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要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实现。
一、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通过对会计核算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觉悟,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决不能因环境差而放弃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面对当前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崇敬。
二、切实加强监管
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因此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构建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而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三、职业判断能力要加强
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律观念,认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换成自我约束的需要,自觉杜绝违法行为,提高法制意识水准,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加强法制建设与《会计法》的学习和实施力度,使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及财经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加大法制建设和监督力度,使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大大高于其所得利益。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积极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设计中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会计人员,把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上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细则,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会计人员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由于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抬头,它侵蚀着会计人员队伍,因此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都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通过各种手段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具体办法,对不道德的人员,不允许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考试,对于有严重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除应负相应的责任外,还要吊销其已取得的资格证书,以后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把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达标升级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五、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1.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会计人员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知法守法,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信息;要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要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工作失误,远离经济犯罪。
2.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有效的会计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严格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历打击会计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3.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配合。会计活动既是个体行为又是群体行为,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当采取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的方式。个人示范一是要求会计领域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会计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坚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全体人员的表率;二是要求树立先进典型,如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弘扬正气、抨击不良倾向,通过个人示范起到影响大众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集体教育,扩大集体影响。集体影响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和相互监督。如开展会计工作评选优活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整体提高。
4.灵活多样与生动活泼的途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很多,可通过课堂讲授、专题报告,也可通过媒体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组织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能使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习惯,而且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形成支持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客观、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建英,鲍莉华.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素质.
[2]陈志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体方式探寻.财会通信,2003.12.
[3]王丽娟.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应采取的措施.财会通信,2003.12.
一、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通过对会计核算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
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觉悟,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当然,我们也不能坐等外部环境净化之后再来谈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会计人员也决不能因环境差而放弃职业道德修养。因此,面对当前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应成为会计职业界的一种高尚追求,以赢得社会对会计职业的崇敬。
二、切实加强监管
会计法律明确赋予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的职责,因此财政部门应建立和规范相应的制度,构建以财政为主,以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连接、协调的监管机制。如建立重大会计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制度、建立会计资格综合认定制度等。会计职业判断是在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的相对主观,而完善的监督制度和良好的会计运行环境是会计职业判断正确行使的保障。
三、职业判断能力要加强
作为继续教育和会计执业资格考核评聘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学习,培养会计人员的自律品质。另外,会计从业人员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律观念,认清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换成自我约束的需要,自觉杜绝违法行为,提高法制意识水准,带头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加强法制建设与《会计法》的学习和实施力度,使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及财经法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加大法制建设和监督力度,使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大大高于其所得利益。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积极发挥思想文化阵地在职业道德设计中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会计人员,把会计人员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上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细则,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会计人员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由于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抬头,它侵蚀着会计人员队伍,因此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都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通过各种手段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具体办法,对不道德的人员,不允许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考试,对于有严重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除应负相应的责任外,还要吊销其已取得的资格证书,以后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把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达标升级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五、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1.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会计人员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知法守法,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信息;要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要增强法制观念,加强防范意识,避免工作失误,远离经济犯罪。
2.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体系。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有效的会计法律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严格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不仅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而且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历打击会计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3.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配合。会计活动既是个体行为又是群体行为,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当采取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的方式。个人示范一是要求会计领域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会计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坚持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全体人员的表率;二是要求树立先进典型,如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弘扬正气、抨击不良倾向,通过个人示范起到影响大众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集体教育,扩大集体影响。集体影响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和相互监督。如开展会计工作评选优活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整体提高。
4.灵活多样与生动活泼的途径。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很多,可通过课堂讲授、专题报告,也可通过媒体向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结合会计工作的特点,组织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活动,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能使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习惯,而且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形成支持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实践中逐步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最终促成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客观、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建英,鲍莉华.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的素质.
[2]陈志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体方式探寻.财会通信,2003.12.
[3]王丽娟.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应采取的措施.财会通信,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