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荆楚腹地山区保康,处处都能感受到“一建三改”为主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广大农村正透露出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的生活气息。
沿着316省道由南向北进入保康县的南大门——黄堡镇大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透着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景象:泉水湾湖水微风粼粼,碧波荡漾;东侧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沿湖而行,一排排错落有致、罗马柱包围的小楼显得格外清新。
走进村民鞠德伦的小院,水泥地面平整洁净,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入目;屋后厕所、猪圈合理衔接,出水直接连入沼气池,显得很是干净;厨房光滑洁白的墙面,平整洁净的瓷砖案台上放着脉冲电子沼气灶,拧一下沼气灶开关,一股蓝色火焰一跃而起,跳动有力,尽显现代生活气息;卫生间地面及墙面通体是白色瓷砖相扣,顶端的浴霸体现着农家生活品质的提升。
说起现在和生活,鞠德伦高兴不已:“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真是没法比较,以前是土墙房、土拍地,房内阴暗潮湿,乌黑一片;看我们现在的住房、生活条件多好呀,家家大楼房、瓷砖地,设施现代齐全,新能源政策送到户,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正享受着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带来的优越、现代、时尚的新生活。
大坪村作为保康县“一线两片”第一批脱贫奔小康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全村象鞠德伦这样的农户已达到了90%,可以说家家户户有楼房小院、围栏花坛,有沼气、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有现代厨房、卫生厕所、淋浴间,农民已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据保康县能源办主任郝传礼介绍,近年來,农村能源建设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各级农村能源项目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在全县11个乡镇2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力开展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标准不断提升,配套不断完善。广大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做饭烧柴烟满屋,畜禽污水到处流,异味臭气止不住”的现状。现在是“做饭炒菜拧开关,厨房干净无柴烟,圈厕卫生无臭气”。以“一建三改”为主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使农村旧貌换新颜,俨然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标志。
沿着316省道由南向北进入保康县的南大门——黄堡镇大坪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透着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景象:泉水湾湖水微风粼粼,碧波荡漾;东侧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沿湖而行,一排排错落有致、罗马柱包围的小楼显得格外清新。
走进村民鞠德伦的小院,水泥地面平整洁净,楼顶上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入目;屋后厕所、猪圈合理衔接,出水直接连入沼气池,显得很是干净;厨房光滑洁白的墙面,平整洁净的瓷砖案台上放着脉冲电子沼气灶,拧一下沼气灶开关,一股蓝色火焰一跃而起,跳动有力,尽显现代生活气息;卫生间地面及墙面通体是白色瓷砖相扣,顶端的浴霸体现着农家生活品质的提升。
说起现在和生活,鞠德伦高兴不已:“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真是没法比较,以前是土墙房、土拍地,房内阴暗潮湿,乌黑一片;看我们现在的住房、生活条件多好呀,家家大楼房、瓷砖地,设施现代齐全,新能源政策送到户,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正享受着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带来的优越、现代、时尚的新生活。
大坪村作为保康县“一线两片”第一批脱贫奔小康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全村象鞠德伦这样的农户已达到了90%,可以说家家户户有楼房小院、围栏花坛,有沼气、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有现代厨房、卫生厕所、淋浴间,农民已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据保康县能源办主任郝传礼介绍,近年來,农村能源建设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各级农村能源项目政策,调动各方力量,在全县11个乡镇22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大力开展以“一建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标准不断提升,配套不断完善。广大农村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做饭烧柴烟满屋,畜禽污水到处流,异味臭气止不住”的现状。现在是“做饭炒菜拧开关,厨房干净无柴烟,圈厕卫生无臭气”。以“一建三改”为主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使农村旧貌换新颜,俨然成为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