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无反光镜相机领域的首款全画幅相机,α7曾广受关注。上市一年后,其后继机型现已登场。这款新相机搭载众望所归的防抖功能,操控性能也有显著提升,相比初代机型有了扎实的进步。
35mm全画幅感光元件带来高画质表现!
大型感光元件支持高画质拍摄
索尼的35mm全画幅感光元件与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面积相差2.3倍,这一差异可直观体现在焦外虚化效果、动态范围、高感光度性能等方面。
全画幅带来细腻而充满立体感的画面表现力
将照片放大欣赏时,无与伦比的细腻感与高动态范围令人震撼。这其中,Vario Tessar24-70mm镜头的强劲表现自然做出了极大贡献。虽然也有普及型的28-70mm镜头可供选择,但若要彻底发挥相机性能,还是应当选择这款镜头。Sony α7Ⅱ/Vario Tessar T*FE 24-70mm F4 ZA OSS/光圈优先F8 1/6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
极具进取精神的版本升级,外观及操控性能均有显著改良
首款全画幅无反光镜相机α7于2013年10月发布,与其一同发布的还有无低通滤镜的高像素机型α7R,这其后又出现了高感光度性能强劲、支持4K视频拍摄的α7S。但真正意义上的后继机型,当属2014年12月5日上市的α7Ⅱ。α7出现时,其外形设计曾饱受诟病,但一年之后大部分用户都已逐渐习惯,对外形设计的指责声音也不再听到。从这一点看,此时推出的这款升级机型或许时机略早,但这也同时体现出了索尼的积极进取精神。
新相机与α7在质感上的不同非常明显。原先的局部塑料材质被更具高级感的镁合金材质所取代,外壳的高级感显著提升。此外,原先显得松散的机顶外形也变得更加锐利紧凑。因搭载防抖功能(后文详述),新机型的机身厚度略有增加,手柄也变得更大,但这并未影响便携性,反而令握持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伴随着手柄的变化,快门按钮、电源开关等主要操控部件的布局也有调整。α7在上述部件上的操控性能一般,α7Ⅱ则变得更加科学,食指可以很自然地放在相关按钮上。
将故事感融入画面之中,获得更胜一筹的表现力
α系列相机的一大特点在于阴影部分的完美表现力。尤其在弱光环境中拍摄时,更可获得极具氛围感的画面效果。右图就是在阴天黄昏时拍摄的作品,画面极具故事感。
Sony α7Ⅱ/Sonnar T*FE 55mm F1.8ZA/光圈优先F1.8 1/1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
搭载BIONZ X图像处理引擎
同样搭载全画幅感光元件的α99采用BIONZ图像处理引擎,与之相比,α7Ⅱ所采用的这款BIONZ X图像处理引擎的处理性能提升了3倍,实现了高画质与快速响应性能间的两全。
精美的高感光度表现力也是一大魅力
α7Ⅱ的最高感光度可设定至ISO25600。这张照片有意使用ISO4000拍摄细节变化明显的景物。在等倍像素条件下观看时,画面的成像质量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噪点也并不明显,无愧为全画幅相机的表现力。
Sony α7Ⅱ/Vario Tessar T*FE 24-70mm F4 ZA OSS/光圈优先F4 1/60秒ISO4000白平衡:自动
2430万有效像素CMOS感光元件
α7Ⅱ搭载的是与α7相同的2430万像素CMOS感光元件,区别在于新相机基于全新防抖结构进行驱动,同时还嵌入了焦平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感应器。
操控部件布局改良
α7的快门按钮和主转盘位置过高,α7Ⅱ将其移至更靠近手柄的位置。拍摄者只需自然握持相机即可轻松进行操作。
搭载可翻转式液晶显示屏
机背液晶屏采用3.0英寸123万像素显示屏,相比α7所采用的92万像素液晶屏,配置略有提升。支持向上107°、向下41°翻转,方便拍摄者以更自由的角度拍摄。
机内5轴防抖功能有效拓展可拍摄场景!
