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ES WALKING WORK?日行万步真能减肥塑身有益身心?会不会有失效的时候?
DAY 1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玩一个“游戏”,若干人_组,比赛谁每天走路的步数多。刚回国没多久就也被拉入了一个类似的群中,据说总能位列前三甲的人中,靠每天走两三万步,半年多已经瘦了十来斤。我是学医的,在美国也保持着健身的习惯,对这种“行走的力量”虽然觉得很好,但保留自己的看法,无奈一心想夏天暴瘦的闺蜜一定要拉我作陪,那我就一起试试吧。
DAY 2
平时工作时实验室办公室两头跑,每天还要去健身房训练或者打球,运动量少不了。回国休假,尽管每天也在家里进进出出买菜做饭,但生活节奏毕竟一下子慢了下来。戴上步速检测装置后才发现问题,今天直到下午,才走了四千多步,我还特意不坐电梯上下楼梯了三次买花买菜呢。晚饭后围着小区跑了几圈,算下来有近五公里的路程,这样才把步数拉到了一万步以上。也正是这五公里跑,让我当天的排名位列第二。我的闺蜜排在二十多位,她说今天开会忙了一天,根本没有时间走路。
DAY 3
今天陪着一同休假的闺蜜逛街,她平时不太爱动,商场里两个小时逛下来已经大呼太累,要坐下来喝东西。我一看计步,商场虽说大,上上下下都是自动扶梯,每到一个店里也就是走那么几小步,这么走走停停,从出门到现在也就三千多步。闺蜜的数据更惨,可能早上直接睡完懒觉就开车出来了,只有两千多步,可她在早午餐后又坐下来喝了大杯摩卡。
逛完街吃完晚饭回家,闺蜜觉得今天一天都在外面走,应该走了好多路了,结果一看,只有一万步刚出头。
DAY 4
早上起来去打网球,两小时的跑跳之后又从网球场走回家,一路还去找闺蜜一起吃了午饭。两人核对了一下数据:我已经有六千多步,闺蜜才两千步不到。她觉得可委屈了:在办公室就是周转不开,已经尽量多走几步了。我建议她晚上下班走回家或者去健身房多少练练,闺蜜一脸哀怨:一天工作累都累死了,没精力再练了,而且听说晚上去健身会影响睡眠。
DAY 7
这两天陪家人去近郊踏青,陪着长辈自然一切速度都慢了下来,虽说是旅行,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开车、在景点或者友人家坐着聊天吃饭,早出晚归的人感觉很疲惫,运动量其实很小,一天下来只有四千多步,迅速跌出排行榜。加上每顿都在酒店里吃,又是各种炒菜,短短两天已经让我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
DAY 8
回家休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游了两个小时泳,标准池几十圈下来,才把前两天那种肚子胀鼓鼓的感觉一扫而光。也是有近一个月没下池了,觉得腿有些酸,就乘车回家,下午睡了两小时午觉,傍晚看自己的记录,才两千多步,落在了闺蜜之后。今天我明明有很大的运动量啊,只是水里的运动,算不上“行走的力量”罢了。
DAY 10
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我选的是半马,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能坚持跑下来,对我这种平时有健身基础的人来说也很有挑战。闺蜜参加的是五公里迷你马,几乎是半走半跑下来的。我们两人对照数据时,我发现跑步时有心率测算功能,但最终计算每日步行量时却只算步数。就是说,在数据记录表中,不管跑步还是走路,最终出来的结果都是步数,而不管运动强度。
DAY 11
在家休息一天,这才发现提倡每天走路的奥妙所在,现在上门服务实在太方便,真的可以足不出户就什么事都完成了。我本想出门做个按摩放松一下肌肉,闺蜜用手机就帮我叫好了上门做按摩推拿的,专业度还不错。不想自己出门买菜买花,只要下个app就有一键上门的服务,更别说现在全球都很火的叫车软件,直接电梯下楼就能坐上车,连车库里走的那几步路都能省了。
DAY 13
今天称了下体重,休假以来的运动量比原来小很多,人还是明显轻了。这种体重的减轻对我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意味着肌肉流失的速度比较快。在美国的时候,我每周都有专门的健身教练指导如何做肌肉力量训练。一样体重的人,肌肉量大且经过形体训练的,衣服号码往往比较小,比方我现在身高168公分、体重110斤左右,训练前是4号衣码,现在只用穿2号;除了让身材更挺拔有型,女性有充足量的肌肉也有助于日常脂肪的消耗,一样干吃不动,肌肉多的消耗量比一身脂肪的要大,也不容易发胖。为了这点肌肉,我苦练了近一年,结果十来天不训练,就开始有减少的倾向,顿时一阵心痛。
DAY 14
找了一家健身房,办了短期卡,恢复力量训练,而把有氧减脂的训练从跑步改成了hiit,即高强度间歇,这样的好处是,半小时的训练所消耗的热量,大约就是一般慢跑或者快走的量。
