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20世纪70年代,越南正处于南北分裂的局面,南越趁着和北越暂時停战的工夫,想趁机在南海抢占战略要地。从1973年8月开始,南越不断派军舰骚扰我们在西沙海域作业的渔民,抢占岛屿,企图全面占领西沙群岛。
事实上,当時的南越海军是有些实力的,美国从越南撤军之后,南越接手了美军留下来的10多艘先进战舰,反观中国负责西沙防御的南海舰队,装备却非常落后。正是中苏关系紧张的時期,解放军的防御重点集中在中国东北方,根本无暇顾及西沙的防御工作。越南就是认准了中国南海舰队实力不如自己,胆大妄为地开始了一步步蚕食西沙的计划。
西沙之战,一触即发!
時间:1974年1月16日
碧蓝的海浪拍打着洁白闪亮的沙滩,虽然已是冬季,广州的天气依然热得够呛。阳光下,一艘军舰停靠在码头。这是南海舰队的一艘扫雷舰,舷号389,正在进行大修。高射机枪还没有安装到位,主炮的炮管上才刚刚打上红色油漆,要等着油漆晾干,再刷上一层灰色油漆。
虽然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舰长肖德万却心急如焚。这几天西沙群岛局势紧张,就在前一天,南越驱逐舰侵入西沙群岛骚扰渔船,还炮击我甘泉岛上的国旗,挑衅意味十足。掰着指头数一数,咱们南海舰队里续航能力和抗风能力达到出海作战的军舰没几艘,虽说389号只是扫雷舰,航速慢、火力不足,根本不是用来打海战的,不过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恐怕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眼看着战事吃紧,可389号的大修尚未完工,怎么能让人不心焦!
几个小時之后,肖舰长的担心就变成了现实——晚上23時,389号接到命令,要求和另一艘扫雷舰396号组成编队,立即开往西沙群岛,为岛上民兵补充淡水和给养。在此之前,海军271、274号猎潜艇已经组成编队奔赴西沙。
军哨吹响,已经就寝的389号官兵迅速在前甲板集合。
肖舰长刚一宣布出发命令,甲板上就炸开了锅。
“舰长,咱们主炮还没检修完,油漆也没打呢!”
“是啊,测距仪没装,高射机枪也还在甲板上搁着,怎么出航!”
战舰不是自行车,随便修一修就能上路,战舰大修之后必须试航,让各个部件有个磨合的过程。可军令如山,现在哪顾得了这些,肖舰长一锤定音:“紧急任务,即刻出发,各战位做好出航准备。”
時间:1974年1月18日
连夜装了一船的大米和军用罐头,甚至连后甲板上都堆满了补给物资。战士们顾不得喘口气,一大早就和396号组成编队,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389号一边全速前进,一边继续刷油漆、安装高射机枪。至于测距仪,根本没来得及搬上船,这要万一遇到敌情只能通过雷达来估算距离和方位了。
晚上22時,396编队终于到达指定海域。这会儿天已经全黑,没有一丝月光和星光,海面上风浪不大,因为实行灯火管制,396和389号都没有开夜航灯。
突然,编队的前方,似乎有一丝微光在闪烁。
经过识别,那微光正是已经到达西沙的271、274号猎潜艇编队。而雷达显示,附近还有4艘南越巨舰——除了早已到达的4号和16号,南越当天又派了5号驱逐舰和10号护卫舰赶来支援。现在双方的军舰数量是4比4,事实上却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晚上23時,海上编队接到上级命令,授权坐镇271舰指挥的南海舰队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全权负责前线战斗,原则是不开第一枪,如果越舰开火,我方应坚决还击。可是,遇上这样一支比自己壮实得多的舰队,我军这仗该怎么打?
