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构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主体,占比高达71%。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现行课程结构不合理、整体专业性不强,无法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对接的问题十分突出。建构符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毕业生能够获得教师资格证,保障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已成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结构不合理,基本文化素养和能力课程缺失
   广东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课程结构比例为:公共基础课程27.8%;专业通用课程24.5%;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程42.5%;拓展课程5.2%。综合素质课程占比27.8%。根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模块比例来看,公共基础课程比例偏低,缺乏与国考相关的文化素养、阅读与写作等课程内容;课程覆盖面较窄,学生缺乏后劲;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适中,已充分认识到保教专业知识与能力在学生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只是教育类课程过于综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及其适应性教育教学等核心问题的探讨不够,没有建立实训课程体系,对形成学生综合能力及就业不利;专业通用课程比例偏重,对学生艺术技能要求过高;课程设置忽视学科间的逻辑关系;课程呈现方式呆板,无法使学生感兴趣。
  
其他文献
方法应用背景及对原方法改进的原因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国家及各地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日益增大。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投资,成为公路建设者所面临的重要问
家国情怀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信仰与追求,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支柱,支撑着我们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符合时代特點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国现代史主要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曲折发展历史。通过历史教学中家国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对学校德育工作越发重视。在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了学段目标、五大内容及实施途径和要求。如何在国家发展的新形势、社会建设的新需要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效能,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是学校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重要内容。   一、对社区资源的理解  “协同育人”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六大途径之一,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社区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