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术是有术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生顺其自然
  我年过七十时,不少人看到我没有老态,或者把我实际年龄少看了一大截,便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其中有熟人,也有在旅途中萍水相逢的,我如实回答:平常生活、平常心态而已。
  有位老同事说我是“三不主义”:一不锻炼,二不戒烟,三不戒酒。关于锻炼,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之类的健身运动,我承认有益身心,可以延年益寿。有位作家朋友说,过去因为政治运动,丧失宝贵时间太多,做健身运动需要付出时间,宁可少活些岁数也得写作。这位作家的观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吃完早点就伏案写作,到用午餐时停笔。下午读书报,散步约一小时。至于烟酒,是青年时期养成的习惯,老来身体尚能适应,所以没有戒掉的打算。我三餐随意,爱吃肥肉,可是身体消瘦,怎么也不长肉。每年照例做体检,一路绿灯,顺利过关。我常想,这可能与先辈遗传有关。我的结论是,身体素质因人而异,所谓“三不主义”不足为训,最要紧的是保持良好心态,顺其自然,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求生意志坚定
  我自少而壮而老,前半生吃过不少苦头。南京沦陷之日,鬼子进城我出城,渡江逃生,一次又一次在千钧一发关头,躲过鬼子机枪扫射。上世纪40年代初当战地记者,在鬼子扫射炮轰下竟毫发未伤。人家说我命大,我说还得有健壮的体魄才能支撑下来。
  建国后,我在北京度过整整八年记者生活,接着当上“右派”分子,升级被劳改。三年全国饥荒,繁重的劳动中,我下肢浮肿,吃不饱。后来在北大荒19年,不自觉地白了头。黑土地有粮仓的美誉,但对劳改犯先是减口粮,然后一度只给柞树叶粉碎的面做窝头吃,造成大便困难,得上医务所用肥皂水灌肠。我体重急剧下降,变成皮包骨,只有80斤。在我身边,每天都有人悄然死去。还有身体健壮的人大概因热能供应不足,先瘫痪后一瞑而逝。面对死亡,我在心灵上建立起一道防线,这就是保持强烈的求生意志,默读唐诗宋词自娱。挨过三年饥荒岁月,体力得到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风化雨,我得到平反,回到上海原单位重操文字旧业。当时我已年过六十,返聘长约十年。
  得病處变不惊
  1980年,我脖子上长了个肿瘤,到医院检查,有位医生不怕把我吓倒,说这是甲状腺癌,叫我马上住院。当时我任《文汇月刊》副主编,主编因心脏病也在住院。书记叫《笔会》主编兼任月刊主编,这位主编感到压力太大没有答应。可是月刊每天收到的信稿不断,编辑部看到我处变不惊,就把文稿送给我处理,还称赞我勇于任事。其实我不是糊涂胆大,而是好几次九死一生走过来,活到六十多岁,死了也算长寿,值得。后来做手术,从脖子里取出鸡蛋大的瘤子,经过切片化验,原来是良性的,医护人员当场向我道贺,我仅休息了几天就回到编辑部。
  清明节回安徽故乡给先父母扫墓,人家听说我已86岁,都说不像。可是我有自知之明,记忆力衰退,走路节拍放慢,不再“如飞”,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我承认严峻的自然规律,但没有改变生活习惯的打算。初步设想,要是能活到90岁,就压缩写读时间,做些健身运动。人的一生,长短有命,难以预言,只能走着瞧了。
其他文献
湖南省株洲市的甘德珍老人,现已103岁高龄,虽满头白发,但修剪得很精神,面色红润,皱纹也不多,看上去不过八十岁左右。  “我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老人自豪地说。一旁的儿媳妇陈安定却笑说她是在“吹牛”。陈安定告诉我,婆婆唯一一次入院记录是在前年,因为得了白内障。对于小病小痛,她一贯都是不看医生也不打针吃药,慢慢自然痊愈。  这么好的身体难道是吃了什么补品?陈安定笑著把“补品”端出来,竟然是一碗刚切好
健康始于不停步  我的锻炼谈不上方法,只是多年养成走路习惯,一天不走吃不好睡不好,就连如厕都感觉困难,久而久之也就算作锻炼了。至于时间,只是相对固定,夏天是早晨七点左右出门,冬天是下午两三点下楼,有时走一个小时,有时走半个小时,从来都不跟自己较劲。回来顺路去超市购物,锻炼采购两不误。没有特殊情况,几乎天天如此。如果这也能算养生,这就是我的养生之法。  我走路习惯的养成,跟生活经历有关。1957年被
提起养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自然也不例外。  我是个“茶桶”,茶水从早喝到晚,但我的书房里只有水杯,没有饮水机,这是我的故意安排。我的书房在房间的这一端,饮水机放在那一端,好比南极北极。杯中水少了,就不得不踱过长廊到另一端打水,然后再走回来。这样一来,既休息了双眼,又活动了腿脚。  我是个书痴。起床后,午饭前,都会坐于书房读书,雷打不动,于油墨间品味人生。读到好诗、好文章,放声朗诵,既愉
北京調查抗癌明星,有一千多人,医生当时说只能活半年,最多一年,没想到有些病人却活了14年。医生说,不可能的,怎么会呢?最后弄清楚了,没有一个病人说,大夫,我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你开的药好;也没有一个人说,我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你开刀开得好。  所有病人得出两条经验:第一条,我能成为抗癌明星,是因为我心态好,我不怕,我有信心。我相信我的病能好,我一点也不恐惧。第二条,我的家庭特别和谐,老伴对我特别好
市面上的健身器材五花八门,但买回家后往往就搁置一旁,既浪费钱又占地。而我,健身只要一条毛巾就能轻松搞定。  日本知名美容护理专家和田清香发明了“干毛巾锻炼法”,用干毛巾来揉搓皮肤。这套锻炼法简便易行。准备一块一米见方的软毛巾,用其揉搓身体即可,力度自行掌握,以表皮泛红、不疼为宜。中老年人由于皮肤耐刺激度较弱,也可以隔着薄衫揉搓,效果一样。  胸口。由接近心脏的胸口部位开始,沿锁骨由内而外向左右两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跑不如走。运动有益长寿,但要量力而行。有些老人喜欢在晨练时快跑,这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跑步时身体耗氧量会增加,易导致呼吸短促、身体缺氧,而大多数老人本身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对老人来说,运动的最佳选择是散步,同时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适可而止。体质好的老人可以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热身和整理运动。  听不如唱。经常放声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
腌菜的一大麻烦就是含盐量太高,从3%直到8%,甚至更高。从前的腌菜为了保证不会腐坏,都是尽情地加盐,含盐量甚至能达到15%,咸得比盐差不了多少。  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吃腌菜不妨碍控盐,也不妨碍维生素摄取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它替代盐来做菜。  腌菜虽然维生素C含量很低,但是其中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营养上也并非一无可取。反正做菜也要放盐,如果用腌菜来替代盐,在严格控制咸度的情况下,还能比直接
多余的关照  有一种常见错误思维是:身体不适,就等于病了,就要消灭这种不适。  其实,身体不适,未必就是健康在恶化,也有可能是身体在康复。  比如,当我们的伤口接近愈合时,常常会发痒。当伤口接近愈合时,新的神经末梢长进结缔组织后,局部知觉也逐渐恢复,对外界刺激渐趋敏感,所以这时伤口容易发痒。等到伤口完全长好后,新的神经末梢习惯了周围环境,也就不再觉得痒了。这种痒的感觉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