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抗争的冬天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的星期一,总是迷漫着一股容易让人懒散的气息。好吧,起床。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七堇年如是说。六点三十分,嗯,再赖赖……
  依稀听到有人说七点了。才七点哪……七点!糟了!
  掀开棉被,迷糊中带着些清醒——被刺激到的清醒。赶紧梳理凌乱的头发——幸好是短发;赶紧换衣服——幸好是校服,不用挠头苦冥得如何搭配。
  一系列的手忙脚乱,像小丑鸭(不是丑小鸭,毕竟它最后是高贵的天鹅)被追打般慌乱。
  七点二十分,很好。嘴角上扬,算是对自己的速度的一种肯定。依然背起沉甸甸的书包,骑上单车。一路“快马加鞭”,即使学校离家不远,但能够快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不出车祸。
  升旗,班会。不是我对老师不敬,只是,不喜欢热闹的我,班会那种狂欢对我来说真的很无聊,可是,即便是无聊,我还是那么安分地按照程序走,像乖顺的绵羊。
  真是矛盾,明明厌恶却很认真地执行。也是,无奈。
  困,很困。熬夜的后果。
  理科班,就是顽固。老师在上面讲看不懂的电路,下面却总有几个头一直在点,就算在日常生活中这根本用不到。也不知道文科班的情况如何,有些好奇。
  有些人就是这样,比如我,处于现状,就总是憧憬另一种生活,但一旦拥有了另一种生活,却又改变主意想尝试着第三种改变。反正,就从没消停过。
  感慨结束,是认真听课的时候了。认真听,只可惜,不懂,还是听吧。
  当时毅然决然地投奔理科,现在想想,总是弄不清当时是果断还是武断。心里装的是文字的梦想,实践的却是一道道函数、积分、电路、有机物、细胞、基因、遗传的题目……
  好吧,我是理科生,放走最后一次“转文科”机会的理科生。
  当看到落山的夕阳,又惆怅:不是昨晚才下定决心今天要好好听课的吗?
  我听了,只是不懂。认真听课和听得懂课是不同概念的。
  计划好写作业的晚上再次用来看电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的。”
  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幸好,令人厌恶的闹钟声让我很高兴地发现我还没“不辞而别”。
  呼……星期二。
  望一眼贴在桌子上的功课表,很好,没有我讨厌的科目!
  喝了一碗粥,发现时间还比较充裕,拿起手机上网,争分夺秒地连上厕所的时间也利用,很无语——对自己……
  前几天天气预报说寒潮南下,今天果然如约而至。拉紧校服,任凭刺骨的寒风一丝一丝地认真穿过发间,然后唤醒身上还未醒过来的细胞,车轮转动的速度愈来愈快,穿过一个个围着围巾缩着脖子的行人,到达目的地。
  七点三十分,早自习,学校的大钟又发出刺耳的声音,紧接着班主任从办公室里跨步而来……
  “第一节是语文!”身旁的同学回答了后面那个迷糊同学一个迷糊的问题,“那第二节呢?”“英语!”
  第二节下课铃响。紧跟着的是我们恨不得将它“碎尸万段”的音乐。
  “啊!这么冷还做课间操!”有人抱怨。
  哆哆嗦嗦一大群人下来,五分钟后,一大群人又哆哆嗦嗦上去。
  一天的时光,就在上课下课吃饭这三件大事间消磨殆尽了。
  时间就像排队买票的人一样,前一个走了,后一个紧接上去,唯一不同的是,它不会插队,也不会中途放弃返回。
  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冷冷冷……
  同样的主场地,上演同样的话剧——裹紧围巾校服,认真上课。
  一到星期六,动力也来了,上完半天课后就是睡懒觉和看电视上网的日子了——对于我来说。尽管老师不仅三次强调要做练习巩固知识点。
  不过,还是会良心发现做几道题,背几个单词。包括躲进房间带上耳机线拿起笔和文字来个约会。
  ……
  悄然而逝的寒假,真正的白驹过隙。
  高二的第二学期,高三和高考露着诡异的微笑看向我。
  心想着,总该有所改变吧。
  定点起床、定点上学、认真地听懂了课,认真地做完了理科题。偶尔空出时间写属于自己风格的文章(学校的作文是最枯燥的,又也许是我对它做作了)。
  感觉比上学期少了许多埋怨呢!也许是因为没有时间颓废吧!
  一个双面人。
  在学校,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我是安静的学生,实际上,我只能说自己伪装淑女很成功;一小部分——好朋友,我再怎么伪装都是徒劳。
  在家里,有时异常懂事得令人稀奇,有时歇斯底里得幼稚,偶尔处于过渡期。
  然后,疯狂后的冷静,决定做一个有内涵、赏心悦目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让我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是个有内涵、赏心悦目的人。
  停驻,思考。
  猛然发现冬天远远地被抛在身后,又远远地在前方等候。
  安分地生活吧,不努力我又能怎么样。首先,我没有可以让我挥霍一辈子的家底;其次,勤劳致富,我是会选择坚信的;第三,做不了一鸣惊人的人,那么,我愿意就这样努力不放弃,等待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好像,结果是,现实的自己抗争,胜利了!
