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通货紧缩的困扰,1996年至1998年,我国连续7次降息,以求刺激有效需求的不足,然而,宏观经济走势始终难见成效.那么,怎样解释这一政策的失灵?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存在着凯恩斯所述的"流动性陷阱"现象.为得此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储蓄存款的变化状况,以及正确解析各种相关的置疑.通过这种认同,我们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更清醒的认识到:在目前状况下,利率机制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我们的政策取向应面向更深层的社会原因,这正是我们改革攻坚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