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歌唱 个性飞扬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活动中最易为幼儿理解和喜爱的表现形式就是歌唱,它通俗易懂,是幼儿情感的最好表达形式,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幼儿的生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进而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
  一 、创设情景
  歌曲的意境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可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如教歌曲《好娃娃》时,笔者创设了情景化教育环境,选择五名幼儿扮演“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和“小孙子”。音乐响起,“爷爷”上来了,步履蹒跚,嘴巴一张一合(没牙),“小孙子”急忙给“爷爷”端了一杯茶,大家齐拍手:“我为爷爷端杯茶呀,爷爷笑哈哈。”(“爷爷”为“小孙子”竖起了大拇指)这一情景反映了歌曲的内容,又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接着头发花白的“奶奶”走上台来(拄着拐杖),“小孙子”又急忙为“奶奶”搬凳子。大家齐拍手说:“我为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奶奶”摸摸“小孙子”的头)这时,大部分幼儿很有兴趣,迅速理解了这首歌的内容,当“爸爸”和“妈妈”亲切地夸奖“你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时,歌曲《好娃娃》就充满了感情色彩响了起来,“尊老爱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现。
  二、设置语境
  语境是运用语言创设出情景,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充满情趣的设问、拟人化的方法都可以激起幼儿的童趣。如教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时,我把歌曲内容融入一个故事:有一天,天气又阴又冷,丁丁放学回家时,在池塘边的大树下发现了一只小花鸭,在呷呷的叫,丁丁蹲下问:“小花鸭,你怎么啦?”小花鸭伸了伸脖子看看我,好像也在问:“你是谁?我迷路了,能送我回家吗?”丁丁摸摸它并把小花鸭抱起来,对它说:“我送你去找妈妈吧。”通过我绘声绘色的讲述,还有场景布置以及对语境和意境的利用,一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画面就呈现在幼儿面前,将歌曲的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小朋友也听得津津有味,一下子就进入了语言所描绘的情景中。
  三、寓教于乐
  根据幼儿的特点把音乐融入幼儿的生活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效果好。我在教授新歌曲时,一般从朗诵到表演,再到学唱,让幼儿边唱边演,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演,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幼儿没有压力,他们是在唱唱跳跳、说说闹闹的游戏中学习歌曲的。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和发展了其想象力,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尽情飞扬。◆(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安县保育院)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校将一年级列为有效教学试点年级,在一学期的试点调研中,笔者认为,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是构建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 情境化的兴趣激发,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通道,就能接受65%知识。在传统的电教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录像、电视虽然声像组合,但制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三机一幕的优势,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能只是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  一、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震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生机勃勃,但是,很多教师在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同时,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不少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故弄玄虚,花拳绣腿,玩空心思追求虚伪的美丽。这种所谓美丽的数学课堂,表面上可能一时给人以新鲜之感,实则把数学教学改革引入误区,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教学不是走秀  很多教师在接受教育的新理念后,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确实下了几番工
一、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角色转换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在学习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课文时,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合理开发德育资源,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不能的角色的情感体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学习法律常识时,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学习交通法规时,联系交警部门,利用休息日让学生体验“我是交警”,在红绿灯下协助交警切实感受交警一天的工
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探索背景,让数学的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知识,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的数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结果也不再会解多少“规范”的数学题目,而是能否从现实背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