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国家高校的教学质量在逐渐的提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注重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有利于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关 键 词]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2-0050-02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政治优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工作理念的优良作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宗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本概况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具体而言就是人文关怀主要是真诚的关心人性的尊严、自我价值和人格,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保证群众能够有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感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重视人文关怀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改善学生的思想状况,肯定学生的人性,是尊重高校学生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的重要表现,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目标。经过对高校大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较好的改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
心理疏导是指依照人民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发展历程,不断的疏导人们的心理障碍。具体而言,就是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心理疏导方式,采用专业的心理学的理论和手段,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解除心理存在的困惑和疑问,从而有效的保证人性心理的平衡与和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提高整体的时效性和教学水平,就应当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力度,改善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
在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将教育工作人员当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一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本上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少考虑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心理发展历程。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给高校学生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较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程度相对较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在人文关怀方面程度相对较差。高校教学工作者没有较好的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充分的重视学生发展需要,在学生活动能力提高以及潜力提升方面关注较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过于重视教学课程和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情况关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者给予的人文关怀程度相对较少,不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进而不能够有效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的发展现状。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心理疏导的作用
若想实现相关的政治教育工作目的和任务,就必须不断的改进教育工作方法。所以应当采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够具有较强的效果,与之相反的则会被社会所摒弃。近些年来高校虽然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心理疏导课程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方面,力度较差。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变教育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综合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完善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较好地处理教育工作者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位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学生和教师双主体的关系中,应视学生居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者,更应体现教师是服务者的角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以及成才。
(二)注意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将其整合于教育工作中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将其贯彻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必须将学生的人性放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师生之间应奉行平等、自由、民主的原则,将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结合从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出发,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所想结合起来。然后,要较好的理解学生性格的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工作者也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三)重视心理疏导,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继承优秀的传统方法,同时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不断变化发展。从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实际出发,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疏导是在教育工作对象性格基础之上建立,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依照学生的性格进行心理疏导。教学者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心理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训练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相关的性格,调整学生的心态,使其成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结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应当不断加强相关措施的实施力度,应当重点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八大报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论述,充分展示了目前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国家的高校教学质量在逐渐提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但是在思想政治水平方面还有待提升。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有利于加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重点采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方式,以此来整体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工作理念能够较好的改善当前高校的整体教学情况,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方敏.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2):73-77.
[2]孙杰,贾仕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7-68.
[关 键 词]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2-0050-02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政治优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工作理念的优良作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必须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宗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基本概况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具体而言就是人文关怀主要是真诚的关心人性的尊严、自我价值和人格,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保证群众能够有自我追求和自我价值感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重视人文关怀的作用,能够较好的改善学生的思想状况,肯定学生的人性,是尊重高校学生内在需求和外在需要的重要表现,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目标。经过对高校大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较好的改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升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
心理疏导是指依照人民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发展历程,不断的疏导人们的心理障碍。具体而言,就是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心理疏导方式,采用专业的心理学的理论和手段,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解除心理存在的困惑和疑问,从而有效的保证人性心理的平衡与和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提高整体的时效性和教学水平,就应当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力度,改善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
在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将教育工作人员当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这样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一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本上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安排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少考虑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心理发展历程。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给高校学生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较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程度相对较少,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在人文关怀方面程度相对较差。高校教学工作者没有较好的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充分的重视学生发展需要,在学生活动能力提高以及潜力提升方面关注较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过于重视教学课程和教学理念,忽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情况关注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工作者给予的人文关怀程度相对较少,不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进而不能够有效改善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的发展现状。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心理疏导的作用
若想实现相关的政治教育工作目的和任务,就必须不断的改进教育工作方法。所以应当采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够具有较强的效果,与之相反的则会被社会所摒弃。近些年来高校虽然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心理疏导课程和相关活动的开展方面,力度较差。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一)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理念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改变教育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综合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模式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完善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较好地处理教育工作者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置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位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学生和教师双主体的关系中,应视学生居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仅仅是教育和管理者,更应体现教师是服务者的角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成长以及成才。
(二)注意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将其整合于教育工作中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将其贯彻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首先,必须将学生的人性放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师生之间应奉行平等、自由、民主的原则,将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结合从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出发,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学生所想结合起来。然后,要较好的理解学生性格的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工作者也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目标。
(三)重视心理疏导,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继承优秀的传统方法,同时也要不断的改革创新。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不断变化发展。从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理的实际出发,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疏导是在教育工作对象性格基础之上建立,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依照学生的性格进行心理疏导。教学者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心理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训练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相关的性格,调整学生的心态,使其成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结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应当不断加强相关措施的实施力度,应当重点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八大报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论述,充分展示了目前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国家的高校教学质量在逐渐提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但是在思想政治水平方面还有待提升。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有利于加强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重点采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方式,以此来整体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工作理念能够较好的改善当前高校的整体教学情况,这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方敏.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2):73-77.
[2]孙杰,贾仕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