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密码起源的一个新假说

来源 :自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双链核酸分子(dsRNA或dsDNA)与氨基酸共同作用导致遗传密码起源的新假说.认为两条核酸链的存在是遗传密码起源所必需的,它们同时以三联体的形式发挥作用,其中,一条链上的三联体为互作密码子,负责与氨基酸直接作用建立特异对应关系;另一条链上的三联体为密码子,负责存储这种特异关系信息.该假说克服了氨基酸-反密码子互作假说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其他文献
基于修饰在纳米金颗粒上寡核苷酸探针与目的多核苷酸序列的互补,纳米金颗粒被可逆组装成超分子结构,这种由纳米金/寡核苷酸探针/目的多核苷酸片段组成的复合物点滴至固相支持
布伦纳发现了一种仅由1000个左右细胞组成的、透明的美丽新杆状线虫(C.elegans),将其作为实验模型,实现了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研究之突破;萨尔斯顿找到了该线虫体内与控制程序性细胞
评述了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科学生涯和他的"无边界宇宙"思想.
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物适应进化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原理,应用生物适应进化理论剖析了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认为,时间的本质是对象间特定相互作用之序,序意味着单一方向性;这种序的单一方向性只与物质系统的单纯性(即全为物质或全为反物质)有关;空间的本质是在序(时间)规定性前
介绍了下一代IP骨干网络技术MPLS的起源、工作方式和主要应用.MPLS不仅加快了数据转发的速度,而且可以应用于业务量工程使网络资源的使用更加有效.同时在服务质量的保障、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