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明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8年4-7月,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受淹的方法,开展了早稻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
【机 构】
: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东华理工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
:
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KT201630,KT201738,KT201740,201921ZDKT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7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8年4-7月,以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受淹的方法,开展了早稻分蘖期不同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的试验研究,设定CK(不受淹处理)、H1(20 cm)、H2(30 cm)、H3(40 cm)3种不同淹水深度和D1(1 d)、D3(3 d)、D5(5 d)、D7(7 d)4种不同淹水历时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结果显示,分蘖期受到淹水胁迫后会抑制早稻分蘖数的增长和促进株高的增长,且随着淹水深度和历时增加水稻分蘖增长受到抑制更严重,
其他文献
“说数学”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数学”
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与分类的神经网络AlexNet,通过增加网络的深度及训练的参数量等方式获得较好的检测结果,但这些方式导致训练参数量庞大,使神经网络无法满足内存较小的嵌入式系统。文中为了解决训练参数量过大的问题,首先对SqueezNet进行模型压缩,对训练权值进行剪枝,让权值共享以及进行权值量化,对权值采用哈夫曼编码减少冗余。然后将被压缩后的SqueezeNet网络作为Faster R-CNN模型
为克服粗粒度可重构结构的平台在处理细粒度计算时效率低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针对混合粒度可重构结构的编译器前端编程模型。面向不同粒度结构的程序代码,使用关键字进行标记
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对梨园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揭示幼龄玉露香梨树生长状况对土壤水热的响应,为果园覆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共设置4个覆盖处理:全年地布覆盖
为探求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持水特性影响,在室内将扰动土和玉米秸秆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试验以秸秆不还田处理为对照(CK),其他秸秆还田量处理分别为干土质量的1.0%、3.0%、5.0%、7.0%。结果表明:相同土壤水吸力下,土壤含水量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大而增大,尤其在低、高吸力段范围内;秸秆还田使得土壤中的多余水量、难有效水量增加,但减小了易有效水量;秸秆还田没有改变比水容量随土壤水吸力
针对我国新疆地区土地干旱,水分下渗和蒸发比较严重导致灌溉过程中水分流失的问题,研制出一款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和作物需水量进行决策,实现智能灌溉的阀门控制器。该控
本文在有单位元的C*-代数上引入了部分矩阵的概念,研究了C*-代数上部分矩阵的正定补问题,给出了形如(* * * ?),(? * * ?)的分块部分矩阵的正定补.
从当前智能机厂家的构成来看,不外乎是这六种“出身”:一是终端厂商“科班出身”,如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老牌手机制造商;二是IT/cT硬件厂商“近亲联姻”,如苹果、联想是AKIT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