DAY 15
继续力量训练和hiit,今天针对腰腹,垫上动作比较多,hiit也多为各种跳跃,做完以后整个腰都有收紧的感觉。训练完后觉得精神特别好,就从健身房步行到闺蜜的公司找她下楼吃饭。留意了一下计步器:一早的中高强度运动,只折合两千多步,只有看心率数才知道运动量不小,而慢慢从健身房走到午饭的餐厅,就有近四千多步的“收益”。见到群里有人刷烤肉做午餐,旁边配的话是:一早突破五千步,吃顿好的补补身。我就微微一笑,五千步如果只是走路,所消耗的热量只够你吃两口肉吧,那么一大顿烤肉加芝士的热量,五万步都走不回来。
DAY 22
这一个多星期逐渐恢复了日常生活时的运动量,甚至还多了一些,毕竟休假期,没有什么工作压力,正好能在健身房多泡泡。每天白天打球、游泳,去郊外骑了一次马,晚上有时间就尽量在健身房做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还上了两节中级普拉提课。因为有充足的运动量保证,吃的时候也稍微“放肆”了一些,红肉、奶制品、海鲜和碳水化合物都没少吃,体重立即重了两公斤身形不光没受影响,反而更紧了,手臂和背部的肌肉线条比刚休息时更明显。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的行走排名跌到了十名开外,每天最多一万多步,还是打网球或者壁球的那两天,普拉提之类的活动根本不算在步行范畴。最有趣的是自由搏击,跳、踢、出拳一个小时下来汗如雨下,连胳膊都差点抬不起来,折合成步伐数,也就一千多步路。
DAY 25
今天做了一个身体数据测试,肌肉率和回国前持平,体脂下降了两个百分比,体重轻了一斤不到,身体四肢的各项尺寸各有一厘米左右的减少。总算是把前阵子损耗的肌肉又慢慢补回来了,人却看起来比休假前瘦了一点。这个数据很不错,脂肪适度减少,肌肉保持不变,体重基本没有改变,但身形变得更紧致。只是我的每日步行数一直很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就是那种光吃不动都能掉肉的体质呢。
说穿了,天天连上厕所都懒得起身的人,靠这个计步游戏多少能改掉点坏习惯,一点点运动基础都没有、体重严重超重的人,确实需要靠每天多走路把体重减到正常范围。不过,体重正常的人,每天走个一万多两万步的,对身体塑形意义不大,因为走路是一项太过温和且并不全面的运动。至于有运动习惯的,别瞎跟风了,走路的健身效率太低,有这时间,你还是做回平时的运动项目吧,哪个效果都比走路更好。
DAY 1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玩一个“游戏”,若干人_组,比赛谁每天走路的步数多。刚回国没多久就也被拉入了一个类似的群中,据说总能位列前三甲的人中,靠每天走两三万步,半年多已经瘦了十来斤。我是学医的,在美国也保持着健身的习惯,对这种“行走的力量”虽然觉得很好,但保留自己的看法,无奈一心想夏天暴瘦的闺蜜一定要拉我作陪,那我就一起试试吧。
DAY 2
平时工作时实验室办公室两头跑,每天还要去健身房训练或者打球,运动量少不了。回国休假,尽管每天也在家里进进出出买菜做饭,但生活节奏毕竟一下子慢了下来。戴上步速检测装置后才发现问题,今天直到下午,才走了四千多步,我还特意不坐电梯上下楼梯了三次买花买菜呢。晚饭后围着小区跑了几圈,算下来有近五公里的路程,这样才把步数拉到了一万步以上。也正是这五公里跑,让我当天的排名位列第二。我的闺蜜排在二十多位,她说今天开会忙了一天,根本没有时间走路。
DAY 3
今天陪着一同休假的闺蜜逛街,她平时不太爱动,商场里两个小时逛下来已经大呼太累,要坐下来喝东西。我一看计步,商场虽说大,上上下下都是自动扶梯,每到一个店里也就是走那么几小步,这么走走停停,从出门到现在也就三千多步。闺蜜的数据更惨,可能早上直接睡完懒觉就开车出来了,只有两千多步,可她在早午餐后又坐下来喝了大杯摩卡。
逛完街吃完晚饭回家,闺蜜觉得今天一天都在外面走,应该走了好多路了,结果一看,只有一万步刚出头。
DAY 4
早上起来去打网球,两小时的跑跳之后又从网球场走回家,一路还去找闺蜜一起吃了午饭。两人核对了一下数据:我已经有六千多步,闺蜜才两千步不到。她觉得可委屈了:在办公室就是周转不开,已经尽量多走几步了。我建议她晚上下班走回家或者去健身房多少练练,闺蜜一脸哀怨:一天工作累都累死了,没精力再练了,而且听说晚上去健身会影响睡眠。
DAY 7
这两天陪家人去近郊踏青,陪着长辈自然一切速度都慢了下来,虽说是旅行,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开车、在景点或者友人家坐着聊天吃饭,早出晚归的人感觉很疲惫,运动量其实很小,一天下来只有四千多步,迅速跌出排行榜。加上每顿都在酒店里吃,又是各种炒菜,短短两天已经让我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
DAY 8
