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的多模态显像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a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肿瘤的临床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甚至预后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模态影像技术(如PET/CT和PET/MR)近年来发展的非常迅速。18F-FDG PET/CT已广泛用于亲和18F-FDG的恶性淋巴瘤的初始分期以及疗效评估,治疗期间使用18F-FDG PET/CT评估治疗反应的价值尚不确定,初步的研究认为PET/MR应用于淋巴瘤的分期是可行的。笔者就多模态显像PET/CT、PET/MR在淋巴瘤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川崎病合并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川崎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2例患儿中1例10岁男童因胸疼就诊,否认既往川崎病病史,心电图示ST-T压低,心脏彩超发现双侧冠状动脉扩张,给予阿司匹林抗凝、硝酸甘油扩血管后出现心跳骤停,情况稳定后行造影检查及搭
目的研究分析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大肠息肉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开腹切除手术,研究组采用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息肉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3.67±1.25)d,短于对照组的(6.28±1.57)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结合低频超声离子导入技术治疗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毕节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肺炎喘嗽患儿5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收治的肺炎喘嗽患儿5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住院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四君子汤加减结合低频超声离子导入技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咳嗽、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131)与对照组(n=131)。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在治疗前1 d和治疗后1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同型半胱氨酸(Hc
目的探讨缩宫素在无痛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分娩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缩宫素促进分娩,两组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管理,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镇痛和产后出血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产程: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目的探讨CT平扫在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清石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268例通过CT检查诊断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并进行ESWL术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结石CT值、结石最大横截面积、结石中心至体表距离与ESWL术后1个月排石效果等临床资料,分析CT平扫对预测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术成功率的指导意义。结果根据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4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开封市中心医院体检的5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RP及PCT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CRP及PCT水平,并评估CRP与PCT单独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RP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
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潞安集团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6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57.6%,治疗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显效率为36.4%,治疗总有效率为81.8%,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及总糖酵解量(TLG)在预测高风险和低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意义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7年1月术前行PET/CT全身检查的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变的侵袭程度及临床病理特点,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21例)和低风险组(23例)。应用美国GE PET/CT AW
目的通过与CT衰减校正方法的比较,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作为脑部PET衰减校正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10名先后接受PET/CT和PET/MR脑部检查的受检者,基于MRI-UTE和CT方法对PET/MR采集的PET数据进行衰减校正,获得PETUTE与PETCT图像。基于阈值分割法对UET、CT衰减校正图(μ map)行体素分割,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在颅脑骨、脑实质及空气的差异;并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