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舒适护理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8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和5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可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舒适护理
烧伤后患者创面剧烈疼痛,经常换药及翻身,卧床时间长,气管切开术后对气管套管的刺激,吸痰、气道灌洗等操作增加患者的痛苦,进行舒适护理可减少患者对各种治疗护理工作的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探讨了舒适护理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45.8岁,烧伤面积50%-90%,其中Ⅲ度烧伤5%-25%,呼吸道烧伤为中重度,其中瓦斯爆炸伤19例,火焰烧伤13例,煤气罐爆炸伤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6-72岁,平均45.3岁,烧伤面积52%-88%,其中Ⅲ度烧伤6%-20%,呼吸道烧伤为中重度,其中瓦斯爆炸伤22例,火焰烧伤12例,煤气罐爆炸伤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烧伤严重程度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环境及心理的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烧伤病房环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各项治疗护理目的,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的时间,减少噪音对患者睡眠和休息的影响,消除陌生环境对患者心理上造成的不安全感所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
1.2.2 吸痰的舒适护理 吸痰前应告知患者,选用粗细适合的吸痰管,吸痰压力为10.64-15.96kPa,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零负压轻轻插入气管最深部,松开吸痰管,边吸引边上提,旋转吸引,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1-2min,同时密切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有缺氧表现,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1.2.3 创面的舒适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创面肿胀程度、颜色、渗出液的量和颜色、气味,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患者生命征平稳后卧悬浮床治疗,有效的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加深创面,预防创面感染。
1.2.4 气管套管的舒适护理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常合并有头面颈烧伤,烧伤后3天内颈部肿胀明显,气囊不给予充气,有利于呼吸,伤后第4天颈部肿胀逐渐消退,气囊给予充气4ml,伤后第5天气囊给予充气5ml,6天后颈部肿胀完全消退,气囊给予充气6-8ml。气囊充气后每4-6h监测一次,及时补充气囊充气量,防止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和呕吐物误吸、呛咳等漏气并发症发生[1]。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滑脱,套管系带前颈部创面先外敷两层碘伏纱布,防止系带滑动加深创面损伤,增加患者舒适度。
1.2.5 气道湿化的舒适护理 烧伤患者反复高热及使用烤灯及烧伤治疗仪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加重了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使气道干燥,分泌物粘稠,增加痰液堵塞的发生,注意气道湿化,具体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00mL+灭菌注射用水100mL配置成0.45%氯化钠作为湿化液,将输液器插入配好的湿化液中,用输液泵滴入,调节滴速4-6mL/h,匀速将湿化液滴入气道,晚上熟睡后调节速度2-3ml/h,防止痰液过多影响睡眠。
1.2.6 气道灌洗的舒适护理 气道灌洗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并配合操作,灌洗时需两人操作,先准备好吸痰用物,其中一人注入湿化液5-10ml,刺激气管不断咳嗽,另一人快速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内,给予中心负压吸引,由浅入深,左右转动,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操作,反复冲洗2-3次。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2.2 2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舒适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57.5%下降到15.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75.0%提高到97.5%。
3.1 实施舒适护理后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烧伤现场的恐怖经历,漫长的住院治疗、昂贵的治疗费用,面临烧伤疤痕、毁容、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威胁等,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刺激,造成一系列不良心理状态,实施舒适护理后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3.2 本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使用悬浮床治疗 可以减轻翻身时的疼痛,减少换药次数,优化病房环境[2]。悬浮床温度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调节,无需翻身,防止创面长时间受压,减少创面渗出,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3.3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吸痰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痰液及呼吸道坏死粘膜脱落堵塞气道引起并发症,吸痰前告知患者,使患者配合操作,减轻患者憋气、刺激性咳嗽、疼痛等不适,选择吸痰管外径小于气管套管内管直径的1/2,可预防气道堵塞和负压过大[3],防止因吸痰加重缺氧和通气不足,气管黏膜损伤引起气管内出血。
3.4 烧伤患者体液渗出24h达到高峰 持续48h,48h后渗出液开始吸收,水肿逐渐消退,水肿消退后,气囊给予充气,并逐渐增加充气量,不影响患者呼吸,能有效减少气管粘膜糜烂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舒适。
3.5 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建立 患者在吸气过程中气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及排痰不畅[4],需要给予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纤毛运动,不易形成痰痂、痰栓,减少了肺部感染,同时痰液稀薄不需要重复吸引,降低了因吸痰而引起气道粘膜烧伤出血[5],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6 吸入性烧伤气管粘膜脱落坏死、痰液多而粘稠的患者 气道灌洗法可以刺激咳嗽,使脱落的坏死组织易于排出[6]。气道灌洗不可过于频繁,每4-6h进行1次,可清除气管脱落坏死粘膜、痰液,防止经常气道灌洗引起气道强烈应激反应,操作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技术、遵守操作程序、动作轻、速度快,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患者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面色紫绀及意识变化,应立即停止气道灌洗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防止因气道灌洗加重缺氧和通气不足。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创面疼痛,减少换药次数,无需翻身,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蒨,张萍,李莉.测压表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42-1144.
