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师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w275245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吃药也不见好转。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当时他推荐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反复。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又去问萧龙友。萧龙友得知梁启超一直没有停止读书治学活动时,对谢国桢说:“令师要病好,不能光靠吃药,同时必须停止工作,包括阅读,否则即是扁鹊再生,也无能为力。”谢国桢将萧龙友的意思转告梁启超,梁听后非但没采纳医生的意见,反而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不久不治而逝。
  后来谢国桢成为明清史专家,颇有建树。1982年5月,谢国桢因患胆道结石病住院。他入院治疗前夕,两足浮肿,还在校看稿件。有人关切地劝他休息,他指着案头积稿,连声说:“我不能休息,我不能休息。人民出版社正等着看稿子呢!”入院后,他还坚持看书,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去看他,劝他养病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国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是梁任公先生的遗训。记得当年曾专函把这两句话奉告令尊,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现在忘记了吗?我有幸列于梁先生门墙,亲承教诲,尽管由于我的资质鲁钝,也不够勤奋,垂老无成,愧对师门。但梁先生这两句遗言,我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师训不可违!我现在虽然病了,但是还活着,怎能教我不读书呢?”1982年9月4日晚,谢国桢与世长辞。
  胡适晚年患有心脏病,医院对他“约法三章”:第一,每天上午工作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其中包括会客时间,每人不超过15分钟。第二,每天午睡两个小时,晚上9点半必须上床休息。第三,饮食、用药、体检都按照住院惯例,不得随意改变。但是胡适并不守“法”,常读书写文章,接见学友。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纪念馆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主持新一届院士选取。下午酒会刚结束,胡适正与人讲话,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地猝死。他真的是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1975年,华罗庚在大兴安岭推广“统筹法”“优选法”时,因积劳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死。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绝了20多年以后,到西欧作了7个月的访问,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心愿,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1983年10月,他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他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1984年4月,他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85年6月3日,华罗庚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6月12日下午4时,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他那颗太累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最后”的师者,生命最后的时光,倏然定格,闪烁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光芒。
其他文献
现年69岁的斯蒂夫·劳出身印度名门贵族,曾是一位战斗机飞行员。但由于自觉无法融入现代社会,33年前,不顾家人反对的他放弃优越舒适的生活,
患者男,31岁,已婚。5年前生育1子。1996-10-18,骑摩托车不慎与小汽车相撞,撞及左髋部。伤后左髋部及会阴部肿胀、疼痛,左髋关节弹性固定3b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