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白先勇感伤的作品语言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熏陶下,白先勇以小说家敏锐深刻的悲剧意识,专注于触摸个体生命内在的苦痛,形成他作品语言的无常感。中西历史文化的激烈冲撞和作者对母体文化的依恋,使其转而关注历史、民族、文化的更广泛深刻的时代苦痛,使人物个体的命运负载了民族历史的沉思.白先勇用充满悲剧感的对比语言表达出作者处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矛盾,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命运走向的深深关注。
  关键词 悲剧感 沧桑感 无常感 悲剧意识 传统历史文化 中西方文化冲突
  
  在二十世纪世界华文文学史上,白先勇无疑是最具有悲剧情怀的作家了。他用充满悲剧感的独特语言勾勒出人类内心深处的痛楚、荒谬、虚无,刻画了民族裂变的梦魇与文化衰亡的哀伤,道出了现代中国人于时代巨变中的大寂寞与大失落。本文着重从中西方文化对白先勇的影响入手,分析其作品中充满感伤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具有悲剧意识传统的国度,隔着几千年浩淼的历史尘烟,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曾临风洒泪,望月嗟叹,发出过对历史兴亡的伤怀追悼。
  白先勇从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咀嚼和回味中,早已得出了中国传统文学一向具有“深厚的历史感”的结论。而中国社会的悠久历史充满着乱离、悲凄与创伤,中国的文人们从这种历史的演进中强烈感受到的,正是一种沧桑感,一种无常感。中国古代哲人庄子早在二千年前就睿智地指出“人之大患,患在有身”,而西方存在主义则把畏惧、焦虑和面临死亡视为人的存在的基本感觉和特征。人是不由自主被抛掷到世间,又不由自主地被带离人世。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苦痛,根本就是人的生存困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人的悲剧性人生形态和命运结局,实际上已经“先验地”存在于人“存在”这一事实之中了。任何的反抗和挣扎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结局——失败,彻底的失败。在这些不可抗拒的外力面前,人的生存形态如同一朵荒原里的野花,一任风雨的摧残而无从逃避,这正是“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
  同时,白先勇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潮产生了理解、认同和接受。白先勇的作品语言,多充满了种种苦厄透出的悲凉无常感,如《香港一九六零》中过去曾是师长夫人的余丽卿有这样一段独白:“……我可没有为明天打算,我没有将来,我甚至没有去想下一分钟。明天——太远了,我累得很,我想不了那么些……我只有眼前这一刻,我只有这一刻,这一刻……我也没有过去,我只晓得目前。懂吗?目前。师长夫人——她已经死了。”事过境迁,物事人非,往日的富贵繁华已成过眼烟云。无常感在白先勇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生无常,因此,一切皆苦。人每每在人生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助和渺小。另外,他的写作语言还隐含着一定的宿命思想,白先勇似乎相信,人之“孽”主要是祖先遗传而来,出生就注定,根本无法摆脱。作者有意将他的冤孽观,引申而影射到那个动荡的社会,分裂的国家,式微的文化。如果人的全部理性都无法控制与生俱来的冤孽,那么,同样,一切人为之努力,皆无法左右命中注定的文化盛衰、国家兴亡、社会宁乱。
  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使白先勇的作品语言又呈现出别样的感伤特征。在《芝加哥之死》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起初,吴汉魂听到窗外喧哗,总不免要分神,抬头看看,尘垢满布的玻璃窗上,时常人影憧憧。后来吴汉魂每逢看书,就抱着头,用手把耳朵塞住。听不见声音,他就觉得他那间地下室,与世隔绝了一般。冬天好得多。大雪来临,人行道上积雪厚达一两尺,把他的窗户,完全封盖起来。多在大雪下面,吴汉魂象爱斯基摩人似的,很有安全感。”闹与静的语言描写,把这个在异国他乡寒窗苦读的中国人的文化寂寞展现了出来。白先勇的留学生系列作品中有很多有关天气的语言,以外热来衬内冷。他写到芝加哥时,说“六月的芝加哥,在黄昏时,像块刚从烤架上叉下来的牛排,酱汁滴沥,颜色黄爽,洋溢着熟透熟透的肉香”。而吴汉魂的冷又是这般表达:“一股阴森的冷气,从他的发根沁了进去,吴汉魂打了一个寒噤。”白先勇所选用的对比性语言,还带着愁闷的味道甚至让人无法摆脱的绝望。他用了很多个“死”字,隐含着在母体文化和异体文化夹缝中挣扎的人们的心态。《安乐乡的一日》里,在寥寥几行描写安乐乡景色的一段,作者用了三个“死”字:“死角”、“死水”、“死寂”,象征女主角内心的沉滞和隔世感。《芝加哥之死》中这个“死”字用得更淋漓尽致:“芝加哥,芝加哥是个埃及的古墓,把几百万活人与死人都关闭在内,一同消蚀,一同腐烂。……吴汉魂,中国人,三十二岁,文学博士,一九六零年六月一日芝加哥大学毕业,一九六零年六月二日凌晨死于芝加哥,密歇根湖。”这些语言描写中,渗透着白先勇对有关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加入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生存窘境的焦虑和未来命运走向的担心。
  在国外生活的白先勇深切地感受到西方文化迫压着自己以及像他一样的留学生放弃或改变业已熔铸在内心的母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向着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困境。文化与语言水乳交融,文化是作品语言存在的沃土。白先勇把文化的痛楚变成感伤的文字,描述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对海外游子的巨大冲击,唤醒人类常常处于休眠状态之中的恻隐之心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命运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白先勇.蓦然回首[A].白先勇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2]林幸谦.生命的反思[C].台北:麦因出版社,1994.
