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与课程的价值取向,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而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小班孩子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畫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条让幼儿揉成纸团进行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水彩笔让幼儿进行点画还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来进行手指点画等,幼儿被这些丰富有趣的材料所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们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兴趣使活动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利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方法如猜谜、故事、儿歌、音乐等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以猜谜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如在绘画活动“太阳”中我让幼儿猜谜:“一个勤劳小娃娃,天亮它就来上班,要是一天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特别大,所以我经常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如在涂色活动“彩色的蜗牛”中,一开始,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小蜗牛出去参加舞会,突然听到水塘里传来救命的声音,它赶紧跑过去跳下水塘救起了小蚂蚁,可它的衣服弄脏了,不能参加舞会了,怎么办呢?”这样就引起了幼儿对小蜗牛的同情,纷纷表示要用蜡笔宝宝为小蜗牛“穿新衣服”。简单、短小,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小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所以,我在教幼儿学画简单物体时,常常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易懂易接受。如绘画活动“大树妈妈”,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用两条直线和弧线画出树的外形特征,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儿歌教学的方法。儿歌是这样的: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小脚碰小脚,跳个圆圈舞。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画画变成了非常愉快的事情。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有一次在绘画活动“把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徐嘉俊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他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嘉嘉,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关紧,别让大狮子跑出来。"他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高弈晨随手拿起一支黑蜡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拉肚子会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一边唱苹果歌,一边带劲地涂了起来。又如在涂色活动中,如果幼儿涂的不均匀,我就以游戏的口吻夸张的说:“呀,小动物的衣服没穿好,真冷呀!快帮它们穿穿好。”幼儿听了马上会很认真的将没涂到的地方细心地涂满。(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城东实验幼儿园)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们认为兴趣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兴趣使活动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利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方法如猜谜、故事、儿歌、音乐等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以猜谜的形式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如在绘画活动“太阳”中我让幼儿猜谜:“一个勤劳小娃娃,天亮它就来上班,要是一天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故事对幼儿的吸引力特别大,所以我经常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如在涂色活动“彩色的蜗牛”中,一开始,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小蜗牛出去参加舞会,突然听到水塘里传来救命的声音,它赶紧跑过去跳下水塘救起了小蚂蚁,可它的衣服弄脏了,不能参加舞会了,怎么办呢?”这样就引起了幼儿对小蜗牛的同情,纷纷表示要用蜡笔宝宝为小蜗牛“穿新衣服”。简单、短小,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小班孩子比较喜欢的,所以,我在教幼儿学画简单物体时,常常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易懂易接受。如绘画活动“大树妈妈”,这个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用两条直线和弧线画出树的外形特征,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儿歌教学的方法。儿歌是这样的: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小脚碰小脚,跳个圆圈舞。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画画变成了非常愉快的事情。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有一次在绘画活动“把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徐嘉俊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他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嘉嘉,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关紧,别让大狮子跑出来。"他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高弈晨随手拿起一支黑蜡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拉肚子会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一边唱苹果歌,一边带劲地涂了起来。又如在涂色活动中,如果幼儿涂的不均匀,我就以游戏的口吻夸张的说:“呀,小动物的衣服没穿好,真冷呀!快帮它们穿穿好。”幼儿听了马上会很认真的将没涂到的地方细心地涂满。(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城东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