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会价值观下的应急建筑

来源 :中国美术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汶川地震使人们对自然灾难的关注与解读似乎到达了最高点,抗震救灾成为了全社会可以产生共鸣的一个话题。中国美术馆携手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文化部艺术司,于2009年5月12日共同策划举办了“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展览从应急的时间和建筑的使用时间来划分参观流线,将展示分为两步:一是在灾难发生时及发生后的1—2天内所需的应急建筑;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加快了步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勘察设计行业"放管服"改革也加快了推进的力度。
近些年,BIM热潮席卷我国建筑行业,但大潮之中泥沙俱下,BIM在中国"水土不服"的说法也喧嚣尘上。这是为什么呢?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正处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发展的时期,很多行业追
四海一品为四海一家的姊妹饮食品牌,一品也是在广州番禺,一个临江边的位置。原来的建筑用途是一个巨大的仓库。改造后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共设1200个餐位,包含大型宴会、餐饮空
了解《俄勒冈实验》(The Oregon Experiment)这本书和我当时正在参与设计的一个修改了多轮的规划项目密切相关,那是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新校区的校园规划项目。正在这个项目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