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生:炮火硝烟战友情

来源 :党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1年春节投入炮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至1958年10月24日回到祖国,杨殿生作为一名汽车兵,为打造炸不烂、打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回首那段难忘的时光,这位老兵深情地说: “铭刻在心头的有战斗的艰苦,有胜利的喜悦,更有浓浓的战友情.”
其他文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面容清瘦的田毓林老人,虽已是米寿之年,却依然腰背挺拔,幽默健谈.当记者问起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往事时,田老的双眼骤然发亮,闪现出一位戎马
期刊
唐启荣,1932年生人,原四十军纪委副师职专员.入朝作战时任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四团保卫干事,云山之战打响后借调到师政治部任保卫干事.rn转战朝鲜rn10月19日傍晚,寒风凌厉,雨
期刊
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前夕,我访问了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九干休所李芝熙老人.他说,在朝鲜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是怒火燃烧的峥嵘岁月,我为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军”的一名战
期刊
2020年7月的一天,我们来到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亲和源养老院,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孙天元.接受我们采访时,孙天元老人刚做完一次大手术.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与我们一起回忆起70
期刊
我叫陈培宝,1933年8月,我出生在上海一个小市民家庭里,父亲是一家公司的书记员,母亲是家庭妇女.我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一家七口人虽然都靠着父亲微薄的薪
期刊
由于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迷人的拓扑结构和它们在气体吸附、分离、荧光、磁性、催化、电学和离子交换等领域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近些年人们在设计和构筑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众所周知,有机配体和金属中心的选择在配合物的组装中至关重要,同时含有N原子和O原子的有机配体配位能力较强,因此经常被选择用来合成配合物。而对于中心金属离子,镧系离子用的最多,因为它们有着更高的配位数和更灵活的配位几何结
1939年,李代奎出生在湖南省道县上关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里.没几年,他又有了两个弟弟三个妹妹,本来就缺吃少穿的人家,一下子又多了嗷嗷待哺的几张口,对这个只能靠在山坡上种
期刊
泛黄的集体立功纪念证、印有和平鸽的纪念章、从死人堆里扒出的防弹衣板、在战场上扯下的敌军标志符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代表了杜建中老人入朝作战的生死经历.入夏
期刊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巧合,架设赴朝的第一座浮桥,修建通向板门店停战谈判会址的公路,他都是亲历者.在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共产党员杂志社3名记者走近了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走进
期刊
宁殿云,男,1928年5月出生,辽宁瓦房店人.194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入朝鲜参战,在朝鲜汉江西岸阻击战中任指导员.1964年被授予少校军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