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第四代“岸舰巴士”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29日,印度海军在印度东海岸安德拉邦维沙卡帕特南服役了第6艘MK4型效用登陆艇L56号(题图)。对于印度的效用登陆艇及其发展或许人们还知之甚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先后列装了4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印海军先后列装了MK1型(2艘,L31、32)、MK2 型(3艘,L33、34、35)、MK3 型(4艘,L36、37、38、39)、MK4型(6艘)效用登陆艇,迄今已发展到第四代。目前,印海军仍装备4艘500吨级MK3型效用登陆艇,但性能老化相当严重,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尤其是随着2009年印海军宣布采购4艘多功能支援舰(MRSS,国际通称多功能两栖攻击舰),加快采购大型效用登陆艇也正式提上日程。鉴于此,印海军计划采购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以全面取代4艘MK3型,执行岸舰运输任务。
  2011年9月13日,印海军正式宣布采购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总价值217亿卢比(约4.58亿美元)。根据最新建造规划,该级艇标准排水量达到了830吨,可称为效用登陆舰,但习惯上印海军仍称之为效用登陆艇,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将负责多功能支援舰和海岸间主战坦克、装甲车、武装人员和装备的运输任务,因此获得“岸舰巴士”的美誉。
  原计划首艇2013年服役,最后1艘2015年服役完毕,但随着印海军预算不足,该项目建造计划不得不一再推迟。最终方案为2017年服役2艘,2018年服役3艘,2019年服役3艘,母港设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布莱尔港。
印东部海军司令部司令贾恩中将(右二)、印海军战舰生产与采购局局长萨克塞纳中将(左四)为L56号MK4型效用登陆艇艇名揭牌

  刚服役的6 号艇船厂编号2097,舷号L56,2014年9月30日铺设龙骨,2016年3月12日下水,2019年7月29日在维沙卡帕特南服役。这是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公司自1961年以来建造的第100艘军舰。
航行中的L51号MK4型效用登陆艇

按照美国标准建造、信息系统较好


  MK4型效用登陆艇按照美国船级社标准由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整舰设计粗糙、不够紧凑简洁,大部分传感器外露;前甲板较长,可堆放集装箱;艇体采用钢材建造,舱室利用铝合金建造。主桅干前后各裝备1台吊车,用来吊运物资和装备。
  该型艇长63米,宽11米,吃水1.7米,最大吃水2.2米。装备2台德国MTU公司的MTU 16V 4000 M53型舰用柴油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1840千瓦;1部德国兰吉士公司WAF 763 P型减速齿轮箱,由2根定距螺旋桨推进,巡航速度15节,航程1500海里/12节;标准排水量830吨(比原计划大330吨),满载排水量1001吨(比原计划大201吨);舰员编制50人(军官5人、士兵45人)。
  该型艇装备较先进的指控、传感器、电子战和通信装备系统等。主要包括1部加登里奇造船与工程有限公司的综合舰桥系统、1部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的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负责整舰管控)、1部巴拉特电子有限公司的SANKET S型被动电子战系统、1部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的卫星通信系统、1部美国标准11号MOD1型战术数据链、1部以色列宇航工业公司的ELK 7036型通信情报系统和1部MINIPOP型监视系统及1部压载系统(便于车辆和装备上岸)等。其中,SANKET S型被动电子战系统采用S波段频率工作,用来干扰敌方雷达,而自身抗干扰能力强。
  ELK 7036型通信情报系统是以色列海军ELK7065N型高频通信情报系统的外销版。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备6~9根接收天线;每根天线重1千克,长0.35米,高0.1米;既可生成语音和数据,还可对通信信号进行截获、对电子信号进行解调和译解、对敌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等。该系统具有通信距离远、装卸简单(所占空间小、需要装备的设施少)、通信信号截获率高、电子信号解调和译解能力强、目标识别和定位精确等特点,可配备军舰、海岸警卫队舰船和商船等。
  MINIPOP型监视系统重7~9千克,是典型的轻型昼夜360°全方位监视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结构设计,配备双轴、陀螺稳定有效载荷、5部传感器(包括1部变焦彩色照相机、1部热成像仪、1部激光目标指示器、1部护眼激光测距仪、1部自动电视跟踪器);可生成实时图片,能自动拍照录像;可以遥控,也可以手动控制,监视俯仰角-100°~ 25°。其中,变焦彩色照相机具备近红外能力,,热成像仪摄像头采用锑化铟制造,焦平面阵列波长3~5微米。该监视系统可对小型无人机、装甲车、无人车和海军舰船进行精确定位,监视能力强,可配备军舰、海岸警卫队舰船和商船等。