  [编辑:孟广丽]
其他文献
1.难道是每个路经国的国王送的土特产?  2.唐僧的经书、孫悟空的帽子和虎皮裙、猪八戒从高老庄带的特产、沙僧的大将证书,以及小白龙的龙宫通行证。  3.可能是导演的剧本,或者是摄像机,不然怎么有《西游记》看。  4.天庭联系电话。  5.悟空日记、八戒日记、沙僧日记、唐僧日记。  6.应该是卫星定位仪吧,要不怎么他们师徒走到哪儿,神仙妖魔就会追到哪儿啊?  7.蛋!有歌词为证:你挑着蛋,我牵着马…
三鹿奶粉事件让人们谈奶色变,经调查,三鹿等几大品牌固态和液态奶里均发现了三聚氰胺化学元素。这使不少爱喝牛奶的人不敢涉足牛奶,实在没有办法,有的人直接到数十公里外的奶牛场购买刚刚挤出来的新鲜牛奶,更有甚者,有的大户家庭为了图省事,索性自己购买奶牛,有的联合亲戚购买进行养殖奶牛。送奶工王鸿伟从中发现了商机,突然来了灵感,做起了奶牛销售生意,当起了“牛倒”,仅仅两个月时间,他从中赚到人民币60多万元。 
在我看来,成长是非常微妙、没有标准的一件事情。怎么说呢?就是它有时候其实无法用通俗的年岁来定义,比如你18岁了,或者你20岁了,是个法定的成年人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真的长大了。毕竟这年头,光长年纪不长脑子的人也不是没有。  所以成长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节点上的事情,可能是经历了某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也可能是一段掏心掏肺的对话,更可能只是一个毫无准备的瞬间。  于我而言,学会说“不”、学会拒绝别人的那个
有时候觉得,生活中某些小事情也是奇妙得很。比如我在边听着林侑嘉的《想自由》边翻开新一期的《中学生博览》,第一页碰上的便是春艳姐姐写的《想自由》。  “都不是自由人呐……”我盯着那三个字不禁喃喃细语着。  就在两个星期前,高三的师兄师姐们又一届毕了业,高考似乎离我也不那么远了。而我,整天漫无目的地坐在高一的教室里,只有手中的笔在纸上来来回回,停停写写,日子不知该用悠闲还是用空虚来形容。总是这样,任时
2010年各类选秀节目依然活跃在荧屏上,“快乐男声”、“花儿朵朵”、“星光大道”……借着这个平台,新星们一颗颗冉冉升起。其实选秀节目不是中国的专利,看看境外,原来全世界都在忙选秀呢!     苏珊大妈,我是传奇    来自苏格兰的一名乡村大妈苏珊,在英国ITV电视台的《英国达人》第一轮比赛中亮相。这位年龄有点大、长相有点糟、打扮有点老土的选手一亮开歌喉,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外表平凡却满怀梦想、才
我第一次看到陆言是在高一新生入校的开学晚会上。  陆言参演了戏剧社的社团节目。名字我给忘了,只记得那天的陆言着一件胜雪白衣,执扇而来。  舞台上的他迈着沉稳的步子,衣袂楚楚,轻飘得似乎真的是天上的神仙在云间散步。翡翠色的玉佩别在腰间,像是被注入了魂灵般一晃一晃的,格外显眼,仙气十足。他边轻摇着折扇边走来,长长的假发如墨色的绸缎一起一伏。我坐着的位置距离舞台较近,得以欣赏他好看的五官和如剑般锋利的眉
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了,觉得应该舍弃那些青春电影,但没忍住好奇,最终还是看了那部轰动一时的《我的少女时代》。看完有人很纳闷儿,男主为什么完美无缺的校花不选,偏偏喜欢一个笨笨的老是出丑的林真心。好了,这个“有人”就是我……原谅我脑回路奇特,加上脑洞开得太远收不住闸,想了半天我终于想起之前在某节心理选修课上听到的一个词儿,“出丑效应”,应用在这个事件上,或许能给出个合理的解释。  好好儿说的话,出丑效应又
推荐书籍:《奇迹》  作者: 是枝裕和  精彩书摘:上了二楼,航一把泳衣和浴巾挂在了晾衣杆上后,坐到书桌前,打开了今天的作业。看着“父亲的职业”那一栏,航一想,干脆写EXILE上去好了!我爸爸是EXILE的KENJI!结果,他既没有写EXILE,也没有写“不卖座的摇滚乐队”,而是写上了“公司职员”。航一又想叹气了。妈妈虽然很想念龙之介,却仿佛没有要跟爸爸和好的意思。  一句话推荐:比起看见流星、列
朴海镇:哈哈哈 都吃完了~~  【因为《传闻中的七公主》和《钱多多嫁人记》在中国人气高涨的朴海镇也在中国开微博啦,而且更新还很频繁呢,最近正在和李英雅一同拍摄电影《雪海》,拍戏空档,还不忘记搞怪,这图貌似是在吃回转寿司?虽然寿司不太容易吃饱,这也太夸张了,还分步骤拍摄,吃前——吃中——吃后……网友都大呼,吃的完么?不过唬谁呢,明明三张照片盘子里的东西就没怎么动过,装出一副快撑死的样子。无语- -…
这个世界是讲筹码的吧,有的人想持平,我只想尽兴。更多时候,不是我有钱了所以去买一管贵得要死的口红,而是我太喜欢那管口红得不到它我会死,所以我努力让自己有钱到能负担起它的价格。  [1]  在上海呆了大半年,最大的长进就是吃辣不长痘。入学之初,每次跟舍友们出去胡吃海喝,她们点的都是“重辣”“超级辣”“变态辣”,我的“微辣”显得那么不合群。过个年回来,T厨娘附身,搞来锅碗瓢盆煮她家乡有名的螺蛳粉给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