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能生”是指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差但大有潜力可挖的特殊学生。这类学生会给班级工作带来阻力,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优良的学习环境遭到破坏,良好的班风迟迟建立不起来,但这类非主流群体却不容忽略。教育工作者们应根据潜能生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转化工作,成为群体建设中最有后劲的基础性资源。
潜能生的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三对矛盾:自尊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教育工作者应将这三对心理矛盾作为切入点,促成潜能生的良性转化。
一、丰富道德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潜能生犯错的原因之一。是非观念就是知道行为的好坏、善恶以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非观念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辨别,加以制止。所以,形成是非观念,提高潜能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他们改正错误行为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
如我班有个出了名的潜能生吴某,因缺乏是非观念,经常与自认为讲义气的社会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有钱一起花,有架一起打。家长的眼泪和校方的处分对他丝毫不起作用,他一错再错,且学习成绩也列于年级倒数第一。针对他识字量极少的情况,我给他借来了低中年级的课本,不厌其烦地为他补课。由于他头脑不笨,再加上识字量也不断增加,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不但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且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于是,我又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后进转变为先进的人和事多次与其进行促膝长谈,并讲明交友不慎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使他逐步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树立了新的榜样,各方面表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终以良好的成绩迈进了中学的大门。
这种不离不弃的教育耐心和榜样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发潜能生的上进心,消除坏榜样的影响而树立起新风尚,从而产生教育者难以估量的效果。
二、训练道德行为,变消极为积极
潜能生由于自控力差,因而教师必须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巩固、深化他们的道德观念,化消极为积极。
我刚接手的班级中有一名很不合群的学生王某,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的出言不逊和随地吐痰。刚开学不久,他就和同桌闹得不可开交,王某极力要求调换位置。班中正好多出一套桌椅,如果这时我让他单独坐,也许事情就立刻解决了,大家也会相安无事,但是,这样会使王某变得更加难以相处,心理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于是,我把王某单独留下,了解到他和同桌一天也相处不下去后,我一脸郑重地对他说:“看来情况非常严重,我同意给你调位,而且要调就调到最好的位置。”看到他面露喜色后,我话锋一转:“但这次调位是有条件的,只要你和现在的同桌化敌为友,而且是成为真正的朋友,我立刻为你调位置。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你愿意接受吗?”听到“挑战”这两个字,看到我脸上郑重的表情,王某严肃地点了点头。接下来,我又做了其同桌的思想工作,如在王某要吐痰时递给他一张卫生纸,在他说脏话时,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上一句:“刷牙有益于口腔健康。”从此以后,我不断地观察,不断地鼓励,他俩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善。两个月后,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把王某叫到面前,以赞赏的口吻对他说:“老师为你高兴,你做得非常好。现在可以给你调位了。”可王某却摇摇头说:“我觉得他挺好相处的,而且我发现我的态度改变后,他的优点也变得多起来了,我可不可以不调位?”听了他的话,我诚恳地对他说:“其实别的同学也挺愿意和你成为朋友,你可以尝试着多交些朋友,但前提是改掉以前的坏习惯。”现在,王某的人缘越来越好,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
训练潜能生的道德行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转化,是推动潜能生转化工作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变依赖为自立
潜能生有自卑感,但在自卑中包含自尊的因素,因此,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教过一名学生彭某,他头脑灵活,可是对学习却毫无兴趣,成绩总在倒数之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每次写“风”这个字都非常好看,于是,批改作业时我就用红笔在这个字上圈了一下,并在旁边加了个小小的五角星。第二天,我发现他的家庭作业认真了许多,经过一番端详,我给他的作业又多加了几个圈,并在总结作业时表扬了他的进步。从此,我更加留意起了他的作业,并且每次都给予他小小的“鼓励”。两个星期后,他开始参与课堂发言了,看着他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一个“圈”虽小,所起的作用却是如此之大。实践证明,只要转化工作有针对性、目标性、形象性、实效性,就能自始至终调动起潜能生的主动性,增强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职业的神圣在于:做树,必定能够摇动另一棵树;做风,必定能够让花瓣不再蒙尘。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就一定能把勤学、上进、文明、守纪等金色的种子播洒在学生的心田,成就一个无比美好的春天!
