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对成矿的控制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o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驱龙斑岩铜矿是冈底斯成矿带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超大型矿床,形成于中新世.原生流体包裹体有5种类型,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240~650℃之间,盐度变化于0.18%~52.04%之间,明显分为高盐度高密度、低盐度低密度2类.可见含子矿物、液相、气相等包裹体共存现象,且均一温度相近,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过程;氢氧同位素及单矿物微量稀土元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岩浆体系,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天然热卤水有关的混合水,且天然热卤水占优势,属NaCl(F)-KCl(F)-C2H6-H
其他文献
为了便于陶瓷釉料与坯体热膨胀系数测试结果的比较与应用,笔者介绍了陶瓷釉料与坯体热膨胀系数适宜的测试取值温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