5轴防抖可对所有抖动问题进行高精度校正
E卡口相机首次实现内置5轴防抖功能,校正效果可直接反映到取景器的成像上,静态影像拍摄时可获得最高相当于4.5挡快门速度的校正效果。此外,手动输入焦距信息后,老镜头也可同样获得防抖效果。
卡口转接环LA-EA4
利用转接环享受胩口镜头的摄影乐趣
机内防抖功能的出现同时提高了卡口转接环的使用价值。可以像使用E卡口镜头那样轻松使用A卡口镜头。
5轴防抖功能确保全画幅卓越画质
在程序自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下使用自动ISO时,弱光环境下快门速度将被设定为“1/焦距”秒。这样的快门速度原本在全画幅上算不上安全快门,但有了α7Ⅱ的5轴防抖功能的帮助,一切都不再是问题。Sony α7Ⅱ/Sonnar T*FE 5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0秒EV-0.7 ISO250白平衡:自动
手柄良好的设计提升了握持性能
相比α7,新相机的大型手柄无疑更易于握持,可带来更良好的握持性能,也为降低手抖影响提供了帮助。
使用转接环,尽情享受A卡口大光圈镜头
这是利用LA-EA4转接环接装焦外表现力广受好评的A卡口Sonnar 135mm镜头拍摄的山地赛跑场景。这款转接环的自动对焦马达速度虽然并不快,但拍摄攀登山道的运动员时,完全可以轻松完成高精度对焦。Sony α7Ⅱ/Sonnar T*13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40秒ISO800白平衡:日光
内置5轴防抖功能,可对所有镜头发挥作用
α7Ⅱ的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与α7一样,2430万像素、最高ISO25600的配置以现在的标准看来仍然足够强劲。从实际拍摄结果看,卓越的高精细成像及低噪点画面确实令人钦佩。 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其高画质优势,索尼首次在无反光镜相机上搭载内置防抖功能,并且支持5轴防抖,可获得相当于4.5挡快门速度的防抖效果。抖动所产生的影响在高像素全画幅相机上会变得更加明显,“1/焦距”秒安全快门的传统认知已经不再适用,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3挡快门速度为宜。正因为如此,可对所有镜头发挥防抖作用的α7Ⅱ的出现才令我欢欣鼓舞。此外,相信有不少用户都会选择通过转接环来接装各款老镜头,在α7Ⅱ上,只要手动输入焦距值,即可令老镜头尽享防抖拍摄乐趣。
值得信赖的自动对焦性能,轻松享受夜景抓拍乐趣
使用E卡口镜头拍摄时的自动对焦速度相当快,而且自动对焦点的选择也相当智能。面对右图场景,我曾担心对焦过程会受到迎面而来的车灯的影响,但从实际拍摄结果看,焦点很精准地定位在了前方人物上。Sony s7Ⅱ/Sonnar T*FE5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利用相位差及反差自动对焦方式,实现高速高精度对焦!
可畅快合焦的Fast Hybrid AF功能
α7Ⅱ搭载有索尼独创的Fast Hybrid AF(高速混合自动对焦)功能,可将反差自动对焦及焦平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虽然我认为如果搭载触摸式液晶屏会更方便,但当前功能下直接依靠相机也能够十分畅快地完成拍摄。
连拍速度提升至5张/秒,高速自动对焦可精确捕捉每一个瞬间
索尼无反光镜相机从一开始就以高速自动对焦驱动为卖点,这一点在NEX-5R/6上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如今,α7Ⅱ的感光元件更是嵌入了相位差自动对焦感应器,面对运动物体及低反差物体也能毫不犹豫地一次性成功合焦。虽然Fast Hybrid AF系统在α7上就已出现,但当时的连拍速度仅为2.5张/秒,而α7Ⅱ则将其提升了两倍,达到5张/秒,抓拍将因此变得更加轻松畅快。
另一方面,可在电子取景器与机背液晶屏之间进行显示切换的眼感应器问题从NEX时代开始就相当让人介意,这一功能显得过于敏感,导致拍摄者使用机背液晶屏拍摄时,脸及身体必须充分远离屏幕才行。α7Ⅱ虽然提供74个自定义功能按钮,可由拍摄者对4个按钮分配各种不同功能,但很遗憾的是并未出现用于设定眼感应器的功能。希望索尼在今后的固件升级中一定要添加该功能。
35mm全画幅感光元件带来高画质表现!
