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土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现代文化的研究,探讨我国乡土叙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体现。通过不同文学视角对乡土叙事进行诊释,探讨我国乡土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乡土叙事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乡土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
  前言:
  民族生存、生活的根本命脉就是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太多的乡土文化,展现出更多的乡土情叙事。随着时代变迁,我国想要表达的现代性思想逐渐体现出来,但尽管如此也无法脱离传统的乡土情结。在各种作品中应用乡土叙事进行表达,体现着我国现代作家创作的重要表现。我国现代名家在审美能力和思想观念多元化探索中,重点基于多重视角对乡土叙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乡土叙事的方式增加作品的内涵表达,起到暗示的作用,以展现出作家审美的主要特性。
  1.基于审美视角下的田园乡土
  审美视角论述乡土,主要是自由作家为主通过审美进行田园乡土的叙事,田园乡土的叙事大都通过休闲自在的审美,在忽略当时农村的一些负面影响的基础下,对风景进行创作。创作出精美绝伦的风景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乡土叙事通过作者的想象进行描述,对于一些农村氛围的和谐刻画都进行夸张化描写。这类作品主要凸出自由、休闲、和谐的田园乡土,重点反映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乡村风景与人类之间的统一性。
  基于审美视角下的乡村描写作品有很多,举例来说《边城》的描写十分具有特色,这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文中具有特色的描写方式将边城茶峒进行有声有色的描写。作者将其中的景物、人物深入描写,给人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里没有剥削和压迫。这就是在审美视角下的一种叙事表达,沈从文将自我审美体现在作品中,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描写,是大家都向往的地方。当时一些负面的,破会安宁的杀戮不会在文章中出现,这种田园乡土的描写是笔者想要表现的优美。及时在当下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生存的杀戮,但也是只个别的乡村野夫理念。作家沈从文,就是通过自己的文字魅力,强调自由理念,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坚持自由和谐的理念思想,这种思想是非常不易的。坚持自己自由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审美,将乡村田园表达的淋漓尽致,吸引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体现中国文化的自由和文字的优美。
  2.基于启蒙视角下的凋敝乡土
  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主要推动力就是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这一运动会影响到文化思想的整个趋向,尤其是乡土文化深受影响,乡土文化在启蒙运动视角下审美达到统一。在启蒙运动中,其审美的标准就是,对于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而言,为了通过文字有力的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将乡土环境的恶化进行有力的描写。通过我国现代作家针对乡土问题的夸张化表达,对当时农村的凋敝进行描述,虽然在作品中的描述并非是实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我国当代历史,也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适应。通过启蒙视角下的乡土叙事,作者可以通过对农村风景或是其他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当时社会状态,传达了一种人民的无奈和悲情。
  给予启蒙思想下的凋敝乡土,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的描述非常符合。在这一作品中,明显体现了鲁迅笔下对于启蒙运动的需求,对当时农村的表达以黑色开始描述,整个基调比较压抑,这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直接体现。在作品中,可以看到对我国乡土文化的表述,反映着当时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鲁迅通过一些场景描写,对农村黑暗的基调描写,正是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作品中的思想主张,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的乡土气息环境的感慨,多次在作品中使用乡土叙事的方式,对其思想进行描述。
  3.基于革命视角下的残酷乡土
  通过采用残酷斗争的描写方式把阶级革命因素融入社会乡土中,就是基于革命视角下的残酷乡土描述。左翼文学、早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在进行革命视角的表达时,通常会比较多的使用左翼文学,农村作为这一写作手法的重点关注,主要的描写方向是当时整个环境下的中国农村,乡土文学通过进一步描写体现了一定的革命性质。左翼文学是以启蒙思想为创作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新鲜的政治元素。左翼文学作家通常是将乡土叙事融入到阶级斗争环境中,对我国当时农村两级分化为基础体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进行描述和思想传达。
  对于革命内涵阐述比较清晰的,就是矛盾的作品《春蚕》,借助这一作品描写对乡土叙事描述。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与当时帝国主义的较量,文章中各种乡村事物的描写,反映我国当时的国情情况。说明在于帝国主义对抗中,无法达到经济支持,体现出当时历史上的辛苦劳作,农民的一种无奈也体现在其中,這是一种人民悲惨命运的抒写。从这一作品中可以看出,《春蚕》主要的理念表达,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观念之上的,作者通过用心创作奖这一理念主张,表达在这一作品上,反映了我国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农村当时所处环境,政治观点都透过作品体现出来,这是一部革命性很强的著作。
  结论:
  总体来说,我国在多重视角之下,乡土叙事体现了更多的思想上的多元化,作家透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审美,通过审美对乡土叙事进行描述表达,形成具有特色和内涵的作品。作者通常根据自己对于中国乡土的构想,在作品中进行展现,其中更多的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思想观念。透过作品可以看到当时历史与其思想的紧密结合,凸显了时代性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反映的乡土叙事,更多的是作者审美的一种体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高瑞泉:《进步与乐观主义》,《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第137页,许纪霖、宋宏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第3页,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其他文献
“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
期刊
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增加以及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出血,严重的出现内脏出血。迄今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其历史的文化长河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高中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集合,高中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悟到古代文学的内涵,还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学的思想。因此,论文就本人在高中学习中所感知的现代文学的思潮与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文学;思潮;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作家争相模仿,马尔克斯的文学精神在中国不断传播,魔幻叙事风格也逐渐中国化。马尔克斯文学创作思想对中国作家的思维方式与创新产生了强烈影响。同时激发了我国作家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本文着重研究《百年孤独》对我国文学叙事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百年孤独》;中国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任春厚(1965.2-),女,汉族,河南开封人,河南工程
摘 要:从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看,文学语言历经三次变迁,分别为五四文白革命、先锋派小说语言实验以及网络文学语言。在一次一次的变迁过程中,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脉络与走向。在每次转变的背后,都遵循文学发展自身固有规律,因而从文学语言变迁的角度出发,更能折射出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本质。本文注重对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之间的联系性研究出发,深入分析与探讨我国当代文学形式发展的走向。  关键词:文学语言;
目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按时点采集标本,对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终产物-丙二醛(MDA)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进行测定;对肾组织
摘 要:接受美学理论是由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丁学派在 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史实质上是读者的接受史。文学翻译具有特殊性,创造性与艺术性。接受美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的本质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接受美学理论为文学翻译带来了新视角,肯定了译者和译文读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摆脱了以原语文本为中心的静态研究,有着革命性的启示。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读者  作者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