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媒体教学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很多老师已经完全依赖于现成的多媒体地图或直接使用现成的地图册,而传统的手绘历史地图基本不再使用,甚至不会使用。而在现实教学中,手绘历史地图在教学中同样有着较大的作用,巧妙地使用手绘历史地图,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阐述手绘历史地图继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手绘历史地图;心理特征;凝聚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81-2
前段时间,我们区教研片内组织了一次历史学科赛课活动,赛课的统一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老师,有幸全程听完所有内容,感触很深,获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位老师在处理统一环节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得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到红军长征一路行军路线的时候,一位老师使用的地图是多媒体幻灯片,和课本中一模一样,很准确,很完整。讲解完之后,他请学生来复述和回忆红军长征的过程,学生好像很难回忆清楚。而另一位教师也讲到红军长征路线的时候,却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自己手绘出一幅简单明了的红军长征线路图(如图1),然后让学生再结合课本上的地图学习,之后他也让学生进行复述回忆,奇怪的是学生却能很从容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很详细。听完课之后,我很有感慨,在今天多媒体课件教学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那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的“丑陋”的手绘历史地图和精美的多媒体地图相比是否显得“相形见绌”呢?但从效果上看,手绘历史地图又没有显得“矮人一等”,在当时还“略高一筹”。我在心里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在当今的历史教学环境中,手绘历史地图到底有没有过时?
回想12年前我刚刚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的时候,当时的一位老师许春在教授给我们记忆尤为深刻。他教我们《中国古代史》,在上的第一节课时,他首先在黑板上用粉笔准确地描画出黄河和长江的形状,然后又细致地标出了中国七大历史古都的位置(如图2)。当时我们所有同学都惊呆了,立即佩服起这位老教授,也立即喜欢上的他的课。许教授当时教导我们:“你们将来都会回去做中学历史老师的,不管将来电脑多媒体多么发达,如果你们能够自己学会在课堂上手绘一些简单的历史地图,对你们将大有益处,学生也会喜欢上你们的课的。”现在我终于有些领悟许老的教导,在多媒体普及的时代,手绘历史地图也并没有完全过时,就像今天的粉笔和小黑板也没有完全被淘汰,依然活跃在教学的舞台上。
那么,什么是手绘历史地图,手绘历史地图就是为了表现现实中的位置、关系、过程路线等内容而进行简单描画或夸张卡通式处理的地图。手绘历史地图为什么没有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过时呢?我觉得它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手绘历史地图,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十几岁,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对学习的对象还有一定的选择性或喜好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对课本中一些真实的照片甚至是很珍贵的照片,表现得并不是很敏感,关注度不明显。但是他们对课本中的一些漫画或手工插图却显得很有兴趣。比如,我在讲述美苏争霸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好多有关两国之间实力的图表和照片,但当时,学生们并没有很兴奋,反而他们对课本上那幅两国领导人“掰手腕”的漫画插图很有兴趣,议论不止。同样在课堂上使用历史地图的时候,他们对课本上那些很准确很详实的地图也不太感兴趣,让他们一起看地图的时候,好多学生还会前后乱看。相反,我每次在黑板用粉笔“纯手工制作”的夸张式卡通式历史地图,却经常格外吸引他们的眼球,有时他们还跃跃欲试,纷纷模仿。
二、手绘历史地图,更简洁,更直观,更易记忆,更易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欣赏和了解,还需要掌握,还需要记忆和理解。课本中的地图,地图册中的地图,多媒体课件中的地图,内容非常丰富,也很准确到位,但在教学中有时也会显得凌乱,教学所需的重点不够突出。有一些需要强调国家和地区位置的地图,我们可以把它去繁留简,去细存粗,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记忆。在上初一年级的时候,有些学生对三国地理位置记忆不准确,我在黑板上手绘出简图,(如图3),在讲解道宋辽对峙时,我同样设计一个草图(如图4),这样学生对这些历史环境位置感记忆把握的非常准确。
在历史教学中,还有一些要突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历史地图,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箭头线条来描绘一个手绘地图。比如在讲解到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罪恶的“三角贸易”时,为了理清几大洲之间的关系,我黑板上制作一张手绘图,(如图5)。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我设计的手绘草图是这样的(如图6),它们都能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学生也能学的更加牢靠。