大型感光元件支持高画质拍摄
索尼的35mm全画幅感光元件与APS-C画幅感光元件的面积相差2.3倍,这一差异可直观体现在焦外虚化效果、动态范围、高感光度性能等方面。
全画幅带来细腻而充满立体感的画面表现力
将照片放大欣赏时,无与伦比的细腻感与高动态范围令人震撼。这其中,Vario Tessar24-70mm镜头的强劲表现自然做出了极大贡献。虽然也有普及型的28-70mm镜头可供选择,但若要彻底发挥相机性能,还是应当选择这款镜头。Sony α7Ⅱ/Vario Tessar T*FE 24-70mm F4 ZA OSS/光圈优先F8 1/6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
极具进取精神的版本升级,外观及操控性能均有显著改良
首款全画幅无反光镜相机α7于2013年10月发布,与其一同发布的还有无低通滤镜的高像素机型α7R,这其后又出现了高感光度性能强劲、支持4K视频拍摄的α7S。但真正意义上的后继机型,当属2014年12月5日上市的α7Ⅱ。α7出现时,其外形设计曾饱受诟病,但一年之后大部分用户都已逐渐习惯,对外形设计的指责声音也不再听到。从这一点看,此时推出的这款升级机型或许时机略早,但这也同时体现出了索尼的积极进取精神。
新相机与α7在质感上的不同非常明显。原先的局部塑料材质被更具高级感的镁合金材质所取代,外壳的高级感显著提升。此外,原先显得松散的机顶外形也变得更加锐利紧凑。因搭载防抖功能(后文详述),新机型的机身厚度略有增加,手柄也变得更大,但这并未影响便携性,反而令握持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伴随着手柄的变化,快门按钮、电源开关等主要操控部件的布局也有调整。α7在上述部件上的操控性能一般,α7Ⅱ则变得更加科学,食指可以很自然地放在相关按钮上。
将故事感融入画面之中,获得更胜一筹的表现力
α系列相机的一大特点在于阴影部分的完美表现力。尤其在弱光环境中拍摄时,更可获得极具氛围感的画面效果。右图就是在阴天黄昏时拍摄的作品,画面极具故事感。
Sony α7Ⅱ/Sonnar T*FE 55mm F1.8ZA/光圈优先F1.8 1/100秒ISO100白平衡:自动
搭载BIONZ X图像处理引擎
同样搭载全画幅感光元件的α99采用BIONZ图像处理引擎,与之相比,α7Ⅱ所采用的这款BIONZ X图像处理引擎的处理性能提升了3倍,实现了高画质与快速响应性能间的两全。
精美的高感光度表现力也是一大魅力
α7Ⅱ的最高感光度可设定至ISO25600。这张照片有意使用ISO4000拍摄细节变化明显的景物。在等倍像素条件下观看时,画面的成像质量基本能够保持稳定,噪点也并不明显,无愧为全画幅相机的表现力。
Sony α7Ⅱ/Vario Tessar T*FE 24-70mm F4 ZA OSS/光圈优先F4 1/60秒ISO4000白平衡:自动
2430万有效像素CMOS感光元件
α7Ⅱ搭载的是与α7相同的2430万像素CMOS感光元件,区别在于新相机基于全新防抖结构进行驱动,同时还嵌入了焦平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感应器。
操控部件布局改良
α7的快门按钮和主转盘位置过高,α7Ⅱ将其移至更靠近手柄的位置。拍摄者只需自然握持相机即可轻松进行操作。
搭载可翻转式液晶显示屏
机背液晶屏采用3.0英寸123万像素显示屏,相比α7所采用的92万像素液晶屏,配置略有提升。支持向上107°、向下41°翻转,方便拍摄者以更自由的角度拍摄。
机内5轴防抖功能有效拓展可拍摄场景!