仅装备自卫武器系统


  MK4型效用登陆艇因主要执行舰岸间人员和装备运输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勤务运输舰,因此仅装备自卫性武器,攻击能力较弱,主要为登陆部队提供相当有限的火力支援。
  该型艇主要配备2门印度兵工厂委员会生产的CRN91型海军舰炮、若干俄制“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2挺12.7毫米机枪、4挺7.62毫米机枪。   CRN91型海军舰炮由印度兵工厂委员会以“梅达克”30毫米口径舰炮改进而成,采用巴拉特电子公司EON-51型光电指示器制导,配备BPK2A42型可视系统和1部自动装弹系统,战斗射速200~300 发/分,最大射速550发/分,发射穿甲弹时的射程为2千米,发射高爆燃烧弹时的射程为4千米,最大射程5千米,具备昼夜打击能力。
  “针”M式便携式防空导弹由苏联制造,1981年服役,目前俄罗斯编号9K38,北约编号为SA-N-10,重17.9千克(含发射装置,其中导弹重10.8千克)。导弹长1.57米,直径0.07米,翼展0.3米,高爆破片战斗部重1.17千克,采用红外寻的制导,射高3.5千米,射程5.2千米,能打击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
CRN91型海军舰炮

部署及作战使用


  据悉,印度海军现役有1艘“贾拉什瓦”号(即美制“特伦顿”号,满载排水量约17000吨)两栖船坞运输舰、3艘“沙杜尔”级大型两栖坦克登陆舰(排水量为5655吨)、2艘“马加尔”级大型两栖坦克登陆舰(排水量为5710吨),总体两栖作战能力偏弱。其中,“贾拉什瓦”号两栖船坞运输舰、2艘“马加尔”级大型两栖坦克登陆舰的母港在东海岸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3艘“沙杜尔”级大型两栖坦克登陸舰的母港在西海岸加尔瓦尔海军基地。两栖舰总体部署成东重西轻之势,旨在强化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控制。
  为了提升未来两栖作战能力、效仿美海军打造未来两栖戒备群,印海军计划采购4艘多功能支援舰、4艘两栖船坞运输舰、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等,全部部署在布莱尔港,拟将布莱尔港打造成未来两栖作战中心,强化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和马六甲海峡的控制,应对印尼等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领土主权要求。可见,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将全部部署在布莱尔港,取代5艘“戈尔帕德”级小型登陆艇,进一步提升印度海军岸舰兵力投送能力,支援两栖作战行动。
  印海军8艘MK4型效用登陆艇,配属4艘多功能支援舰,每艘多功能支援舰配备2艘,与两栖船坞运输舰、大型两栖坦克登陆舰一道组成印版两栖戒备群。该型艇支援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时,主要负责执行大型两栖舰与海岸间主战坦克、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前述车辆可通过1个舰艏液压活动坡道上下艇)、部队和装备物资的运输和投送任务。据悉,该型艇仅能运输1辆印陆军“阿琼”主战坦克,或1辆T-72型主战坦克,或4辆装甲车,或160名全副武装的人员及其装备物资145吨。
  除了主要支援两栖作战、抢滩登陆作战外,MK4型效用登陆艇还可配合印度政府海事行政部门执行沿海巡逻、监视行动、海上搜救、灾难救援、物资补给和医疗撤运等任务,弥补政府部门部分能力的不足。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履带式装甲车辆在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尤其以VT-4外贸型坦克参加2017年度阿布扎比防务展,引来大批外国客户关注。其实,VT-4坦克只是中国“装甲矩阵”的一员,其它装甲车辆同样各具特色,而且中国装甲车辆的“俄式风格”也越来越淡化,逐步走出自己的道路。近日,日本《战车》、《丸》、《军事研究》等杂志纷纷关注中国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发展,本文汇集几家日刊文章编译,内容仅供参考。  第一代“舶
反水雷作战是世界海军三大难题之一。水雷具有易布难扫、隐蔽性强、杀伤力大等特点,因此,常年在海上与战雷较量的扫雷部队也被称为“海上敢死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扫雷舰艇。扫雷舰艇发展史  中国发展扫雷舰经历了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溃逃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不甘心失败,为阻止新中国的一切海外贸易和商业活动,对大陆的两个主要海上贸易通道——华东的长江口和华南的珠江口,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布雷活动。