事实证明,胜利的天平并非倾向装备好的一方,而是倒向了更加智勇的一方。
時间:1974年1月19日
清晨6点35分,战斗警报拉响。我4艘军舰枪炮上膛,全速抵近南越军舰。敌舰向396号发出信号:这里是越南,你们立即离开。396号毫不含糊,立刻回答:这是中国,你们立即滚蛋!经过一夜的对峙,南越看到中方只有4艘小艇,并没有增援部队赶到,便放大了胆子。只见16号舰开足马力,冲着389号直线驶来。
“舰长,敌舰冲咱们来了,怎么办?”389号舵手紧紧握住船舵,等待肖舰长的下令。
“迎上去,绝不能示弱!”肖舰长一边说着,一边拔出手枪。战士们看到舰长拿出武器,也纷纷把武器端了起来,随時准备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看到389号不肯躲闪,南越16号反而退缩,在马上撞船時突然开倒车,可由于惯性还是和389舰撞上了。只听“嘎吱”一声巨响,16号舰吨位大,用右舷这么一撞,389号的左舷立刻被撞坏,通信中断,部分舰桥也受损严重。但我方仍然保持克制,没有开火,双方继续处于对峙之中。
時间:上午10時23分
10時21分,南越军舰接到了率先开火的命令,分成两群,展开战斗队形,全部炮口指向我编队。我方也迅速做出反应,由396编队对付敌10号、16号舰,271编队对付敌4号、5号舰。
10時23分,敌舰炮火光一闪,首先向我编队开炮。几乎与此同時,我军的炮手也打出了炮弹,西沙海战正式打响!
南越首先击中了389号中甲板,立刻造成人员伤亡。389号上大多都是新兵,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斗,看见亲密战友瞬间就倒在面前,这群新兵蛋子咬紧了牙关!他们和396一起,利用自身小巧灵活的优势,一同高速冲向敌人16号舰。因为南越军舰的大口径火炮发射速度慢,咱们的舰艇快速靠近之后,就使敌人的火炮形成死角,而咱们则趁机使用小口径火炮对着敌人一阵猛打。
见16号舰吃了亏,南越10号舰迅速前来支援,两艘敌舰一起向389号猛烈射击。389号多处中弹,舰上燃起熊熊大火,供电系统失灵,副机舱也被炮弹打穿,海水迅速涌入舰体。副机舱内的水兵郭玉东当時身负重伤,但他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身体堵住漏洞,直到牺牲。389号冒着弹雨,一边用最后的弹药还击,一边向南越10号冲去,从1000多米开外一口气冲到距离敌舰只有数十米之遥。
“把武器都拿出来,给我打!”肖舰长一声令下,389号的官兵抄起火箭筒、冲锋枪、手榴弹一顿猛攻,打得南越官兵缩在舱里不敢露头。南越10号舰长被击毙,弹药库也爆炸了,整艘舰几乎被打成废铁。16号舰想来救援,可它之前被396编队两舰夹击,通信、控制和供电系统已全部失灵,舰体严重倾斜,根本无法继续作战,只好丢下10号舰掉头逃离战场。
時间:上午11時32分
战场另一端,我军的271、274编队采取同样策略,冒着对方强大的火力冲向敌舰,并集中火力,朝着南越4号舰的主炮、火控及通信指挥系统一阵猛攻。敌舰上立刻浓烟滚滚,4号舰也退出战场。
我方军舰的指挥室视野狭小,不利于指挥。各舰指挥员都不顾危险,登上驾驶台指挥作战,而南越的指挥员都在装甲驾驶室里指挥。274号猎潜艇的驾驶台被击中,政委冯松柏和副舰长周锡通中弹牺牲。
这時,271上的总指挥魏鸣森发现389号舰上浓烟滚滚,船头已经向上翘起,眼看着就要沉没。他立刻向389号舰长肖德万发出命令,由396号护航撤出战斗,向距离最近的琛航岛驶去,终于成功抢滩登陆,这才使得389号没有沉没。
11時32分,决定胜负的時刻到来——我军281、282号两艘新型猎潜艇赶来支援。南越5号舰总指挥见我方援军已到,根本无心恋战,开足马力逃走。281、282号集中火力猛轰跑不了的南越10号舰,敌舰在炮火中缓缓沉入海底。
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海陆空三军抵达西沙,一举攻克了被南越海军占领的3座岛屿,彻底收复了西沙群岛。此次战役南越军舰被击沉、重伤、轻伤各1艘,士兵阵亡75人,被俘48人,中方舰艇重伤1艘,轻伤3艘,士兵阵亡18人,负伤67人。
西沙之战,是我国自甲午海战以来第一次面对外敌取得的胜利。西沙的全面收复,对我国国家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不会忘记这场轰轰烈烈的海战,更不会忘记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18位烈士,他们在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见证着中国海军将士的智勇精神。
事实上,当時的南越海军是有些实力的,美国从越南撤军之后,南越接手了美军留下来的10多艘先进战舰,反观中国负责西沙防御的南海舰队,装备却非常落后。正是中苏关系紧张的時期,解放军的防御重点集中在中国东北方,根本无暇顾及西沙的防御工作。越南就是认准了中国南海舰队实力不如自己,胆大妄为地开始了一步步蚕食西沙的计划。
西沙之战,一触即发!