回家休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游了两个小时泳,标准池几十圈下来,才把前两天那种肚子胀鼓鼓的感觉一扫而光。也是有近一个月没下池了,觉得腿有些酸,就乘车回家,下午睡了两小时午觉,傍晚看自己的记录,才两千多步,落在了闺蜜之后。今天我明明有很大的运动量啊,只是水里的运动,算不上“行走的力量”罢了。
DAY 10
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我选的是半马,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能坚持跑下来,对我这种平时有健身基础的人来说也很有挑战。闺蜜参加的是五公里迷你马,几乎是半走半跑下来的。我们两人对照数据时,我发现跑步时有心率测算功能,但最终计算每日步行量时却只算步数。就是说,在数据记录表中,不管跑步还是走路,最终出来的结果都是步数,而不管运动强度。
DAY 11
在家休息一天,这才发现提倡每天走路的奥妙所在,现在上门服务实在太方便,真的可以足不出户就什么事都完成了。我本想出门做个按摩放松一下肌肉,闺蜜用手机就帮我叫好了上门做按摩推拿的,专业度还不错。不想自己出门买菜买花,只要下个app就有一键上门的服务,更别说现在全球都很火的叫车软件,直接电梯下楼就能坐上车,连车库里走的那几步路都能省了。
DAY 13
今天称了下体重,休假以来的运动量比原来小很多,人还是明显轻了。这种体重的减轻对我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意味着肌肉流失的速度比较快。在美国的时候,我每周都有专门的健身教练指导如何做肌肉力量训练。一样体重的人,肌肉量大且经过形体训练的,衣服号码往往比较小,比方我现在身高168公分、体重110斤左右,训练前是4号衣码,现在只用穿2号;除了让身材更挺拔有型,女性有充足量的肌肉也有助于日常脂肪的消耗,一样干吃不动,肌肉多的消耗量比一身脂肪的要大,也不容易发胖。为了这点肌肉,我苦练了近一年,结果十来天不训练,就开始有减少的倾向,顿时一阵心痛。
DAY 14
找了一家健身房,办了短期卡,恢复力量训练,而把有氧减脂的训练从跑步改成了hiit,即高强度间歇,这样的好处是,半小时的训练所消耗的热量,大约就是一般慢跑或者快走的量。
DAY 15
继续力量训练和hiit,今天针对腰腹,垫上动作比较多,hiit也多为各种跳跃,做完以后整个腰都有收紧的感觉。训练完后觉得精神特别好,就从健身房步行到闺蜜的公司找她下楼吃饭。留意了一下计步器:一早的中高强度运动,只折合两千多步,只有看心率数才知道运动量不小,而慢慢从健身房走到午饭的餐厅,就有近四千多步的“收益”。见到群里有人刷烤肉做午餐,旁边配的话是:一早突破五千步,吃顿好的补补身。我就微微一笑,五千步如果只是走路,所消耗的热量只够你吃两口肉吧,那么一大顿烤肉加芝士的热量,五万步都走不回来。
DAY 22
这一个多星期逐渐恢复了日常生活时的运动量,甚至还多了一些,毕竟休假期,没有什么工作压力,正好能在健身房多泡泡。每天白天打球、游泳,去郊外骑了一次马,晚上有时间就尽量在健身房做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还上了两节中级普拉提课。因为有充足的运动量保证,吃的时候也稍微“放肆”了一些,红肉、奶制品、海鲜和碳水化合物都没少吃,体重立即重了两公斤身形不光没受影响,反而更紧了,手臂和背部的肌肉线条比刚休息时更明显。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的行走排名跌到了十名开外,每天最多一万多步,还是打网球或者壁球的那两天,普拉提之类的活动根本不算在步行范畴。最有趣的是自由搏击,跳、踢、出拳一个小时下来汗如雨下,连胳膊都差点抬不起来,折合成步伐数,也就一千多步路。
DAY 25
今天做了一个身体数据测试,肌肉率和回国前持平,体脂下降了两个百分比,体重轻了一斤不到,身体四肢的各项尺寸各有一厘米左右的减少。总算是把前阵子损耗的肌肉又慢慢补回来了,人却看起来比休假前瘦了一点。这个数据很不错,脂肪适度减少,肌肉保持不变,体重基本没有改变,但身形变得更紧致。只是我的每日步行数一直很低,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就是那种光吃不动都能掉肉的体质呢。
说穿了,天天连上厕所都懒得起身的人,靠这个计步游戏多少能改掉点坏习惯,一点点运动基础都没有、体重严重超重的人,确实需要靠每天多走路把体重减到正常范围。不过,体重正常的人,每天走个一万多两万步的,对身体塑形意义不大,因为走路是一项太过温和且并不全面的运动。至于有运动习惯的,别瞎跟风了,走路的健身效率太低,有这时间,你还是做回平时的运动项目吧,哪个效果都比走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