  [3]刘俊.在文化的尴尬中展示情感和生命的放逐[A].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4]欧阳子.序一[A].白先勇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5]王晋民.将传统融入现代的白先勇[A].白先勇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才能让地理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地理教学 成长 反思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  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是否关注创新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则成为摆在政府和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生应该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和培养自主创业能力,积极主动实现自主创业。  关键词高职生 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 创业准备    一、自主创业是时代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  (一)当今社会需要大学生自主创业。  目前,中国城镇有近1亿失业及潜在失业人口,农村还有1亿以上过剩劳动力。随着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了“问题研究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问题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本文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教育 问题研究教学法 成果表述    一、思想政治学科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人类所创造的知识
期刊
摘 要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许多女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在学习较高难度动作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对于动作简单易学,只需要付出一点体力的体育技能,女生怕脏、怕累、怕出汗,甚至编造理由,借故请假,避开体育课。所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养成“终生体育”的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 女生 体育教学 转变观念    从目前的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意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提高其英语使用能力及其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英语思维 语境 认识论 英语教学    一、引言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词汇,不是语法,不是句型结构,而是英语的思维习惯。因为以应试教育见长的中国学生,在记忆和逻辑方面是很有优势的,这点在中国学生的GRE成绩能够拿到高分甚至满分,令美国
期刊
1,2-二醇和乙酸苯酯都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但工业生产1,2-二醇和乙酸苯酯的过程中面临使用无机酸而导致设备腐蚀、分离能耗大、产率低等诸多问题。相反,固体酸催化剂因具有可以循环利用、后续处理简单、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表明,掺杂了Fe离子的Fe-PKU-1八面体分子筛可作为一类新型的固体酸催化剂,Fe-PKU-1中的过渡金属Fe属于缺电子金属,可作为L酸位点与PKU-1中的B酸(B-OH)酸性位点对酸催化反应起到协同催化的作用。由于环氧化物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都是比较简单的体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改革的逐步推进,“健康第一”已经逐渐成为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强化的情形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策略,大胆创新,在体育学习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养成终生体育习惯,大力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体育 教学策略 转变观念 明确目的     《高中体育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增强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每个教师准确理解课程理念,把握新教材的脉搏。本文就如何创设自主学习之情境,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谈几点粗浅之看法,作为对实施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教学之摸索和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创新 新课程理念 探究    一、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教师较多的注重“尖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从情感态度的内涵、情感态度与英语教学的关系,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意义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情感态度与英语教学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达到以情感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情感态度 中学英语教学 意义    一、情感态度的内涵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
期刊
摘要当下语文教育越来越理科化、工业化和机械化,呼唤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语文。语文教育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商,还应该加强语文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    “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依我的理解,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种庄稼,而不是做产品;语文课堂是庄稼地,而不是流水线;语文教师是农夫而非工人;语文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师生间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与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