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学生态课堂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oyu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张家港市,近年来着力于全区域内生态课堂的研究与打造,用生态的观点来理解课堂、构建课堂、改造课堂,对课堂生态系统朝着最优化方向发展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几年来,这种区域性的教改实践向纵深不断推进,取得了实效,在全市掀起了教学研究的热潮。
  关键词:数学;生态课堂;六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30-03
  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提出了“课堂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外有关教育生态的研究层出不穷,作为学校教育核心阵地的课堂教学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和本区域的“生态课堂”是指生命个体(学生、教师)在由教师、学生和环境等生态元素有机整合与协调运动而生成的生态场中主动发展、健康成长的时空场所。课堂除了用来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活动外,还要关注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自然与人文的背景、环境和资源,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形态的呈现、展开和变化,努力提升课堂品质,让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此,本文将介绍打造数学生态课堂的六个基本原则。
  一、生本性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态课堂主张以学生为本,在课堂的生态场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主动学习,能动思考,让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得到提升。生态课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一切状态,包括他们发表的见解、心中的困惑乃至错误的回答中有价值的成分等等。
  如学生会在学习了基本不等式■≤■(a≥0,b≥0)后,对于老师特别强调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即必须两个量都是非负数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要把函数式放缩到常数、取等号会有疑问,会有嘀咕。老师大多也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认知实际,没有真正让学生参与研究,学生只是识记,仅知其然地套用结论而已。
  生态课堂主张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讲堂”,更是学生的“学堂”,教育者应把更多的思考、提问、表达和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可以结合几何模型与学生一起探究清楚明白,使知识的建立有实际支撑。
  二、生命性原则
  数学生态课堂强调知识的获得与精神的建构同样重要,不希望学生习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但却丧失了灵气、悟性。生态课堂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体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努力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一种态度,建构一定的价值观,过一种身心愉快的学习生活。
  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与数学史及数学文化的融合,使学生看到数学概念的发展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人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形成和建立的,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理性精神,感受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这样评述课堂的生命性:“给知识注入灵魂的过程,使知识活起来,成为具有生命状态的知识,具有活力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具有个性化、情感化、智慧化的知识养育、心灵滋润,让师生生命变得丰富、厚重。”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呈现生命态,是发展生成的,具有创生性。”
  三、生活性原则
  生态课堂主张教学与生活、社会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照学生已有的经验,将丰富的生活世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情境中求知和体验,让课堂里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探究的快乐。
  如■>■,(m>0),可以证明的方法很多,但是最简洁的一种模型却是来自生活的,可以称它为糖水模型,将m看成要加的糖,加了糖以后比原来的更甜,这样学生不仅容易明白,而且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更易理解掌握更牢,当然学好数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这种符号化的代数实物模型可以扩充到其他情况如f(x)=■,(a  四、生成性原则
  生态课堂重视对教学的预设,更重视课堂上的生成,预设只是准备和预见,生成才是课堂真实的呈现。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交流和展示,让每个生命体得到真正的尊重、关注与发展。数学生态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预设的。
  学生的疑问、质疑甚至是错误的回答、解法,都为课堂带来了新的东西和更多的可能性,允许质疑,允许为其错误辩解,都可能催生出新的教与学的资源,生出创新火花。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知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位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就提出了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成”的概念。数学生态课堂的营建就是将人生来具有的各种能力如观察、感觉、思维、语言等激发出来。人的天性中潜藏着渴求发展的特性,即自动性,使自动性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使人的自动性得到充分体现。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的智慧,是让学生在有深度思考后的一种成果显现,这种心理体验的获得对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生动性原则
  教师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借助教育技术和教育媒体手段,都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来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度。比如对于初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于“-a”的认识会有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因为他们习惯看到负号,就以为它必是一个负数了。这在刚刚进入代数学习、身份刚转为初中生的学生身上是常见的,他们看问题缺乏整体性,只是考虑负号,没有考虑到自身的正负性或是零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说“小样,别以为带了负号我就看不明白你了”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作出分类分析和比较,慢慢形成从整体来看问题的思维趋向,真正看到这里蕴涵着的三种情况。再如在学习“负负得正”时,有学生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他借用“开关原理”来说明,开关两次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能很好地帮助大家理解。
