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 孙锟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的擅长
  主要从事小儿心血管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和介入诊疗,以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TA的文摘
  预防“先心病”,从方方面面入手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类,其中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占90%。
  要预防先心病的发生,糖尿病、癫痫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的时间;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夫妻双方在怀孕前应戒烟戒酒;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妇女应加强防护措施,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尤其怀孕早期)要注意预防感冒,保证正确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接受X线检查,少使用电脑等带辐射的器材,勿乱服药。
  小儿有以下表现,要警惕“先心病”
  1. 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
  2. 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
  3. 皮肤持续出现紫绀,鼻尖、口唇、指(趾)甲床处最明显;
  4. 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主动蹲下片刻(蹲踞现象);
  5. 较年长的小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
  6. 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较差,平素多汗,口周发青,咯血;
  7. 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8. 孩子出现胸痛、晕厥。
  患有“先心病”,该怎么办
  “先心病”经心电图、心脏X光摄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多数可以确诊,部分患者需进行心脏导管检查等进一步确诊。怀疑孩子患“先心病”时,应尽快找小儿心血管专科医生进行检查,以详细了解其类型、心脏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年龄进行手术治疗。
  TA的咨询
  室间隔缺损有自愈的可能吗
  患者:我的孩子现在9个月,常呼吸急促,喝奶时出汗较多,是不是心功能不全?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室间隔缺损(膜周流入道),请问有自愈的可能吗,可否只接受介入治疗?开胸手术创伤太大,我们不忍心孩子那么小就受这种罪。
  孙锟:膜周流入道的室间隔缺损有46%的可能性在4岁以前自然愈合,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请来院确诊。室间隔缺损的孩子容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要注意。如果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大,可能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吃奶时吃吃停停、多汗、生长发育落后等。
  患者(15天后):今天非常谢谢孙医生为我儿子诊查,还特地跑到医技楼为他做心脏超声检查,仔细清楚地向我们讲述病情。幸好孩子现在有好转的趋势,不用手术,过半年我们再找您复诊。
  孙锟:不客气。另外需要注意,除非有预防接种的常规禁忌症,否则“先心病”患儿仍要坚持常规预防接种。
其他文献
四种人用药需重视肝损害  即使是可能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也不会在所有使用者中导致肝炎,这是由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所决定的。一般地说,以下四种人在使用药物时要高度重视肝损害的发生。  生活实例  肝功异常,辗转数月方知因药而起  12岁的小玲因普通感冒在一周内使用多达3种抗生素,感冒“治愈”了,却在3个月后发现巩膜发黄,化验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在当地县医院多次就诊于儿科、感染科和消化科,反复
前不久,大一女生晓林(化名)在男友晓江(化名)的陪同下来医院做了人流手术。他俩是同班同学,交往不到半年,就偷尝了禁果。一个月后,晓林发现例假没有如期而至,这下她慌了手脚,悄悄去医院做了检查。谁知,检查的结果更是让她六神无主,原来她怀孕了-考虑再三,最后晓林决定做人工流产。医生告诉她,如果及时采取紧急避孕措施,完全可以避免意外怀孕,也可免去流产之苦。    事例分析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当事人因为
专家简介  李雁 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肿瘤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肺癌、胃癌、肠癌、食道癌、肝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脑瘤、肾癌、骨髓癌等多种癌症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结直肠癌手术后,由于手术切端吻合、手术中肠道受到机械刺激等原因,患者常出
专家简介  陆一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部(科)主任和创伤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上海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病和创伤的抢救和治疗,特别是各种急慢性中毒的诊治。  急诊室的故事  晚上,救护车的警笛声和孩子的啼哭声在急诊室外响起。不一会儿,一位年轻妈妈抱着
生活实例    1小时解决10年病痛 近十年来,安徽的吴先生一直被一种叫作“贲门失弛缓症”的疾病困扰着,进食困难,严重时甚至连水都难以下咽。当地医生告诉他,要治疗这种病,必须做开胸或开腹手术,切断食管下端周围的肌肉,才能解除梗阻,解决进食困难问题,但创伤比较大。吴先生担心自己无法耐受这么大的手术,多年来只能强忍病痛,艰难度日。3个月前,吴先生偶然得知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可以用微创的方法治疗贲门失弛
在小儿外科,许多患有先天性肛门畸形(如无肛门、肛门瘘管通向尿道或阴道)、先天性巨结肠,以及肛瘘、阴道瘘等疾病的孩子,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以后,为避免肛门狭窄,定时诱导排便,训练排便功能,必须定时接受“扩肛”治疗。扩肛主要由家长操作,往往需坚持几个月。  目前常用的扩肛器(探条)都是金属材质的,扩肛时必须由细到粗、不断更换探条,才能达到指定的扩张直径,患儿不仅痛苦万分,还常因不能合作而导致损伤。为解
获得充足、安全以及丰富多样的膳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其中包括食物的供给,以及在可以接受的价格水平上通过适合的来源提供蛋白质。在全球,一些欠发达地区,人们因为食物供应不足而遭受慢性营养不良,基本上是蛋白质和能量的缺乏;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地区,则因饮食观念和食物的欠多样性而出现蛋白质、特别是植物蛋白质的缺乏。  蛋白质和氨基酸作用超想象  理想的膳食蛋白质以及氨基酸摄入模式,可以从最大
专家简介  汪明明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医疗专长: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传染病和并发症的诊疗,及其危重疾病的抢救。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第一门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门诊的病人量都相当大,由于医生数量有限,轮到每个病人身上的看病时间都很短暂。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老烂腿”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民间俗称“脉管炎”。很多人认为,“老烂腿”是静脉曲张所致,危害不大,故常常在发病数月后,直到腿部皮肤化脓,甚至出现组织发黑(医学上称坏疽)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实际上,除静脉曲张外,目前更常见的导致“老烂腿”的疾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
医生手记  前一段时间,70多岁的张先生因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来我院检查及治疗。他一年前出现大便秘结症状,5~6天解大便一次,后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此后,他一直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等药物。今年3月,他自觉症状加重,服用通便药物后大便仍4~5日一次,粪质偏干,时有下腹部胀满,遂到我院检查,肠镜显示:结肠黑变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治疗?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