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转归及预测因素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患者中的转归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左心室扩大(舒张期末径≥70 mm)及功能低下(射血分数≤0.35),并伴随2+<FMR≤3+患者74例.收集、整理所有患者术前、术中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围手术期病死率8.1%.术后随访(14.9±7.7)个月,随访率83.6%,随访期间死亡5例.术后平均心功能(NYHA分级)与术前相比,P <0.05.超声心动图示FMR、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二尖瓣对合点与瓣环水平间距离(CPMA)与术前相比,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肺动脉压力(PAH)与术前相比,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MR术前/FMR术后与年龄、性别、体质量、LVEDd≥75 mm、LVEF≤0.30、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不相关.而PAH≥50 mm Hg(1 mm Hg =0.133 kPa)、LAD≥50 mm、CPMA≥15 mm、术前心房颤动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结论 重度AI合并左心室扩大及功能低下是临床中危重的心脏疾病,其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均较高.PAH≥50 mm Hg、LAD≥50 mm、CPMA≥15 mm、术前心房颤动与FMR术后改善呈负相关.术前合并上述病情的患者,由于2+<FMR≤3+在AVR术后通常不会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应于AVR同期纠正。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改良B-T分流手术的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及其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2000年10月至2012年8月,106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改良B-T分流手术.男64例,女42例;年龄生后1天~37.2个月,平均(3.8±1.1)个月;体质量2.3 ~ 12.0 kg,平均(5.0±2.1) kg.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25例,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45例,三尖瓣闭锁11例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世界首位.外科手术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食管癌的手术方式众多,但是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生活质量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已有数百例乃至上千例的报道[1-6].自1992年始,多个中心陆续报道了采
期刊
局部麻醉镇痛持续灌注装置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3],本研究采用此种装置持续灌注罗哌卡因,观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胸部正中切口的镇痛效果。
期刊
为促进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我们根据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疾病特点,改进了撤机方案,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回顾2011年4月至10月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入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情况,排除再次手术可能、术后脑出血或出现其他脏器严重衰竭、术后死亡患者,最终121例患者入选.男56例,女65例;年龄19 ~ 85岁,平均(53.8±12.3)岁.Logistic Euro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大血管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3年度主动脉疾病外科治疗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主动脉疾病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新技术学习班”将于2013年9月16日-18日在北京安贞医院举办。
期刊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肌梗死的细胞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由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不仅能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而且具备取材简便、一次获得量大、增殖能力强、培养周期短以及对患者影响小等特点,使其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最具潜力的干细胞来源之一。
期刊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在一系列可能外因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1-2].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累及升主动脉的A型和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的B型[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论,而不同治疗手段造成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以及对血管重构和预后造成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全肺切除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施行全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6例,年龄46~ 83岁,平均62.2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不撑开肋间,完全在胸腔镜视野下使用腔镜器械进行解剖性全肺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中转开胸病例.平均手术(174.6±5
目的 回顾性研究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操作技术,探讨减轻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综合措施.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11例肺动脉瓣缺如综合征患儿接受体外循环下畸形矫治手术,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5岁;体质量10.2 ~ 17.5 kg,平均(12.3±3.4)kg.手术选择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应用经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修剪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前壁冗余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胸外科共实施食管癌切除术1196例,其中发生胸胃瘘27例,现总结分析该组经验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27例中男24例,女3例;年龄52~ 76岁,平均65岁.其中5例术前曾行辅助化疗.全组经右胸-腹二切口行胸顶吻合7例,经右胸-腹-颈部三切口行左颈吻合20例.其中手工吻合9例,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或美国外科公司25 mm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18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