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乐场——浅析BIG的建筑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e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丹麦新兴事务所BIG一直致力于通过建筑设计来提高当代城市公共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相关案例,从物质环境与快乐氛围两方面分析BIG设计中对高品质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交往空间; BIG; 物质环境; 快乐氛围
  Abstract:A new Danish architecture practice BIG(Bjarke Ingels Group)commits itself to creating high quality urban space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roduce BIG’s search and strategies of building fine city communication space from both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enjoyable atmosphere.
  Key Words:Communication space,BIG, Physical environment,enjoyable atmosphere
  引言
  BIG是丹麦年轻的事务所,以大胆的创意和优质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声名鹊起,在继承丹麦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出“实用乌托邦”式的设计理念:简洁实效、以人为本、关注当代城市问题。受丹麦文化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都市观察实践理念的影响,BIG在设计中注重建筑微环境在城市尺度的协调与优质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
  1 交往空间的丹麦语境
  扬·盖尔(Jan Gehl)在对哥本哈根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指出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会极大提高交往活动的发生。这种基于哥本哈根一地的城市交往空间理论对BIG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对比亚克·因格尔斯的一次访谈中,当谈到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设计想法时,比亚克说到下面一段话,从中可看出交往空间概念在丹麦语境下的成熟:“建筑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框架结构,这个馆就是一个具体的情境。馆里充满人与城市互动的场景,它几乎是可以参与的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而并非一个远远欣赏的建筑物。”[2]
  2 交往空间的物质环境
  2.1 空间私密度的分级
  任何活动的发生都需要基本的物质环境——场所。场所包含了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双重含义。诺伯格·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对场所的定义是:场所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场所产生的领域感不仅是某种意义上的空间围合,还包含了特定的氛围:人群属性、公共和私密的程度、活动的类型等。哥本哈根海港浴场所营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户外游泳池,更多的是社交、玩耍、享受阳光。BIG用一个梯形的“地面”在海边水面上围合出一块人造陆地,形成具有领域感的室外戏水空间。
  2.2 可参与性
  斯堪的纳维亚有句谚语:“人往人处走”。空间质量对活动的可参与性越有利,活动的规模则越大。可参与性的先决条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可视、可知、可达。扬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了提高活动场地可达性的原则:无墙、距离短、同一标高、柔性边界。BIG通过空间的透明性、连续统一与明快氛围、消隐高差与柔性边界来实现公众参与。
  塔林市政厅中包含两方面的“参与”:一是市民对市政广场各种自发性活动的参与,二是市民对政府机构民主权利的参与。BIG把整个市政厅架起,围合的院落与下沉广场提供了有利的交往空间。市政大厅与倾斜的屋顶全部采用反光材质粉刷,彰显透明性。办公区设置在大厅之上,公众透过宽阔的三角形玻璃幕可看到室内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而他们则能欣赏广场上的风光和公众活动。
  2.3 无处不在的舞台
  任何形式的活动、交往人群均可简化为两种属性:演员与观众。演员与观眾的表演或观赏活动对物质环境的基本要求是舞台和观众席。在BIG的建筑中舞台则无处不在。演员可以是人群,也可以是某些特定的环境元素,比如:精心规划的院落、充满趣味的小品、别具一格的雕塑、开阔优美的风景等。例如世界妇女运动村中心的矩形足球场,8住宅所围合的两个幽静的内院。
  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经常模糊了界限,观众本身也是表演者。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有句经典表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VM住宅中,面向公园的南立面上,BIG给每套公寓配备了一个独特的楔形阳台,被客户称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的阳台,作为观赏风景的阳台也成了公园散步人群欣赏的景观。
  3 营造快乐的场所
  物质条件和参与者两个前提决定场所内活动的发生,而活动的频率与品质则取决于快乐氛围的营造。BIG认为建筑不是由某个单独的事件引发或某个人设想出来的,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众多因素及利益碰撞中产生的。BIG对建筑的这种解读构成了其作品中场所营造的精神本质:快乐的氛围、公众的参与、利益的整合。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认为城市是一个剧场,在BIG眼中城市则是一个由众多“快乐的场所”组成的大型游乐场。
  3.1 连续起伏的平台
  传统定义的平台往往是静止的单一空间,通过聚焦、抬升、围合与解放,平台进化出“舞台”的特征。抬起的平台节约用地、得到更多的阳光、拥有更好的景观和视野。传统意义上单一、孤立的静止状态显然不是“快乐的场所”,BIG认为平台更应该展现出一种动势,打破对称、规整、统一标高与静态空间。海上青年之家是BIG对平台惯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屋面的起伏消解了单一线性空间的直白,使平台产生流动感。高空广场是另一个地毯式平台的案例:BIG设想了一个巨大的流动屋顶平台,位于百货商场的顶部。平台拥有良好的高空视野,可提供户外运动、影院、音乐会、咖啡座等多种活动可能。
  3.2 西班牙大台阶
  古罗马城的西班牙大台阶因其对地形高差的巧妙处理闻名遐迩。大台阶式的空间连结、限定方式在视觉上的连续性依然保持,并且可达性良好。斯塔万格音乐厅与重庆马戏城两个方案中,地形、建筑、景观、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一个超级大台阶,BIG称之为“公共舞台”。这两个大台阶语言最终在台北科技、娱乐与知识中心项目中得以实现:纯净的立方体被一条螺旋上升的台阶通道由底部穿透到顶部,城市公共空间被引入建筑内部,这是一个社交、娱乐以及表演的场所。
  注 释
  [1] 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因格尔斯B,陈曦.BIG的更多意义.城市·环境·设计,2010(10):112-117
  参考文献
  [1] Bjarke Ingels.Yes is more.Evergreen press.2009.
  [2] Rem Koolhaas.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Reprint edition.the Monacelli press.1997.
  [3]黄乔仑.比亚克因厄尔斯建筑思想和设计策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其他文献
期刊
五年一贯制学生一般基础较差,本身初中知识就不扎实,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这门枯燥的学科也没什么兴趣,所以数学是他们比较头痛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知道数学、了解数学那就要投其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也在逐渐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电子商务这一新型贸易模式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摘要:裂缝是路面施工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对整个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裂缝的出现,不仅会使雨水渗入,同时也会使防水层遭到破坏。众所周知,防水层最主要的作用是对路面进行保护,若它遭到了破坏,道桥必然会出现损毁的现象。接下来笔者将和大家一起分析道桥被损毁的原因,然后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道桥施工;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识别
期刊
期刊
人力资源是现代社会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文章将对如今广泛应用于实践活动的九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介绍,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据此给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
【摘要】本文主要对新时期下城镇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趋势进行阐述,中国的城镇化已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话题,面对社会主义大潮的不断涌动与发展趋势的大力冲击,在已经到来的“后改革时代”,城镇规划应肩负怎样的责任与使命?面对当前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日趋加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怎样才能谋局图变,就这些问题,笔者依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此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力求为同领域研究者提供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省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有关情况作一汇报.当前是我省交通大投入大建设的黄金期,2017年全省综合交通总投资达2379亿元,同比增长28%.在交通运输部的关心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