2018年,中美关系敏感而复杂,其中围绕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何时访华的话题尤为火热,美国国内总有一些人炒作“中美推迟军事交流”话题,声称美方应该冷却与中国进行军事交流的情绪。然而,38年前,中美因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对外开放而走近。1980年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博士(Dr.Harold Brown)率领美国军事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正式访问,布朗也由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访华的美国
今年5月9日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IDEF-2017)上,土耳其展出了其未来战斗机TF-X的最新概念模型。这是该计划提出近7年来其设计方案的最新变化。这个模型是对之前展出的双发常规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体现出了土耳其空军对其国产五代机的最新定位。土耳其希望依靠TF-X满足其空军的未来需要,也希望通过这个型号的研制来振兴其本土航空工业,但显然这是一个并不容易的计划。◎土耳其最新展出的TF-X下一
2013年1月10日,在经过数度推迟之后,俄罗斯第四代战略导弹核潜艇955型“北风之神”级首艇K-535“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终于升起俄罗斯海军旗,正式进入到俄罗斯海军服役。这意味着建造时间长达17年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终于修成正果,俄罗斯海基战略核力量的更新换代即将展开,这对于俄军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在此前已经数次“被服役”,因此当它真的服役时,反到没有引起太多
[文章编码0610]  当地时间4月19日8时7分(北京时间10时37分),印度从奥里萨邦惠勒岛的综合试验场试验发射了一枚“烈火”5洲际弹道导弹,随后不久,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宣布,此次试射圆满成功,印度媒体随之进入全民欢庆状态。“烈火”导弹一路走来,终于引领印度进入洲际导弹俱乐部。在印度全民欢呼雀跃的同时,有识之士却对此忧心忡忡。那么,数到了“五”的“烈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是否能带给印
2019年8月,伊朗公布了其新型防空导弹“信仰”373,并号称该型导弹最大射程达到300千米,性能超过了俄罗斯S-300导弹系统。不过令外界感到诧异的是,这种导弹与以前阅兵中展示的最大不同是发射箱由类似S-300的圆柱形改变为了类似“爱国者”的矩形(题图)。那么,导弹发射箱基本外形设计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伊朗又为什么要改变发射箱外形设计呢?導弹发射箱的基本类型与构成  类型储运发射箱是导弹武器系统的
“数字化部队就是足以适应未来战场需求的部队”并非不证自明的真理,但是,实现战场数字化,并将数字化单元嵌入美国陆军部队,的确会影响其作战方式和作战理论,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训练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对此,拥有数字化装备的一线基层官兵感受最直接,反应最迅速,同时,疑问也最多。可以说,本文的三问正是他们初上数字化战场时猝然遭遇的问题…  如何应对数字化战场上的非数字化环境?  1997年,美国陆军在德克萨
普京在国家防务指挥中心领导“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  2019年10月15日-17日,俄罗斯举行了“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这是俄军年度性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目的是最大限度模拟核实战,展现了俄有能力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凭战略核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年度大考  俄罗斯通常在每年的秋季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同时进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以此结束6-10月夏季的战斗战役训
2018年12与6日, 美国负责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安德烈娅·汤普森宣布,美要求俄罗斯销毁SSC-8巡航导弹及其发射系统,或以可验证的方式改进导弹、缩短射程,以遵守冷战后最重要的核军控条约——《中导条约》。而此前12月4日,美宣布给俄60天时间,否则美将退出该条约。那么,SSC-8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导弹?俄发展该型导弹有什么意图?为什么美国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动干戈,甚至不惜退出引以为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