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老外充门面,根子是文化不自信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炫耀性地展示“国际化”变成了一种时尚,这种怪现象需要正视和改变,这就需要更充分的文化自信。
  最近,国际媒体用嘲讽的语调报道,中国有不少雇佣外国人充门面的怪现象。无论是一些地方或企业的活动,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主办方为凸显自己的“国际化”,刻意弄几个“老外”来显示自己的活动有了“国际范儿”,上了档次。对中国人来说,这样的情况所呈现出的复杂的社会文化心理很值得反思和探讨。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有两个特点。首先,这是彰显活动“国际化”。这种事情其实并不是为了蒙外国人,而主要是给本国人看的。其次,这是要给自己“撑面子”。雇佣外国人充门面的做法,往往台上和台下的人对此心知肚明,但还是觉得这样有面子,媒体报道活动时更有价值。
  这种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从历史看,中国的“现代化”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后被动地开始的,中国在近代以来有过长时间“半殖民”的过程。中国经历了一段贫弱交加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面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同时,一面奋起追赶,追寻民族复兴,启蒙与救亡交织的历史。中华民族在这个过程中曾付出巨大代价,有很深的民族悲情。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一切不如人”的感受,一切以“洋”为标准的心理,对西方“仰视”的状态确实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和保守封闭的“俯视”状态形成两个极端。
  学习借鉴和盲目崇拜往往混淆不清;积极地吸取参照的“拿来主义”和“崇洋媚外”的心理也往往难以明确区别。挟洋自重、一切以洋为尊的“买办”心态在历史上对一部分人有过一定影响,也是一种社会心理的现实存在。而五四时期的“全面反传统”,当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但也在某些方面加重了这样的心态。今天以外国人装点门面的现象有其历史的痕迹。
  从现实看,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向西方借鉴学习的同时引进外资,和世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接轨,扩大交流和合作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三十多年的大发展正是开放的积极成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消极理解“国际接轨”,片面认识自己和西方的现象。再加之一些人缺少国际经验,见识不多,容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对西方不切实际的想象。像微博里关于西方社会想象的一些荒唐段子就是例子。这种社会心理使得用外国人来显档次,炫耀性地展示“国际化”变成了一种时尚。这还是一种“仰视”的心态作祟。当然也还有一种富起来之后,过去“仰视”的洋人为我所用的微妙的自得和炫耀心态存在。这也是不健康的。
  今天看,这种怪现象确实需要正视和改变。这就需要更充分的文化自信,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经验和发展模式有了自己的影响力。中国站在了历史的新平台上,告别民族悲情有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的依据。另一方面,中国人的悠久历史传统和百年为争取民族复兴所进行的奋斗中始终具有文化的自主性。中国的现代化从未欺负其他民族和社会,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奋起。这是“光荣的现代化”,这给我们更多的自豪感。在平等的交流中既向世界学习,也保持尊严和自信。同时增加国际交往的常识和国际经验,更切实地了解世界,也是去除这些荒唐现象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审美教育同时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促进德育、智育、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把美育正式纳入教育方针中,使之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一翼。复旦大学教授朱立元撰文指出,美育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审美教育同时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
期刊
金代“八大水院”是继承北宋园林的传统形式,是谱写北京园林的新篇章。  金章宗完颜璟选北京地区山水资源,建行宫别院,做为游幸之所,留下“西山八院”或称“西山八大水院”。古籍中语焉不详,说法不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扑朔迷离。余以为要搞清“西山八水院”,要明确四大因素:一是方位在北京西山;二是有水源;三是有建筑构成院落;四是明确记载金章宗去过的地方。  圣水院位于车耳营的黄普寺,初称黄普院,又称圣水院。
期刊
马云的双十一晚会固然吸引人,而中关村的单身男女是如何度过这个“光棍节”的呢?  每年的11月11日,都成了全年中最为受年轻人关注的日子之一。它不仅是由马云创造的购物狂欢节,也是单身青年们欢聚、交友的日子。马云的双十一晚会固然吸引人,而中关村的单身男女是如何度过这个“光棍节”的呢?  为了给中关村名企名校单身青年创造欢聚、交友的机会,11月8日下午,中关村杂志社联手糖果果交友网、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共同
期刊
中关村被誉为“中国的硅谷”,早已成为中国科技的制高点和创新文化的策源地,似乎是男人的世界。不,这里更有芳草如茵、鲜花怒放,有一大批巾帼英雄活跃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绽放着美丽和芳香。  本刊从2003年创刊起,每年3月便以“硅谷玫瑰”为题,介绍一些中关村的优秀女性。本期“封面故事”《中关村盛开“硅谷玫瑰”》,我们又采撷了7朵:《郭基梅:我的青春在创业“不归之路”上》、《高欣欣:在微软创投加速器
期刊
在宝章先生平实古朴的笔端,《京西名墓》那36座坟茔,不过是“京西一溜边山府”之一隅,已然蕴藏着无穷无尽悲怆感人讲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人老谢事,古之礼也。退休后,难得的清闲。一位喜欢研究墓铭志的老朋友在北京南郊潘家园旧书摊上淘得一本《京西名墓》,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示与我看。我瞥了一眼,笑而不答,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同名的书,作者是张宝章和严宽先生。我珍藏的这部黄色封面的《京西名墓》,大约是在12
期刊
在这万花筒般的“段子”海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石金平同志的《秋叶集》。这些段子涉猎面很广,社会百态、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无话不谈,无所不至,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去年曾到山东淄博市蒲家庄蒲松龄故居小访,对门口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一幅对联印象很深:“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寥寥16个字,概括了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意义。  蒲松龄一部《聊斋志异》,491篇,40
期刊
2004年秋天,一颗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种子——于197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亚裔科技、商业精英社团组织AAMA来到了中国。  在美国发芽,在中国成长,亚杰商会从一开始就是混血基因。于是,从2004年亚杰商会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林毅夫教授办公室成立开始,到2006年启动“摇篮计划”,再到今天,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创业新型孵化的开拓者,亚杰商会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在过去的11年里,亚杰商会“摇篮计划”培育了
期刊
2015年11月8日,著名工笔画家、海淀区美协副主席郭文松在美都收藏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个展——中关村创新人物肖像展,这次展览吸引到的不只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纪世瀛、姜鹏明、冯军、秦升益、徐井宏、苏菂、许泽玮等“村”里的创业家们也纷纷来到现场观摩并讲述了创业体会。  继11月8日美都收藏大观园首展之后,11月21日下午,由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文委、海淀区文联、中关村杂志社主办的“中关村创新人物肖像”
期刊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创建创新型国家,这就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以及从人力资源的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如果看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看他前五十年或者是前三十年他的教育是怎么发展的,然后你才能够看见它的现状或者是未来五十年和三十年经济和科技是怎么发展的。”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教育投资涨幅非常快。但是
期刊
编者按:2015年10月30日晚,“中关村企业家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走进北京交通大学。本次活动由中关村杂志社、中关村海淀园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  本次活动的宣讲嘉宾是快乐妈咪创始人陶建辉先生,这位连续创业者曾创造了诸多颇具影响力的产品,如今他再次创业,致力于母婴产品,并将其做到极致。对于许多创业公司而言,能够拥有一个革命性产品就已经胜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