(责编 刘宇帆)
潜能生的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三对矛盾:自尊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教育工作者应将这三对心理矛盾作为切入点,促成潜能生的良性转化。
一、丰富道德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潜能生犯错的原因之一。是非观念就是知道行为的好坏、善恶以及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非观念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时及时辨别,加以制止。所以,形成是非观念,提高潜能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使他们改正错误行为与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
如我班有个出了名的潜能生吴某,因缺乏是非观念,经常与自认为讲义气的社会问题少年混在一起,有钱一起花,有架一起打。家长的眼泪和校方的处分对他丝毫不起作用,他一错再错,且学习成绩也列于年级倒数第一。针对他识字量极少的情况,我给他借来了低中年级的课本,不厌其烦地为他补课。由于他头脑不笨,再加上识字量也不断增加,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不但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而且拉近了我和他之间的距离。于是,我又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后进转变为先进的人和事多次与其进行促膝长谈,并讲明交友不慎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使他逐步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树立了新的榜样,各方面表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终以良好的成绩迈进了中学的大门。
这种不离不弃的教育耐心和榜样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发潜能生的上进心,消除坏榜样的影响而树立起新风尚,从而产生教育者难以估量的效果。
二、训练道德行为,变消极为积极
潜能生由于自控力差,因而教师必须用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巩固、深化他们的道德观念,化消极为积极。
我刚接手的班级中有一名很不合群的学生王某,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的出言不逊和随地吐痰。刚开学不久,他就和同桌闹得不可开交,王某极力要求调换位置。班中正好多出一套桌椅,如果这时我让他单独坐,也许事情就立刻解决了,大家也会相安无事,但是,这样会使王某变得更加难以相处,心理也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于是,我把王某单独留下,了解到他和同桌一天也相处不下去后,我一脸郑重地对他说:“看来情况非常严重,我同意给你调位,而且要调就调到最好的位置。”看到他面露喜色后,我话锋一转:“但这次调位是有条件的,只要你和现在的同桌化敌为友,而且是成为真正的朋友,我立刻为你调位置。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你愿意接受吗?”听到“挑战”这两个字,看到我脸上郑重的表情,王某严肃地点了点头。接下来,我又做了其同桌的思想工作,如在王某要吐痰时递给他一张卫生纸,在他说脏话时,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上一句:“刷牙有益于口腔健康。”从此以后,我不断地观察,不断地鼓励,他俩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善。两个月后,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把王某叫到面前,以赞赏的口吻对他说:“老师为你高兴,你做得非常好。现在可以给你调位了。”可王某却摇摇头说:“我觉得他挺好相处的,而且我发现我的态度改变后,他的优点也变得多起来了,我可不可以不调位?”听了他的话,我诚恳地对他说:“其实别的同学也挺愿意和你成为朋友,你可以尝试着多交些朋友,但前提是改掉以前的坏习惯。”现在,王某的人缘越来越好,朋友也逐渐多了起来。
训练潜能生的道德行为,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转化,是推动潜能生转化工作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三、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变依赖为自立
潜能生有自卑感,但在自卑中包含自尊的因素,因此,保护和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教过一名学生彭某,他头脑灵活,可是对学习却毫无兴趣,成绩总在倒数之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每次写“风”这个字都非常好看,于是,批改作业时我就用红笔在这个字上圈了一下,并在旁边加了个小小的五角星。第二天,我发现他的家庭作业认真了许多,经过一番端详,我给他的作业又多加了几个圈,并在总结作业时表扬了他的进步。从此,我更加留意起了他的作业,并且每次都给予他小小的“鼓励”。两个星期后,他开始参与课堂发言了,看着他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一个“圈”虽小,所起的作用却是如此之大。实践证明,只要转化工作有针对性、目标性、形象性、实效性,就能自始至终调动起潜能生的主动性,增强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教师职业的神圣在于:做树,必定能够摇动另一棵树;做风,必定能够让花瓣不再蒙尘。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就一定能把勤学、上进、文明、守纪等金色的种子播洒在学生的心田,成就一个无比美好的春天!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