時间:1974年1月16日
碧蓝的海浪拍打着洁白闪亮的沙滩,虽然已是冬季,广州的天气依然热得够呛。阳光下,一艘军舰停靠在码头。这是南海舰队的一艘扫雷舰,舷号389,正在进行大修。高射机枪还没有安装到位,主炮的炮管上才刚刚打上红色油漆,要等着油漆晾干,再刷上一层灰色油漆。
虽然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舰长肖德万却心急如焚。这几天西沙群岛局势紧张,就在前一天,南越驱逐舰侵入西沙群岛骚扰渔船,还炮击我甘泉岛上的国旗,挑衅意味十足。掰着指头数一数,咱们南海舰队里续航能力和抗风能力达到出海作战的军舰没几艘,虽说389号只是扫雷舰,航速慢、火力不足,根本不是用来打海战的,不过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恐怕也得硬着头皮上了。
眼看着战事吃紧,可389号的大修尚未完工,怎么能让人不心焦!
几个小時之后,肖舰长的担心就变成了现实——晚上23時,389号接到命令,要求和另一艘扫雷舰396号组成编队,立即开往西沙群岛,为岛上民兵补充淡水和给养。在此之前,海军271、274号猎潜艇已经组成编队奔赴西沙。
军哨吹响,已经就寝的389号官兵迅速在前甲板集合。
肖舰长刚一宣布出发命令,甲板上就炸开了锅。
“舰长,咱们主炮还没检修完,油漆也没打呢!”
“是啊,测距仪没装,高射机枪也还在甲板上搁着,怎么出航!”
战舰不是自行车,随便修一修就能上路,战舰大修之后必须试航,让各个部件有个磨合的过程。可军令如山,现在哪顾得了这些,肖舰长一锤定音:“紧急任务,即刻出发,各战位做好出航准备。”
時间:1974年1月18日
连夜装了一船的大米和军用罐头,甚至连后甲板上都堆满了补给物资。战士们顾不得喘口气,一大早就和396号组成编队,赶往西沙永乐群岛海域。389号一边全速前进,一边继续刷油漆、安装高射机枪。至于测距仪,根本没来得及搬上船,这要万一遇到敌情只能通过雷达来估算距离和方位了。
晚上22時,396编队终于到达指定海域。这会儿天已经全黑,没有一丝月光和星光,海面上风浪不大,因为实行灯火管制,396和389号都没有开夜航灯。
突然,编队的前方,似乎有一丝微光在闪烁。
经过识别,那微光正是已经到达西沙的271、274号猎潜艇编队。而雷达显示,附近还有4艘南越巨舰——除了早已到达的4号和16号,南越当天又派了5号驱逐舰和10号护卫舰赶来支援。现在双方的军舰数量是4比4,事实上却完全不在同一“级别”:

晚上23時,海上编队接到上级命令,授权坐镇271舰指挥的南海舰队榆林基地副司令员魏鸣森全权负责前线战斗,原则是不开第一枪,如果越舰开火,我方应坚决还击。可是,遇上这样一支比自己壮实得多的舰队,我军这仗该怎么打?
