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不断更新和增加之中,固步自封的等待知识的传递已成为一种被动求知的消极方式。高中教育作为人终生教育的奠基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涉及的音乐学习,对于个体的美育有重要意义,正如前文所说被动等待信息知识的传递已然是一种落后方式,故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音乐学习方式的现状,试分析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学习方式
  引言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论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方面,它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所及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里论述的是整个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细化落实到高中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先对课改之前高中音乐课程的实施以及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概括,再具体分析新课改后高中音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新课改前高中音乐学习方式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情感力量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美感。这种可以跨越国界、地域、种族等多重障碍的艺术,它能激发人们潜在的想象力,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提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高中音乐对学生的美育起着关键性作用,对素质教育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就目前的高中音乐课堂而言,因高中课程负担重,学校和教师为追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常摒弃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学生连接触高中音乐的机会都被无情剥夺,就算设置有高中音乐课程,也大多是以教师为核心,极少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不科学的做法使学生失去了自学的宝贵机会,殊不知这种自学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自我的重塑以及自身的全面认识。
  传统的高中音乐学习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带来的新挑战,故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必须改变,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合理的进行自学,加快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教育的目标。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我监控下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它表现为: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等等。当然,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并非就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旨在强调这一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一)巧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置身于与所学内容相对应的物态环境中,虽然高中生已然具备想象、联想等抽象能力,但实物更能直接的引人联想,这样就有利于高中音乐学习。如《梨园百花》,教师可以借用京剧面具、服装以及各种角色分类简介等装饰课堂,这不仅使学生直观近距离的接触到京剧这门传统国粹,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剧院剧场,还足以激发学生们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各个方面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播放几出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让学生们先饱饱耳福,再具体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等。由此,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索,这节课也能顺其自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可见,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使人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
  (二)善于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通俗地说,带着问题进行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设疑,疑问的设置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从而实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在日常上课时,教师常采用导入的方式揭开教学序幕,高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但这种导入的要求更高。它需要教师巧设疑难,如《黄河船夫歌》,这首歌在你心中形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着这些疑难进行分组学习探讨,这样不仅给了学生自我表达、自我表现的机会,也实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和默契。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背景要求下的必然趋势,只有正确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价值才能更放心的开展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教师要相信学生,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创设理想的情境,提供舒适的学习氛围和完备的教具,尽可能给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态度、世界观等。
  参考文献
  [1]吴元均.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4期.
  [2]邵海燕: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下)2014年04期.
  [3]李静.新课程标下的自主学习方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
  [4]李波.新课程观下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J].
  [5]徐霞.浅析噶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J]音乐时空,2011年11期.
  [6]张琴.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7期.
  作者简介:殷慧(1983—),女,江西上饶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音乐。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动画的熟悉和了解,一些艺术创作者也开始深入的研究动画视听语言。他们改变了以往对动画的传统认识,摸索出了许多影视视听语言,并且全方位的总结了关于动画视听语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提出《凌云泗城壮族巫调》英译应遵循三个原则:忠于巫调的艺术本原;侧重译文的文化转向;兼顾译文的旅游效应。
【摘要】音乐是展现人类心灵美的一种方式,新时代对当代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传统音乐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目前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音乐教学;融合研究  一、前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日渐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音乐教学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得到
【摘要】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乐技巧练习是其艺术发展的根基。声乐训中,表演者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表演者的气息用不上,声音位置挂不上,以及表演者的生音容易出现发散等问题。这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声乐表演者,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他们没有准确的抓住声乐技巧的核心问题——“气”和“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声乐技巧练习中的“气”与“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技巧练习;“气”;”点“;
童年的记忆伴随着久石让不朽的音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久石让的自传,朴实的语言、谦和的态度,通过文字呈现他每天在创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做之事。久石让说:"现在,我认为从
为了解《外语电化教学》在2016年的研究热点和规律,本文以2016年第1期至第6期文献为例,选取'外语教育技术'领域23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分析,发
【摘要】美学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外观感受,是人们相对独特的一种体验方式。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现场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来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也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实声乐教学自身是具有很强的美感的,但是当前的声乐教学正在不断的弱化这一美感,从而声乐艺术当中的很多审美特征难以充分完整的显示出
【摘要】我们不是为音乐而生存,但我们的生存无法失去音乐。消失了乐音的世界,就仿佛即将置身于巨大的虚空之中,浮华的凡俗会将我们深深湮没。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同音乐一般,承载人类如此多的情感与善意,它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赋予我们引领与感动。  【关键词】音乐;聆听;铭记;感悟  文字,色彩,心境,人生,都能够以音乐的形式与名义呈现,散发信仰与爱之光芒,照彻你我的灵魂。迷茫、安静、欣喜地聆听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