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职业属性强化制度保障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基础工程、民生工程。上海市委市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共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539人,其中生产经营型4217人、专业技能型3342人、专业服务型2980人。
  一、持续夯实职业培训基础
  上海市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到2020年培育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持证占比达到70%。为此,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狠抓各项职业培训基础工作。
  一是摸清底数精准培训。在全市1500多个行政村中,开展了农业从业人员情况摸底调查,锁定全市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从业人员7万余名,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并明确了“十三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任务。
  二是加强师资教材建设。每年组织近100名专兼职教师和40余名“田间学校校长”开展教材、教法等专题培训;定期开展教师讲课和评课活动,评选了一批市级教学名师。近年来,共出版了9本精品教材,其中有4本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推荐教材。同时,组织各区结合当地实际,编印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和讲义。
  三是加强培训形式创新。如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中,设立了视野拓展、资源导入、能力提升、抱团发展四个课堂,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等方法,提升创业者的素质,开拓产业视野,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开展上海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通过复赛和决赛路演,有19个项目脱颖而出,并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成功举办“在希望的田野上——‘安信农保杯’上海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优秀项目展示活动”,充分展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风采。
  四是加强培育信息建设。开发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其功能,提高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积极推进云上智能APP、农民手机应用等工作,开展在线满意度测评,学员在线综合满意度测评达到98%以上。
  二、不断提升职业成长空间
  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中,注重跟踪服務和延伸培育,不断提升其职业成长空间。
  一是拓宽创业发展平台。与国内多个省份签订了两地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青年农场主培育,充分利用上海的市场、人才、科技、资金等优势,以及外省市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他们强强联合,开展跨区域产业对接和项目协作。
  二是构建能力提升通道。围绕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学历提升教育、农业类职称申报,积极构建“技能提升 学历提高 职称评定”全方位的职业成长通道。目前,全市累计有336名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了大专和本科层次的学习。2017年,经过专家评审,有15名新型职业农民取得农艺师职称。
  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对接。为满足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创新需求,组织开展了青年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安排市农科院相关研究所专家、青年科技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对接交流,开展科技项目推介洽谈和对接协作。
  三、积极探索职业保障制度
  政策扶持和职业保障制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试点等形式,积极开展探索实践。
  一是支农惠农政策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上海耕地面积小,土地流转率又高,现已达到75%以上。在多区明确规定,在土地流转时,新型职业农民有优先承租权。在开展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时,把经营主体带头人是否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作为前置条件;申报市级示范基地项目,没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将一票否决。同时,有的区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分级评定制度,不同等级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市场准入和享受扶持政策方面将有所差别。
  二是积极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信贷融资支持。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创新项目进行调研,理清不同创业实体的机构性质,调查不同项目的信贷需求,积极与安信农保公司协调沟通,开展信贷支持服务;联合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推出“职业农民综合金融服务计划方案”,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金融支持。
  三是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保障制度。加强与市人保部门沟通协商,妥善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家庭农场参加社会保障的开户与缴费问题,确立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属性。金山等区对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实施社保缴费补贴激励,个人缴费部分的80%由财政补贴,每月人均补贴1000元左右。
  (供稿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其他文献
栏目名称: 《乡村讲堂》  栏目时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频率晚23:00-23:30播出。  节目形式: 以专题讲解、专家访谈形式为主。  秸秆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很常见,广大农民朋友对秸秆的处理大多是焚烧或烧柴做饭,对秸秆缺乏有效的利用,而且无论是焚烧还是烧柴做饭都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其实有很多农民朋友可能还不知道在大家眼中看似不起眼的秸秆还能进行能源化的利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8年关注“三农”问题,聚焦水利,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以固农业之本。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依水而居聚族繁衍,黄河、长江之水如乳汁般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从传说的神农氏始,在漫长的农业文明进程中,华夏民族与水共存、兴利除害。早在史前,就出现了治水官吏——司空;春秋时,管仲就论述了水之要害“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
作为承担阳光工程培训的机构,如何发挥自己的职能,按要求做好阳光工程工作呢?说到底,也就是阳光工程的工作流程问题。  培训前准备全面。培训前要做到以下“五备”,理清工作思路。  备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类别、对象和数量,科学论证,精心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专业、课程安排等,培训开班前5天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批。  备教师。根据阳光工程各培训班的对象和内容
甘肃定西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清代名臣左宗棠曾称之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几百年来,受困于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贫困如梦魇,久久挥之不去,直到1982年,仍有联合国官员考察后认为定西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定西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下辖1个市辖区、6个县,即安定区和通渭、陇西、渭源、临洮、漳县、岷县6个县。自然资源匮乏,户籍人口300万人,农业人口
缓解旱情最有效的工具是什么?当然是靠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从理论上来讲,气象干旱不一定会引发农业干旱,如果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可以利用前期储蓄的水实现旱涝之间的平衡分配。关键是要从长远上谋划,全面加强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才能从根本解决连年遇旱的情况。  这次旱情,一方面和气候异常有关,另一方面更反映出我国水利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严重、常年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水利建设滞后。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水
人物导读:柯福广,男,38岁,辽宁省庄河市鞍子山乡人,大连众联果疏合作社理事长。他在家乡自主创业,从事设施番茄生产,由于管理到位,质量一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他带动周边群众建棚种番茄,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他以保护价收购群众的番茄,赢得信任。他创办的大连众联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生产技术、采摘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社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共同致富。  他是一个地地道道、朴朴实实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  据农业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今年第46周(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1月1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4.8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51个点。“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2.21(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上升1.90个点。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交易总量为58.34万吨,比前一周增加0.2%。  (一)鸡
农民是新常态、新阶段背景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人数最多、潜力最大、需求最旺的重要群体,农民创业创新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储备和培养大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蓄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是留住农村资源要素和人气的有效手段,也是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感召下,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创业创新的队伍中来,农家乐、休闲山庄、民宿、休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按照这个标准,金岭镇山上张家村“小米大王”张万寿还真有点长寿之相,但就是这个看起来干瘦羸弱的小个子,却顶起了金岭镇小米生产销售的一片天,不仅如此,他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开放,在山村的小小舞台上唱起了一出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大戏。  金岭镇是标准的丘陵地形,山丘连绵,地势起伏,附近的雾云山长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这样的地理特点非常适合种植小米,前些年农户只是自发零星种植,虽然
近期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新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近日获悉,根据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6处。其中,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中“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一段,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  人大代表职教谏言  亟需抓紧修订完善职业教育法  王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