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bul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加速了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脚步。临床技能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通过对医学模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总结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作用,进而为临床技能教学提供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医学模拟教育;临床技能教学;作用
  临床医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临床技能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合格的医学生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和体制的改革,使临床技能教学面临严峻的考验[1]。为此,在对医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对其实行科学规范的教学,俨然已经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当前临床技能训练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患者资源条件不充分
  医学教育中,基础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医学教育而言,严重缺乏临床技能训练,最终导致医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医学院校招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虽然部分医学院校改善了设备和教学资源,但是教学大部分仍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学中依然是枯燥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对于当代的医学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习热情,尤其是实践条件的缺乏,学生的临床技能得不到更深一步地锻炼,缺乏创新理念。由于医院诊疗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很多病人都不愿成为医学生实习的对象,最终导致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机会减少,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最终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二)医学教育模式滞后
  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中,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式传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课程设计不够完善。枯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产生厌倦的情绪,课堂学习没有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中,严重缺乏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最终导致医学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除此之外,教育教学模式尚未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各项素质是否达标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考核,但就目前的教学评价中缺少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最终导致医学生考核缺乏合理性。
  (三)医德教育环节较弱
  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对毕业生制定了基本要求,其中的基本素质为对职业所应持有的态度、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能力以及道德准则。而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中,并未体现出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等,逐渐成为临床实践教学的障碍[2]。
  二、医学模拟教育的优点
  医学模拟教育主要采用模拟技术为医学生提供虚拟临床场景,将临床中所用的除颤仪、呼吸机以及监护仪等医用设备选择性的应用于模拟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对临床危急重症进行技能训练,如:心肺复苏、呼吸衰竭等。首先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利用高级综合模拟人进行训练,其后选择模拟器具对其实施抢救,在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及学生团队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价,并点评其中的不足之处,纠正错误,进而使实际操作更加规范化[3]。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的新技术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开展临床模拟训练
  (一)建立模拟训练场所
  首先,配备教学模型和教学设备等,如:心肺听诊模拟人、穿刺模拟人、高级综合模拟人、模拟呼吸机以及模拟除颤仪等。所涉及的科室包括:外科、内科、儿科、神经内科等。实训项目包括:急救、诊断等[4]。
  (二)临床技能训练的基本流程
  首先,医学院校的带教老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临床理论知识,且已经过模拟教育的相关培训工作的资质。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穿刺、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在技能训练前,带教老师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模拟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规范其操作手法。待完成操作后,带教老师对其进行评价,并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总结,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5]。
  四、医学模拟教育对临床教学的重要意义
  就医学生而言,医学模拟教育不仅使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同时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病史采集、模拟人的综合系统训练,可以使交流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熟悉疾病,借助模拟系统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及治疗。改变传统的接收知识的方式,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另实践机会的增多,可以促使学生很好的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处理问题及遇事应变能力,从而使得书本知识达到高层次的活学活用。与此同时,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就临床住院医师而言,多数医师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致使临床动手能力差。因此,医院可以改善教学模式,让其加强临床技能训练,尤其是急救处理。对于初级医师,对其进行模拟训练,不仅可以巩固临床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五、模拟教育在各专业的应用
  (一)急诊医学
  由于急诊科室的特殊性,其不仅要求医师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抢救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在急诊医学教学中采用模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在急诊医学中进行心肺复苏演练,通过模拟器官和模拟人的训练,可以观察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而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诊断,并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患者获取更多的抢救时间[6]。
  (二)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科学,与保健、预防、临床医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疾病结果的变化,康复医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模拟医学教育,是从课堂到临床实际的桥梁,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诊断的机会并实地检验诊断的正确性,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既有真实感又不受时间限制[7]。让学生轮流扮演一些重点疾病角色,如“脑血管病”“截瘫”“骨折”等,在第一时间接触相关疾病“患者”,学会问诊、采集病史及如何沟通,熟悉康复器械及治疗手段,并将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熟练地运用到医患沟通中,加强素质教育。
  (三)内科
  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多数院校已建立模拟训练室,利用高级综合模拟人,教师和学生对系统软件进行情景设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教学资源的缺乏,且因可随时模拟阳性体征让学生反复练习操作。如在设定心衰治疗过程中,根据虚拟给药及操作,模拟人会呈现相应的生命体征变化,以此评估治疗效果,可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六、结语
  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关键,而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培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因此,加强临床技能训练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莲芳,王井和,于道华等.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1,10(4):20-21,19.
  [2]赵留芳,李晓江,马静等.医学模拟教育在头颈肿瘤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13):1541-1542,1544.
  [3]金桂兰,沮悦,孙丽霞等.医学训练载体在医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4):639-640.
  [4]王冰,徐军,杜红阳等.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68,70.
  [5]王成刚,王国立.高端模拟设备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129-131.
  [6]谢似平,常实,梁莉等.现代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思维训练中的应用[C].第十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4:202-203.
  [7]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1-28.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和MapObjec技术开发苗木花卉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苗木花卉信息、生产技术和生产销售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PTC自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且是最早提供全面同步汉化版本软件的公司。2008年,在PTC植根中国15年来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投资举措。2008年7月PTC在上海举办亚太区总部
对于SolidCAM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EmilSomekh来说,生活就是一个CAM版本接着另一个版本。
在拥有着创业者、投资者双重眼光的“找钱研究院”看来。其实。行业没有好与坏之分,每个行业里都有些值得关注的项目和企业。
这确实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常常会招来媒体关注的目光。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更需要我们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让其不断地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品行的发展。  一、内容选择“生活化”  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