5轴防抖可对所有抖动问题进行高精度校正
E卡口相机首次实现内置5轴防抖功能,校正效果可直接反映到取景器的成像上,静态影像拍摄时可获得最高相当于4.5挡快门速度的校正效果。此外,手动输入焦距信息后,老镜头也可同样获得防抖效果。
卡口转接环LA-EA4
利用转接环享受胩口镜头的摄影乐趣
机内防抖功能的出现同时提高了卡口转接环的使用价值。可以像使用E卡口镜头那样轻松使用A卡口镜头。
5轴防抖功能确保全画幅卓越画质
在程序自动模式或光圈优先模式下使用自动ISO时,弱光环境下快门速度将被设定为“1/焦距”秒。这样的快门速度原本在全画幅上算不上安全快门,但有了α7Ⅱ的5轴防抖功能的帮助,一切都不再是问题。Sony α7Ⅱ/Sonnar T*FE 5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0秒EV-0.7 ISO250白平衡:自动
手柄良好的设计提升了握持性能
相比α7,新相机的大型手柄无疑更易于握持,可带来更良好的握持性能,也为降低手抖影响提供了帮助。
使用转接环,尽情享受A卡口大光圈镜头
这是利用LA-EA4转接环接装焦外表现力广受好评的A卡口Sonnar 135mm镜头拍摄的山地赛跑场景。这款转接环的自动对焦马达速度虽然并不快,但拍摄攀登山道的运动员时,完全可以轻松完成高精度对焦。Sony α7Ⅱ/Sonnar T*13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40秒ISO800白平衡:日光
内置5轴防抖功能,可对所有镜头发挥作用
α7Ⅱ的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引擎与α7一样,2430万像素、最高ISO25600的配置以现在的标准看来仍然足够强劲。从实际拍摄结果看,卓越的高精细成像及低噪点画面确实令人钦佩。 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其高画质优势,索尼首次在无反光镜相机上搭载内置防抖功能,并且支持5轴防抖,可获得相当于4.5挡快门速度的防抖效果。抖动所产生的影响在高像素全画幅相机上会变得更加明显,“1/焦距”秒安全快门的传统认知已经不再适用,我个人认为至少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3挡快门速度为宜。正因为如此,可对所有镜头发挥防抖作用的α7Ⅱ的出现才令我欢欣鼓舞。此外,相信有不少用户都会选择通过转接环来接装各款老镜头,在α7Ⅱ上,只要手动输入焦距值,即可令老镜头尽享防抖拍摄乐趣。
值得信赖的自动对焦性能,轻松享受夜景抓拍乐趣
使用E卡口镜头拍摄时的自动对焦速度相当快,而且自动对焦点的选择也相当智能。面对右图场景,我曾担心对焦过程会受到迎面而来的车灯的影响,但从实际拍摄结果看,焦点很精准地定位在了前方人物上。Sony s7Ⅱ/Sonnar T*FE55mm F1.8 ZA/光圈优先F1.8 1/60秒ISO400白平衡:自动
利用相位差及反差自动对焦方式,实现高速高精度对焦!
可畅快合焦的Fast Hybrid AF功能
α7Ⅱ搭载有索尼独创的Fast Hybrid AF(高速混合自动对焦)功能,可将反差自动对焦及焦平面相位差自动对焦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虽然我认为如果搭载触摸式液晶屏会更方便,但当前功能下直接依靠相机也能够十分畅快地完成拍摄。
连拍速度提升至5张/秒,高速自动对焦可精确捕捉每一个瞬间
索尼无反光镜相机从一开始就以高速自动对焦驱动为卖点,这一点在NEX-5R/6上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如今,α7Ⅱ的感光元件更是嵌入了相位差自动对焦感应器,面对运动物体及低反差物体也能毫不犹豫地一次性成功合焦。虽然Fast Hybrid AF系统在α7上就已出现,但当时的连拍速度仅为2.5张/秒,而α7Ⅱ则将其提升了两倍,达到5张/秒,抓拍将因此变得更加轻松畅快。
另一方面,可在电子取景器与机背液晶屏之间进行显示切换的眼感应器问题从NEX时代开始就相当让人介意,这一功能显得过于敏感,导致拍摄者使用机背液晶屏拍摄时,脸及身体必须充分远离屏幕才行。α7Ⅱ虽然提供74个自定义功能按钮,可由拍摄者对4个按钮分配各种不同功能,但很遗憾的是并未出现用于设定眼感应器的功能。希望索尼在今后的固件升级中一定要添加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