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通航孔桥防船撞拦截系统的研究概述与实例分析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通航孔桥抗冲击能力较差,抵御船舶撞击能力较弱,易造成桥梁结构失效。目前,相对于非通航孔桥墩,通航孔桥墩设计了各种类型的防船撞装置,并应用于众多桥梁结构上。然而,非通航孔桥按照通航孔标准进行防撞设计是不现实的。近年来,非通航孔拦截系统的研究工作较少,对现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拦截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工作原理、适用条件等,为今后非通航孔桥拦截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宁波舟山港非通航孔桥为背景,结合航区环境、经济因素等,采用消能重力锚自动下落式浮基高架拦截系统。通过能量法进行消能分析,有限元软件ANSYS/LS
其他文献
桥墩的抗震性能对于整个桥梁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其损伤状态进行合理评估是桥梁地震损伤评估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选取桥墩位移角作为桥墩地震损伤的评估指标,通过对
采用以花生油或硅油为油相形成油包SiO2溶胶或在超临界CO2中形成微乳液的乳液成球技术,结合CO2超临界干燥制备出SiO2气凝胶微球。先后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3-氨丙基三羟基
为提高光学薄膜缺陷检测的能力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二值模式(LBP)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块分析,计算全图和各小块离散度,并进行对比。将分块离散度>全图离散度的视为缺陷与背景共存的模块,以该模块中间像素灰度均值作为LBP阈值进行图像处理;分块离散度≤全图离散度的视为平稳模块,将全图灰度均值作为LBP阈值进行图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光学薄膜的缺陷,同时也避免了噪声
随着跨江跨海桥梁与船舶通航数量日益曾多,船桥碰撞的概率也日益增大,所以亟须提出桥梁防船撞设计方案。针对既有椒江大桥水中通航孔桥墩,首先通过规范和Midas/Civil软件计算
我国在役桥梁数量庞大,桥梁结构形式多样,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严重,事故频发,缺乏系统的在役桥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笔者基于我国近20年来桥梁垮塌事故的调查数据,宏观分析了在
以气相Al2O3粉末为基体,短切莫来石纤维为增强相,铝酸盐水泥为黏结剂,α-SiC粉末为遮光剂,聚醚P84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简单的浇筑成型工艺制备低热导率和较好力学性能的气相Al2
以尿素为氮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并结合超临界干燥、惰性氛围碳化、碳热还原和空气除碳等工艺制备块状氮化硅(Si3N4)气凝胶。通过不同温度热处理,研究Si3N4气凝胶的形成过程及机
背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中有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完成对人类基因组DNA约3×109个碱基序列的测定,同时完成对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工作;二是开展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