏果宜早不宜晚,要疏去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小果、朝天果和粗度在0.6厘米以上的结果枝上的果,保留果形端正、大小匀称、枝条粗度在0.3-0.5厘米果枝上的果。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一般不留果或留一个果,中果枝留1-2个果,长果枝留2-3个果,两果之间的间隔在20-25厘米以上,或按叶果比40-50:1留果。盛果期每667平方米留果8000-10000个,产量控制在3000-3500千克。定果后套白色塑膜袋经济、快捷,效果好。
  
  3.4 肥水管理
  前促后控是桃树当年定植、次年丰产的关键技术,进入丰产期也一样。前促是指以7月15日为限,前期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迅速扩大树冠为目标。后控是指在7月15日以后的一切管理,均以控制树势,促进花芽形成,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为目的,一般多用PBO。
  
  3.5 病虫害防治
  全年要注意几个病虫害防治关键点:萌芽前、开花前、谢花后套袋前、套袋后。同时一定要注意交替用药,以免病虫害产生抗性。
其他文献
亲爱的女儿:  你现在实在是太忙了!  早上你定好六点的闹钟,只要它一响,你便开始了急匆匆、忙碌碌的一天。你匆匆地穿衣洗漱,来不及仔细品尝我做的美味早餐,匆匆扒上两口,就冲我道声“拜拜”,然后“咚咚”地跑下楼。我知道,那趟六点半准时发动的班车才是你此刻最想见到的。  晚上十点,你披着星月回家。我大致算了一下,你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十四个小时。好不容易见你回来,我多想听你给我讲讲学校里的趣事,即便是
广西是我国9个柑橘主产省(区)之一,柑橘主栽品种是中熟品种,早熟、中熟、晚熟比例约为1:8:1,由于70%-75%的柑橘集中在11-12月成熟上市,造成柑橘滞销,售价下降,果农收益降低,而此期前后成熟上市的早熟和晚熟柑橘少,难以满足果农和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选育晚熟、优质、丰产稳产柑橘新品种作为我们的主要育种目标。    1 选育经过    1995年3月我们从湖南省湘西州国家农业部柑橘品种资源圃
1 生产情况    全国:2006年全国柑橘生产形势良好,柑橘面积181.4万公顷。2007年,全国柑橘生产继续呈现较好的势头,据最近对各柑橘主产省的调查了解,各地柑橘生产情况良好,湖南、福建、四川、广西、江西等主产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浙江:近十年来,浙江省柑橘面积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12万公顷左右,每年的发展主要在品种结构的更新改造,去冬今春全省新发展橘园约0.4万公顷,占全省新果园面积
近几年来,招远市套袋果园连续出现烂果现象。尤其是2007年烂果更为严重,通过对全镇烂果重的12个村50多个园片调查,今年全镇套袋果园烂果发生率达100%,烂果率平均在3%~6%,严重的果园烂果率为15%~20%,给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分析套袋果园烂果严重的原因,笔者在套袋苹果烂果发生期和苹果脱袋后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降低烂果的防治措施,供果农参考。    1 烂果严重原因  
1 我国梨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近东中心)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梨树面积107.13万公顷,产量1289.5万吨,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2%、占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57.9%;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2.2%,占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是世界梨果生产第一大国。    1.1 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发展
砧术和接穗不亲和同种的苗木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高:同属不同种的苗本嫁接困难或不能成活。对策:在嫁接果苗时,一定要选用亲和力强、适应性强的品种作砧木。  嫁接操作马虎嫁接时,砧木、接穗削面不平,两者的形成层没有对齐贴紧,或接触部分极少。对策:砧木接穗削面要平整光滑,两者的形成层必须对齐接紧。接口封严扎紧。解膜不能过早。  接穗萌动或接芽瘦弱春季嫁接时间过晚,嫁接时接穗已萌动。接后很快发芽抽梢,接穗中
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北海岸,属于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地一渤海湾产地的南部产区,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葡萄酒名城”。蓬莱气候适宜,目前已种植酿酒葡萄9533公顷,葡萄酒生产企业达60家,销售企业77家,葡萄酒年销量14万吨,是国内外著名葡萄酒企业最集中的原料基地和生产所在地:是我国最为开放的葡萄酒名城。    1 适宜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    蓬莱市年日照时数2825小时,葡萄生长季节有效积
        
近20年来葡萄栽培面积在我国迅速增加,优良品种葡萄售价高、经济效益好。我国葡萄生产中需要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鲜食品种,为满足生产需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葡萄育种课题组和昌黎县金田苗木有限公司以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葡萄鲜食新品种为目标,开展葡萄杂交育种工作,并选育出葡萄晚熟鲜食新品种金田0608。    1 选育经过    2000年我们用葡萄品种秋黑(美人指与黑玫瑰杂交育成)作母本、以牛奶作父本,在
近年来,梨瘿蚊在黄河故道地区梨园内发生十分严重,2008年被害株率在80%-100%。此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梨树嫩梢嫩叶,被害叶纵卷呈筒状,春梢被害率在95%左右,其中树势强的果树和管理较差的果园受害较重。果树春梢、夏梢被危害后造成叶片早期脱落。极大地削弱树势。严重地影响梨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梨瘿蚊。我们用佳田奔腾H8,分别在2008年5月28日、6月2日进行了防治卷叶内梨瘿蚊幼虫的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