事实证明,胜利的天平并非倾向装备好的一方,而是倒向了更加智勇的一方。
時间:1974年1月19日
清晨6点35分,战斗警报拉响。我4艘军舰枪炮上膛,全速抵近南越军舰。敌舰向396号发出信号:这里是越南,你们立即离开。396号毫不含糊,立刻回答:这是中国,你们立即滚蛋!经过一夜的对峙,南越看到中方只有4艘小艇,并没有增援部队赶到,便放大了胆子。只见16号舰开足马力,冲着389号直线驶来。
“舰长,敌舰冲咱们来了,怎么办?”389号舵手紧紧握住船舵,等待肖舰长的下令。
“迎上去,绝不能示弱!”肖舰长一边说着,一边拔出手枪。战士们看到舰长拿出武器,也纷纷把武器端了起来,随時准备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看到389号不肯躲闪,南越16号反而退缩,在马上撞船時突然开倒车,可由于惯性还是和389舰撞上了。只听“嘎吱”一声巨响,16号舰吨位大,用右舷这么一撞,389号的左舷立刻被撞坏,通信中断,部分舰桥也受损严重。但我方仍然保持克制,没有开火,双方继续处于对峙之中。
時间:上午10時23分
10時21分,南越军舰接到了率先开火的命令,分成两群,展开战斗队形,全部炮口指向我编队。我方也迅速做出反应,由396编队对付敌10号、16号舰,271编队对付敌4号、5号舰。
10時23分,敌舰炮火光一闪,首先向我编队开炮。几乎与此同時,我军的炮手也打出了炮弹,西沙海战正式打响!
南越首先击中了389号中甲板,立刻造成人员伤亡。389号上大多都是新兵,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斗,看见亲密战友瞬间就倒在面前,这群新兵蛋子咬紧了牙关!他们和396一起,利用自身小巧灵活的优势,一同高速冲向敌人16号舰。因为南越军舰的大口径火炮发射速度慢,咱们的舰艇快速靠近之后,就使敌人的火炮形成死角,而咱们则趁机使用小口径火炮对着敌人一阵猛打。
见16号舰吃了亏,南越10号舰迅速前来支援,两艘敌舰一起向389号猛烈射击。389号多处中弹,舰上燃起熊熊大火,供电系统失灵,副机舱也被炮弹打穿,海水迅速涌入舰体。副机舱内的水兵郭玉东当時身负重伤,但他仍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身体堵住漏洞,直到牺牲。389号冒着弹雨,一边用最后的弹药还击,一边向南越10号冲去,从1000多米开外一口气冲到距离敌舰只有数十米之遥。
“把武器都拿出来,给我打!”肖舰长一声令下,389号的官兵抄起火箭筒、冲锋枪、手榴弹一顿猛攻,打得南越官兵缩在舱里不敢露头。南越10号舰长被击毙,弹药库也爆炸了,整艘舰几乎被打成废铁。16号舰想来救援,可它之前被396编队两舰夹击,通信、控制和供电系统已全部失灵,舰体严重倾斜,根本无法继续作战,只好丢下10号舰掉头逃离战场。
時间:上午11時32分
战场另一端,我军的271、274编队采取同样策略,冒着对方强大的火力冲向敌舰,并集中火力,朝着南越4号舰的主炮、火控及通信指挥系统一阵猛攻。敌舰上立刻浓烟滚滚,4号舰也退出战场。
我方军舰的指挥室视野狭小,不利于指挥。各舰指挥员都不顾危险,登上驾驶台指挥作战,而南越的指挥员都在装甲驾驶室里指挥。274号猎潜艇的驾驶台被击中,政委冯松柏和副舰长周锡通中弹牺牲。
这時,271上的总指挥魏鸣森发现389号舰上浓烟滚滚,船头已经向上翘起,眼看着就要沉没。他立刻向389号舰长肖德万发出命令,由396号护航撤出战斗,向距离最近的琛航岛驶去,终于成功抢滩登陆,这才使得389号没有沉没。
11時32分,决定胜负的時刻到来——我军281、282号两艘新型猎潜艇赶来支援。南越5号舰总指挥见我方援军已到,根本无心恋战,开足马力逃走。281、282号集中火力猛轰跑不了的南越10号舰,敌舰在炮火中缓缓沉入海底。
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海陆空三军抵达西沙,一举攻克了被南越海军占领的3座岛屿,彻底收复了西沙群岛。此次战役南越军舰被击沉、重伤、轻伤各1艘,士兵阵亡75人,被俘48人,中方舰艇重伤1艘,轻伤3艘,士兵阵亡18人,负伤67人。
西沙之战,是我国自甲午海战以来第一次面对外敌取得的胜利。西沙的全面收复,对我国国家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不会忘记这场轰轰烈烈的海战,更不会忘记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18位烈士,他们在战后被安葬在琛航岛的最高处,见证着中国海军将士的智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