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核心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斥着数学内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密把握初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积极融入生活化的数学内容,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生活;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1-0085-01
  数学教育体系追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就是讲数学知识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引导者,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把握初中数学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性,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培育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1.依托于生活实际案例,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准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依托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全面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精心进行备课,科学梳理初中数学内容,精准把握初中数学中契合学生实践生活的结合点,积极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鼓励他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来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将设计好的生活化数学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让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探究。如教师设计生活化的数学任务,要求学生给一块矩形空地建造数个花坛,花坛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还可以是两者融合使用,看看哪一种方案能够呈现出来最多的花坛数量。花坛几乎是每个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遍事物,为一块空地设计花坛的生活化数学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也能够整体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启发。

2.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数学情境,快速拉近数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于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巧妙创设数学问题,率先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段超市内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里面的数学符号。当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表述。比如,有的学生会认为超市里的打折信息涉及到了百分比的数学知识,有的学生会认为超市内的排货涉及到面积利用的数学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便于他們主动建构初中数学与实践生活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初步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意识后,巧妙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当然教师还可以将创设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以及认知等来自行建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自行建构数学解答方法和步骤。

3.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兴趣,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方面,教师应该适当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任务,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进行数学模型的建构或者数学规律的总结。比如,教师设计用火柴棒搭设正方形的数学任务,鼓励学生尝试利用家中的火柴棒来进行正方形的搭设。按照课本中正方形搭设的样子,探讨第8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第100个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以此类此,在此基础上把握和分析内在的规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数学课堂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利用所学知识来开展数学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探究,不断扩展自身的数学视野,不断优化自身的数学思维。

4.进行生活数学展示,全面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生活化数学作为考点屡屡出现。为整体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科学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师还应该建构生活化数学集中展示中心,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结合数学内容来搜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每周集中展示,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实现知识共享,同时也能够整体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教师将学生整理出来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粘贴或者课件制作,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整体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

5.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以及生活实践,积极把握初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巧妙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整体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俞平.寻找生活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01)
  [2]岑寒彩.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5-36

其他文献
1890年的库页岛之旅是契诃夫思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开始质疑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托尔斯泰主义",其作品也由先前的幽默讽刺变得沉重严肃起来。《第六病室》里描写的仍然是契
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将乡土地知识理应用到日常授课中,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对乡土地理知识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实施乡土地
4月的创业板暴风骤雨。有139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以及亏损,其中有17家公司首度预亏。  2013年初,创业板一度上涨了6.6%,而同期沪指则下跌了4.45%,其强势程度让大盘权重股都“汗颜”。不过,随着创业板年报、一季报预告的相继出来,创业板指数也步入回调阶段。  亏损阵营扩容  4月23日,A股打破“盘整格局”,再次破位下行,其中杀幅度最为严重的就是创业板。市场疲态尽显。  4月初,创业板陆续公
对于“柏拉图之爱”的问题,每个人都能说出只言片语——“无性之爱”、“精神之爱”。人们(多是女人)用它去区别那种发生身体关系的爱情,甚至认为它高于有性之爱。一句话,这爱情够“纯洁”。  纯洁与否可不是这么衡量的,在不赞成禁欲的人眼里,只有淫荡的心灵,没有淫荡的肉身。且这里面有个简单的错误——把爱与性混淆了,或者说以性的有无作为区分爱的标准。这标准,多少有点牵强。爱情就是爱情,它是一种精神生活,性就是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演进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L1-CAM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增高,并与肿瘤的进展、转移、侵袭、预后密切相关,是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因此,
摘 要:高中生物知识虽然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但其单元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因此,通过合适思维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如问题引导式课堂讨论教学,教师通过生物知识框架的构建,提出层层递进、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并在讨论中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讨论方向、解决讨论问题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引导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633.9
将seminar引入研究生教育阶段,有必要深化并扩展seminar的内涵,即要由"以课堂讨论的单一形式"演变为"以课堂教学讨论为主导,以课程专题学习为辅助、研究生学术沙龙为补充、学界
摘 要:教育技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变革,微课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开展科学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微课技术,优化学生的预习形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点,同时渗透科学常识,从而逐步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预习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