  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可多借用教育技术的帮助,比较生动、直观地演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架构有极大的帮助。比如运用动态几何软件《几何画板》,将指数函数y=ax与其反函数交点的情况动态操作,使学生看到两个交点和变化到三个交点的动态结果。更广义地,可以进行数学实验,使数学的结论可以通过实验获得或分析得到。比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运用先进的动态软件Fathom,相当于给了学生一双发现的慧眼,学习将更加有效。
  六、生长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有收获,能获得较好的生长。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它的知识、思想相互渗透性并不强或没那么直接,可能出现“懂而不会”或“会而不懂”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会解答问题了,就认为他已经掌握或把握了相关知识和思想。数学生态教学能使学生带着一份渴求、灵动的心情去探索求知,并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反思、验证、升华、补充、完善。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浸润,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构建一层知识,形成一种品格、一种智慧,这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让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能够自然增长,让学生的能力像“树”一样自然向上生长。比如尝试用多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使学生在开阔视野、激发兴趣的同时巧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使探求精神得到不断加强。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更加有效,更加高效而持久,使学习的层次更多地从记忆上升到理解和探究上,真正使学生过上一种愉快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大龙,朱治国.生态课堂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但是它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旨在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情感的体验﹑感悟、产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  关键词:对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高校党建是发展党员的重要阵地,但在以往,这两者往往相互脱节。如何使这两者之间协调促进,为高校人才培养发出尽可能大的作用,是笔者长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是党建的基础、党建是思想政治的促进,新时期新情况给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如何促进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使二者协调促进、比翼齐飞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党建;促进  中
摘要:优质实用的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资源应该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新课改精神的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优势,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帮助教师进行优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枯燥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
摘要:小学语文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石。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不但影响到本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会影响到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本文尝试提出以下适合目前小学教学工作的理念:首先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其次加强课堂活动的创新性,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最后创新作业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脚踏实地;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摘要:中缅跨国婚姻模式主要体现为资源交换婚姻、互补婚姻、欺诈婚姻三种模式,从其婚姻动机、交往途径、婚姻现状看,都具有交换性质,基本模式为“交换婚姻”。这种“交换”关系并非感情与感情的交换,更多掺杂的是物的因素。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跨国婚姻;缅甸妇女;婚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个高校都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所以训练的内容也各有特色。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在建设工程训练中心时,结合自身的特色,以“三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工程训练的基础项目设置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工程训练;项目;设置;三种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堪忧,尤其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把关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保证。针对提高研究生创新性,保证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本文详细讨论我院如何在加强多环节质量控制以及人才与制度管理方面,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期对培养创新型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献计献策。  关键词: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
摘要:将辩论引入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课堂,是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和职业技能的重要举措。“辩论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在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法律专业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辩论式教学法的意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对法律基础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课堂气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与塑造,应该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以此为话题,论述了高中生物课堂气氛调节与塑造的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物课堂;课堂气氛调节;情境教学;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者王殿玉,一把丝弦伴其身,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解放前就被称为“丝弦圣手、音乐大王”,创制雷琴,开创新的表演曲种——雷琴拉戏,成名后赈济民眾、捐助教育、施教有道、桃李争芳,是我国近代一位品行高洁、技艺绝伦的民族音乐大家。  一、殚心丝竹 终成奇才  王殿玉(1899—1964)出生在文化底蕴深厚,崇文尚武被誉为戏曲之乡的山东郓城。幼年和童年时运不济、命运多舛,6岁双目失明,其后父母又先后亡故,“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