三、手绘历史地图,更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在历史教学中有一些需要讲解历史事件的路线和过程的历史地图,具有动态性质的地图,比如战争路线,航海路线等,教师不妨可以一边在黑板上演示,一边带领学生描绘讲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它们的眼神和目光始终会朝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集中。本文前面开头讲的那位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红军长征行军路线的时候,学生一直保持抬头坐正的姿势,神情随着老师的移动而变化,甚至把我们在旁听课的老师也深深吸引了。这样的情形在我的课堂也经常出现。那次在我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忘情”的演示着战争的变化和过程,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直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他们才缓过神来,但黑板上已满是图画箭头标记“乱糟糟”的“信手涂鸦”了。
四、手绘历史地图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很多老师包括历史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有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这些学科有很多的实验项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我认为我们的历史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前我念大学的时候,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就曾经专门开设一门历史绘图课。前面我提到的许春在教授就是我们的导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们用水彩绘出很多的挂图,出色的地图就直接保存在系里,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系里几乎都不买挂图,新生同学就看前面学哥学姐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今天我在教历史课的时候,经常也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或现成地图来制作一些草图简图,有时还进行比赛,有好多学生制作的简图创意非常高,被我保留下来,用于以后的教学。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甚至整体布局和大局观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因为手工绘制地图需要空间想象,需要谋局,需要一定的创意。
此外,手绘历史地图还有一个重大的好处,那就是更方便,更快捷。有时由于备课时间紧张,未能及时做好课件或找到更好的资料,我们可以立即动手,立即解决。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手绘地图时也要注意两个误区,否则也会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手绘历史地图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替代一切,毕竟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多媒体上的地图地图册上的地图展示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很详尽的,这一点不能否认,因此手绘地图和其他历史地图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支持的。第二,手绘历史地图的绘制可以变化,可以夸张,但决不能出现常识性,客观性的历史错误,否则这个地图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上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样课程标准也提倡“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手绘历史地图的巧妙使用就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也许这样,历史学科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的挚爱。
关键词:手绘历史地图;心理特征;凝聚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81-2
前段时间,我们区教研片内组织了一次历史学科赛课活动,赛课的统一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老师,有幸全程听完所有内容,感触很深,获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位老师在处理统一环节的时候,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得出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到红军长征一路行军路线的时候,一位老师使用的地图是多媒体幻灯片,和课本中一模一样,很准确,很完整。讲解完之后,他请学生来复述和回忆红军长征的过程,学生好像很难回忆清楚。而另一位教师也讲到红军长征路线的时候,却带领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一边讲解,一边演示,自己手绘出一幅简单明了的红军长征线路图(如图1),然后让学生再结合课本上的地图学习,之后他也让学生进行复述回忆,奇怪的是学生却能很从容地表达出来,而且还很详细。听完课之后,我很有感慨,在今天多媒体课件教学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那位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的“丑陋”的手绘历史地图和精美的多媒体地图相比是否显得“相形见绌”呢?但从效果上看,手绘历史地图又没有显得“矮人一等”,在当时还“略高一筹”。我在心里不禁产生一个疑问:在当今的历史教学环境中,手绘历史地图到底有没有过时?
