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和教育界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例,系统探究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 高职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246-01
  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文化、风俗背景,这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心理表现各不相同,也出现了不容忽略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原因,针对怎样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性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抑郁心理
  这往往是在校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病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等一系列复杂情绪,表现为忧伤、沮丧的心情状态,高职学生往往出现“心里非常空”、悲观、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浑身乏力、不想活动、不想吃饭、睡觉等症状。
  1.2 冷漠心理
  高职院校学生的冷漠心理分为对“自我”的冷漠和对他人的冷漠,前者主要是缺乏积极的认知动机、情感淡漠、遇挫后一蹶不振、丧失自信心、放弃人生的目标、无所事事、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后者表现为对待班集体和同学不关心、不爱与老师、同学交流、没有兴趣参加任何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面无表情。
  1.3 自卑与怯懦心理
  这个问题主要是个人认为自己应该优越但不优秀、最终又无可奈何的心理状况,因个人的努力方向或者方法不对、没有达到“量变转换为质变”的程度、因而总觉得自己无用、样样不如他人,缺乏对学习的激情,喜欢独处、意志消沉、总感觉周围人歧视自己、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把自己当正常人,导致人际关系欠佳。
  1.4 焦虑心理
  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高职学生经常焦急地思索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课程学习、顺利走出校门、在社会上有立锥之地,既忧虑眼前的,也忧虑未来的事情。处于这种情绪的人,往往坐立不安、好像自己会面临灭顶之灾,因长期焦虑可能会引发情绪波动剧烈、做出反常举动,这是最值得关注的。
  2 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2.1 大学生心理成熟度较低
  他们进入学校时,才十四五岁,适逢青春叛逆期,特别是男生,心理矛盾较大,然而此时也正好处于选择未来的紧要关头。他们因未走向社会,终日处在封闭式的校园教学环境中,不与外界接触,再加之对自我认识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经常会表现出失落、焦虑的情绪状态。
  2.2 社会、学校、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一方面,社会上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或者咨询机构,社会较为轻视个人心理的培养和健全;学校虽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但形同虚设,对学生只强调技能培训教育、单纯追求学生技能、学历双过关、高就业率,而没有开设过心理健康辅导课,辅导员只重视生活上的辅导,缺乏心理上的关怀;第三,由于高职学生是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学校,入校后,便会暴露出他们学习基础较差、与之前所学知识衔接不上、知识结构较为不完整等弊端,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时,并给学习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学习压力偏大,久而久之,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在所难免。
  2.3 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大多由父母做主,缺乏个人意愿,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佳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崭新的环境,其不同于过去熟悉的中学群体。再加上如今绝大部分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在各方面包括选择院校和专业都由家长代劳,经调查发现,有40%左右的学生在学习现有专业时感到模糊、迷茫,几乎没有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一想起将来毕业后立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会担心所学无用,毕业后可能马上失业,从而有很强烈的恐惧感和焦虑感。
  3 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高职院校都要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聘请富有经验的高素质心理教师,应针对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心理服务,心理咨询师通过定期去课堂、去宿舍,与学生们谈心,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向学生们讲述:在挫折面前不畏缩、不服输、要有胆量、有勇气去同一切困难作斗争,暂时的失败不等于永远失败、调整一下方法、改变一下思路,就能获取质的飞跃。在出现不良情绪时,要善于自我调节,出去跑步、散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找老师、同学谈话,排解不良心情等等道理,通过心理教师的耐心、细致地开导、讲演,学生们会逐步从心理困扰的阴影中走出来。
  (2)高职院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情绪调节方法系统地讲授给学生,并把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生期末统考的必考科目,以强制手段激励学生学好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有益于培养健康心智的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征文和开展社团活动,使大家都从心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鼓励学生们参加营销、台球、篮球等开发智力、培养协作精神的社团,在自我砥砺中消除不良心理给身心造成的伤害。高职院校暂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当想到及时转移注意力,在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出现时,要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去,不仅能够克服心理疾患,还可以锻炼自己动手操作能力,为就业作准备。
  (4)亲情、友情激励。人际交往对人们培养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职学生通过与同学、家长之间的感情理解和沟通,彼此敞开心扉、倾诉衷肠、经常开展思想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也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家人和身边人,并从我做起,这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步骤。
  4 结语
  高职学生要努力查找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从源头将其遏制,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怀和努力,积极奋发向上,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汪秉权,李小松.从个性心理特点入手解析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S1).
  [2] 王小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咨询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
  [3] 何立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1).
  [4] 郭兆平,孟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2(1).
其他文献
岳阳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复合型英语人才已成为迫切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能力、英语语言技能等方面,主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
摘要:以往,体育教师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身体因素的研究上,而对心理因素的关注较少,因而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研究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点),并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且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合理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才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完善教学功能的根本。  关键词:学生心理分析技能形成过程心理素质培养主观能动性学法教法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
摘 要: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工作在于为读者服务。图书馆要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针对不同的读者需求,要有个性化,层次化,多元化提供文献信息。文章浅谈了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阐明了服务工作的模式。  关题词:读者服务 馆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254-01  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文献信系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传播等重要功能
摘 要:“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是我们幼儿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223-01  父母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
笔者通过多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结合现在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利用初中生物教学这一阵地,综合论述了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以及课后反馈及交流中
高职语文教师应探索并构建反映职教特色的语文体系,语文的技能训练和陶冶性教育当为这个体系的两极,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养成学生的语文习惯的目标,实现语文能力向专业能力、职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