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這些年国家颁发了新课改教学政策,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他们的语文学习情况,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有效投入地到阅读学习中来,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空间;学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33
  对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在其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比重,要求学生掌握相关阅读的做题技巧,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然而对学生来说,他们的阅读素养较低,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能准确把握作者中心思想的情况,从而对阅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选择科学的引导模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能够以良好的态度真正走进阅读空间,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综合素质。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没有彻底转变
  自从国家提出新课改的教学政策之后,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将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在讲课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相应知识点。然而在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讲课中仍旧采用传统的上课方式,结合相应的文章内容讲解知识点,让学生将重要的内容进行勾画记录,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导致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只能被动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没有主动分析文章内容的意识,降低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
  2.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领悟不足
  近些年提出的新课改教学政策,对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要求他们在备课和讲课时,处处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作为引导的前提,对教学内容具有充足的了解,这样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才能选择出适合讲课的教学策略。但是对教师来说,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已经适应了以往教师讲课、学生聆听的上课方式,当他们在课堂上采用提问教学或者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经常会出现活动时间较长的情况,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多少有用的知识点,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3.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
  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政策之后,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但是部分学生在面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不能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其中,经常会出现将自身的学习任务推卸给其他同学的情况,从而对阅读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初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空间的策略
  1.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以往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在面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经常是以单个人的形式完成,这样的学习方式和以往没有任何区别,学生不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课前给学生拟定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序走进阅读空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例如,在讲到“济南的冬天”时,这节课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对济南的思想情感,领悟散文的写作方式,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先将文章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把重要的教学任务挑选出来,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向他们提出一些适合的问题,例如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文章的划分结构是什么?通过哪些字词可以表现出来等,当教师将问题制作好之后,可以将班级上的学生,根据以往的听课情况,分析他们的学习能力,把班级上的学生分成学习能力较好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然后将这两类学生均匀组织到不同的小组里面,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优秀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他们在合作解决问题中,可以形成以强帮弱的学习氛围,从整体上促使班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在教师把班级上的学生分好之后,可以将前面制定好的问题,按照班级小组的数量进行合理分布,每个小组问题数量在三个左右即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有效投入到阅读预习中来,增强他们的阅读学习质量。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解决阅读问题时,将自己的学习任务推卸给其他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将自己负责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答案记录在笔记本上,课前由课代表收集起来,将其上交给教师,这样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分析他们对这篇文章的了解程度,制定相应的讲课内容,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2.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将一些经典段落挑选出来,让班级上的学生集体进行朗读,由于班级上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只能根据学生朗读得整齐程度,分析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导致教学反馈出现片面性的情况,影响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朗读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到“台阶”时,这篇文章内容较长,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按照段落的形式,将文章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让班级上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朗读能力,随机挑选相应的段落,并将挑选相同段落的学生组织到一个小组里面。当学生挑选好段落之后,教师可以给他们留下一部分训练的时间,让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整体音调大小和音速快慢的整齐度,通过反复的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引导他们通过字词的变化,领悟作者的中心思想,力求达到以读促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生进行朗读竞赛时,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情感投入程度,给不同小组进行打分,并将表现良好小组的朗读情况进行简要记录,增强后期点评的针对性。为了确保朗读竞赛的公正性,教师可以在他们朗读竞赛结束后,让不同小组相互之间进行打分,这样学生可以在打分的过程中,理性地将自身朗读情况与其他同学的朗读情况进行比较,认清自身的朗读能力,从而能够以良好的态度走进后面的阅读学习中来。当学生打分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对综合排名第一的小组进行鼓励,在鼓励中将这节课的阅读内容在班级上进行系统的阐述,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充分了解这节课的阅读内容,增强阅读课堂的学习效率。   3.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过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制定讲课内容,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从而使得他们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感,没有主动分析文章的意识,从而对自身的阅读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以教师的角色制作讲课内容,在课堂上根据自身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讲解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素质。例如,在讲解“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将这篇文章按照划分结构分成不同部分,然后根据他们的阅读基础,将班级上学生的分成阅读基础优秀和阅读基础一般的集体,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讲课内容。为了防止学生在挑选内容的过程中,出现重要部分漏选的情况,教师可以让课代表将每个集体选择的内容制作成名单。在学生选择好讲课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交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制定后面的讲课内容,避免有的学生在讲课时,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影响了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当他们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角色讲解时,可能会出现讲课不完整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角度进行询问,使得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缺陷,当堂进行改进和完善,加强阅读课堂的教学水平。然而每个班级都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要想从整体上调动班级学生参与到阅读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在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式时,每节课引导不同的学生进行讲课,帮助他们在讲课的过程中,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