回想12年前我刚刚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的时候,当时的一位老师许春在教授给我们记忆尤为深刻。他教我们《中国古代史》,在上的第一节课时,他首先在黑板上用粉笔准确地描画出黄河和长江的形状,然后又细致地标出了中国七大历史古都的位置(如图2)。当时我们所有同学都惊呆了,立即佩服起这位老教授,也立即喜欢上的他的课。许教授当时教导我们:“你们将来都会回去做中学历史老师的,不管将来电脑多媒体多么发达,如果你们能够自己学会在课堂上手绘一些简单的历史地图,对你们将大有益处,学生也会喜欢上你们的课的。”现在我终于有些领悟许老的教导,在多媒体普及的时代,手绘历史地图也并没有完全过时,就像今天的粉笔和小黑板也没有完全被淘汰,依然活跃在教学的舞台上。
那么,什么是手绘历史地图,手绘历史地图就是为了表现现实中的位置、关系、过程路线等内容而进行简单描画或夸张卡通式处理的地图。手绘历史地图为什么没有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过时呢?我觉得它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手绘历史地图,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十几岁,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对学习的对象还有一定的选择性或喜好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对课本中一些真实的照片甚至是很珍贵的照片,表现得并不是很敏感,关注度不明显。但是他们对课本中的一些漫画或手工插图却显得很有兴趣。比如,我在讲述美苏争霸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好多有关两国之间实力的图表和照片,但当时,学生们并没有很兴奋,反而他们对课本上那幅两国领导人“掰手腕”的漫画插图很有兴趣,议论不止。同样在课堂上使用历史地图的时候,他们对课本上那些很准确很详实的地图也不太感兴趣,让他们一起看地图的时候,好多学生还会前后乱看。相反,我每次在黑板用粉笔“纯手工制作”的夸张式卡通式历史地图,却经常格外吸引他们的眼球,有时他们还跃跃欲试,纷纷模仿。
二、手绘历史地图,更简洁,更直观,更易记忆,更易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欣赏和了解,还需要掌握,还需要记忆和理解。课本中的地图,地图册中的地图,多媒体课件中的地图,内容非常丰富,也很准确到位,但在教学中有时也会显得凌乱,教学所需的重点不够突出。有一些需要强调国家和地区位置的地图,我们可以把它去繁留简,去细存粗,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记忆。在上初一年级的时候,有些学生对三国地理位置记忆不准确,我在黑板上手绘出简图,(如图3),在讲解道宋辽对峙时,我同样设计一个草图(如图4),这样学生对这些历史环境位置感记忆把握的非常准确。
在历史教学中,还有一些要突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的历史地图,我们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箭头线条来描绘一个手绘地图。比如在讲解到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罪恶的“三角贸易”时,为了理清几大洲之间的关系,我黑板上制作一张手绘图,(如图5)。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形势时,我设计的手绘草图是这样的(如图6),它们都能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学生也能学的更加牢靠。
三、手绘历史地图,更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在历史教学中有一些需要讲解历史事件的路线和过程的历史地图,具有动态性质的地图,比如战争路线,航海路线等,教师不妨可以一边在黑板上演示,一边带领学生描绘讲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它们的眼神和目光始终会朝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方向集中。本文前面开头讲的那位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红军长征行军路线的时候,学生一直保持抬头坐正的姿势,神情随着老师的移动而变化,甚至把我们在旁听课的老师也深深吸引了。这样的情形在我的课堂也经常出现。那次在我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忘情”的演示着战争的变化和过程,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直到下课铃声响的时候,他们才缓过神来,但黑板上已满是图画箭头标记“乱糟糟”的“信手涂鸦”了。
四、手绘历史地图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很多老师包括历史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有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这些学科有很多的实验项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我认为我们的历史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前我念大学的时候,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就曾经专门开设一门历史绘图课。前面我提到的许春在教授就是我们的导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们用水彩绘出很多的挂图,出色的地图就直接保存在系里,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系里几乎都不买挂图,新生同学就看前面学哥学姐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今天我在教历史课的时候,经常也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或现成地图来制作一些草图简图,有时还进行比赛,有好多学生制作的简图创意非常高,被我保留下来,用于以后的教学。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甚至整体布局和大局观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因为手工绘制地图需要空间想象,需要谋局,需要一定的创意。
此外,手绘历史地图还有一个重大的好处,那就是更方便,更快捷。有时由于备课时间紧张,未能及时做好课件或找到更好的资料,我们可以立即动手,立即解决。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手绘地图时也要注意两个误区,否则也会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一,手绘历史地图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替代一切,毕竟在多媒体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多媒体上的地图地图册上的地图展示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很详尽的,这一点不能否认,因此手绘地图和其他历史地图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支持的。第二,手绘历史地图的绘制可以变化,可以夸张,但决不能出现常识性,客观性的历史错误,否则这个地图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上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样课程标准也提倡“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因此,我们历史教师要“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手绘历史地图的巧妙使用就是一种勇敢的尝试,也许这样,历史学科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