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呵护残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特教教师,我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帮助那些在不幸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的残障儿童,用爱心带给他们光明与温暖。
   一、平视学生,平等对话
   如今的社会,我们和学生就应该保持平等的教学关系,成为学生有力的向导。只有用温和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批评教育。当我在与学生交流时,喜欢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又或是抱住他(她)们,认真听他(她)们的倾述。有人曾悄悄问我:“学生不严格一点不行,你这样做,学生会怕你吗?”我微微一笑,反问道:“学生非得怕我吗?”说实话,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让学生怕我,对我这帮特殊的学生,我总是以好朋友的身份言传身教,引导他们学习、生活,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每天早上我都会给学生一个不经意的拥抱,一个微笑问好,让学生们高兴、开心,当隔壁班学生问我:“林老师,你为什么每天那么开心,我好喜欢你。”我才知道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老师。
   二、赏识学生,善用赞美
   賞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我们特殊学校的孩子天生就“与众不同”,但有一点和普通孩子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有一名我教了四年的学生,虽然我们每天在一天进行教与学活动,但每天早上回来都总是笑咪咪的问我:“你是什么老师?”每一天我都耐心的告诉她我是她的林老师,我知道明天她依然还会问我姓什么;也许,在大家的眼中,她真的一点记性都没有。但我认为:这个学校给了她安全感,她每天笑着来到学校,她是有一定记忆力的,因为她知道我是老师,她很开心。虽然我总被称呼错,可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抚摸着她的头,疼爱她。当她称呼对的时候,我会不失时机地给予她表扬。特教教师要善于发现智障学生的“闪光点”。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畏难情绪严重的智障学生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我一直这么做。
   三、用心沟通,以爱相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于是,从我进入教育行业的那一天起,便善待我的每一个学生,爱我的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班上有个得多动症的孩子小廖同学,一般的人根本无法想象,他在课堂上是怎样折腾的:推桌子,玩风扇开关,稍不注意就打旁边的人,拿别人的东西或在桌面上乱画乱写,课间操时,总是不愿意静静地站在那里……该如何有效的控制住这类孩子的情绪,让他踏踏实实的坐下来而且坐好呢?经过我长期的实践,我认为像小廖这样的同学,只有赋予更多的爱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里的爱不是迁就,也不是听之任之,而是用有效的方法引导他,改变他。比如,上课时发现他乱讲话,我就轻轻走到他身边摸一下他的头,暗示他要注意听讲;他安静时,就表扬他一下,奖励一朵小红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改变了不少,也没有以前那么调皮了,上课也没以前那样乱讲话了。爱能启智,真诚的爱犹如涓涓溪水,流入学生纯真的心田,就象融解冰封的河流山谷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四、尊重学生,倾听心声
   由于智力的影响,智障学生表面上虽然像正常人,但却得不到正常人应得的关怀和照顾。特殊儿童往往会因为不懂规则、不能感受到他人的态度、自控力低而做出奇怪的动作,发出奇怪的声音。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予理解、善意地接纳,耐心地教给他们各种规则。作为一名特教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一名真正的倾听者;要放下教师架子,用亲切的笑脸去面对学生。我教过的一位“唐宝宝”,因为口头发音含混,口齿不清,所以平时几乎不说话。有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他就拉住我的手,用模糊不清且着急的声音说着什么,我抓住机会及时鼓励:“你今天真勇敢,说得很不错,老师心里很高兴,你能不能把刚才说的话慢慢说一遍,好吗?”他肯定地点点头。在我鼓励的眼光下,他清楚地把事情始末说出来了,原来是他的作业在妈妈的袋子里忘了拿。自此,这位“唐宝宝”很喜欢找我说一些事情。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要不断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自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残障儿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他们生理上的缺陷,又因受到不正确的对待,从而进一步引发了各类心理问题,产生了如自卑、任性、多疑、仇视等不同的“心理疾病”,而特教教师的爱好比“润滑剂”,有了爱,才有师生之间的信赖和亲近,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目的。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品德课程已经发展成为道德与法治。通过落实此课程以来,很多的一线德育工作者不断地在探寻怎样将教学质量提升,使教学理论良好地融合实践。课堂教学属于课程改革重要阵地,怎样将学生的课堂体验进行提升,属于每位老师需要思考并且良好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一、传统课堂教学的道德困境剖析   首先,图景勾勒。纵观近些年的小学品德教研工作和教学经历,由于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影响,让品德课通常是
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运用语音、词汇、语法和各种非语言知识,把感知的声音转化为信息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中考英语中学生听力障碍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心理因素及解题习惯的影响  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习惯于先语法翻译再做听力,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强迫自己必须先译再理解的“心译”现象,然而听力材料中有一些无用及干扰信息,如果逐词逐句翻译必然是浪费时
1 问题提出  本研究将“中职生”界定为未能进入到普通高级中学,目前就读于或曾经就读过中等职业学校的适龄青少年。虽然中职生在年龄上与普通中学的高中生相当,但中职生却有着他们独特的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厌学或学习困难导致学业不良。学者王红伟曾经在常州职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学业不良。而几乎每个班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讨厌学习而主动退学,厌学学生占到总人数的近七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情
一、重庆摩帮的糟糕表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产销数据显示,1月~5月,全行业生产摩托车619.44万辆,比上年同期697.62万辆减少78.18万辆,同比下降11.21%;销售摩托车621.89万
近年来,摩托车以其方便实用和相对较低的价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农村和中小城市,摩托车已成为人们最为方便、实用和经济的交通工具.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
教育信息化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丰富了小学数学教育资源,改革了教育教学模式。但是网络教育资源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部分教学资源老化、陈旧,个别资源急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目前的网络状况,若能遨游网海之中,运用自如,就能享用网络资源对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一、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小学数学网络学习空间的理念  1.充分挖掘微课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其思维发展正处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