  4.利用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
  我国的升学压力较大,教师为了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点,通常会将整个课堂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很少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然而对语文阅读来说,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还要求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自身的阅读素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教师可以利用读书分享会的形式,让他们在班级上将自己近期阅读过的书籍名称和内容,在班级上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助于其他同学在聆听的过程中,拓展自身的阅读知识面,加强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但是每个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都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在他们分享结束后,根据他们的表现情况进行分层点评,对那些阅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当堂根據自身分享的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适当续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续写的过程中,将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内容进行系统回忆,提升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加强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对那些阅读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分享完毕之后,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班级分享,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提升自信心,从而在后面的阅读学习中,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增强他们的阅读听课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对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采用朗读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借助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利用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真正以良好的态度走进阅读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富明.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探析[J].新课程(下),2017(10).
  [2]王扬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30).
  [3]匡健秀.试析课文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7(12).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马集初级中学,甘肃 临夏 731800)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概念与解题思路是学生学习物理时必须关注与熟练掌握的,平面镜的旋转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与熟练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平面镜的旋转问题,教材中虽没重点讲析,但它时常出现在习题与试题中,学生对平面镜的旋转问题不太熟悉,时常做错题。对此,笔者对平面镜的旋转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平面镜;夹角;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要:新课改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过程得出结论。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乐学化学。而在化学教学中应经常强调实验安全教育,遵循“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万无一失、预防为主”的十六字原则。让学生能够规范操作,安全完成实验课程,既能科学规范地操作,又能体验科学有趣的学习过程,以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關键词:新课改;中学化学教学;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培养化学兴趣、理解化学本质的重要时期,高中化学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学习化学知识并不是无用之功。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教育的任务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化学教育同樣也需要肩负起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为学生塑造起健全人格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
茄子治小儿口疮  霜打茄子,切片晒干或晾干,捣碎研成细末,涂抹患处,一日数次。(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点评:茄子(带蒂)焙干研末敷治口疮,古方中多有记载。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口疮出现溃疡、红肿、热痛当有一定疗效,值得试用。茄末中亦可适量加入冰片。    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每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摘自《餐饮世界》)  点评
摘要: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责任。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始终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来增强解决问题的实效性,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能力,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展开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新课改明确指出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身处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教师,要深刻地领会到最新版初中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就是要全面培养素质教育发展的人才。因此,敢于创新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了践行新课标的必要内容,而阅读式问题教学法,正是在新课程改革中突出来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先进教学法。本文中笔者就对基于“阅读式问题教学法”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物理核心素
摘要:数学作为高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函数更是重中之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为提高学生的函数解题能力,提升数学素养,本文将采用多元化解题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引导启发,旨在通过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加深对函数知识的掌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问题;多元化思维;解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在初中英语复习课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激活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英语素养的一种有效辅助工具,不仅可以使其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本文解读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复习课中运用的意义,并探究了其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复
摘要:“生本教育”是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在学生获得教育教学最大限度解放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生本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激发学生兴趣、铺垫后续学习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忽视或流于形式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新旧知识的联系转换、实验展示、科学故事等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实验;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99  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是包含备课、课堂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