[2] 黄书润,等.悬浮床治疗背臀部烧伤205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693-694.
[3] 张丽萍,郭俊青.严重烧伤合并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81-82.
[4] 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6-18.
[5] 郭亚丽.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护理实践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30.
[6] 郗玉芝.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26-1727.
【关键词】 烧伤;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舒适护理
烧伤后患者创面剧烈疼痛,经常换药及翻身,卧床时间长,气管切开术后对气管套管的刺激,吸痰、气道灌洗等操作增加患者的痛苦,进行舒适护理可减少患者对各种治疗护理工作的应激反应,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探讨了舒适护理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5-75岁,平均45.8岁,烧伤面积50%-90%,其中Ⅲ度烧伤5%-25%,呼吸道烧伤为中重度,其中瓦斯爆炸伤19例,火焰烧伤13例,煤气罐爆炸伤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6-72岁,平均45.3岁,烧伤面积52%-88%,其中Ⅲ度烧伤6%-20%,呼吸道烧伤为中重度,其中瓦斯爆炸伤22例,火焰烧伤12例,煤气罐爆炸伤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烧伤严重程度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环境及心理的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烧伤病房环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各项治疗护理目的,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的时间,减少噪音对患者睡眠和休息的影响,消除陌生环境对患者心理上造成的不安全感所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
1.2.2 吸痰的舒适护理 吸痰前应告知患者,选用粗细适合的吸痰管,吸痰压力为10.64-15.96kPa,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零负压轻轻插入气管最深部,松开吸痰管,边吸引边上提,旋转吸引,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1-2min,同时密切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患者有缺氧表现,应停止吸痰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1.2.3 创面的舒适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创面肿胀程度、颜色、渗出液的量和颜色、气味,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患者生命征平稳后卧悬浮床治疗,有效的保持创面干燥,防止加深创面,预防创面感染。
1.2.4 气管套管的舒适护理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常合并有头面颈烧伤,烧伤后3天内颈部肿胀明显,气囊不给予充气,有利于呼吸,伤后第4天颈部肿胀逐渐消退,气囊给予充气4ml,伤后第5天气囊给予充气5ml,6天后颈部肿胀完全消退,气囊给予充气6-8ml。气囊充气后每4-6h监测一次,及时补充气囊充气量,防止口咽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和呕吐物误吸、呛咳等漏气并发症发生[1]。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滑脱,套管系带前颈部创面先外敷两层碘伏纱布,防止系带滑动加深创面损伤,增加患者舒适度。
1.2.5 气道湿化的舒适护理 烧伤患者反复高热及使用烤灯及烧伤治疗仪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加重了呼吸道水分的丧失,使气道干燥,分泌物粘稠,增加痰液堵塞的发生,注意气道湿化,具体方法:采用生理盐水100mL+灭菌注射用水100mL配置成0.45%氯化钠作为湿化液,将输液器插入配好的湿化液中,用输液泵滴入,调节滴速4-6mL/h,匀速将湿化液滴入气道,晚上熟睡后调节速度2-3ml/h,防止痰液过多影响睡眠。
1.2.6 气道灌洗的舒适护理 气道灌洗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并配合操作,灌洗时需两人操作,先准备好吸痰用物,其中一人注入湿化液5-10ml,刺激气管不断咳嗽,另一人快速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内,给予中心负压吸引,由浅入深,左右转动,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操作,反复冲洗2-3次。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2.2 2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舒适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57.5%下降到15.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75.0%提高到97.5%。
3.1 实施舒适护理后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烧伤现场的恐怖经历,漫长的住院治疗、昂贵的治疗费用,面临烧伤疤痕、毁容、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的威胁等,对患者产生强烈的刺激,造成一系列不良心理状态,实施舒适护理后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3.2 本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使用悬浮床治疗 可以减轻翻身时的疼痛,减少换药次数,优化病房环境[2]。悬浮床温度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调节,无需翻身,防止创面长时间受压,减少创面渗出,减少换药次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3.3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吸痰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常用的护理操作,可有效改善患者因痰液及呼吸道坏死粘膜脱落堵塞气道引起并发症,吸痰前告知患者,使患者配合操作,减轻患者憋气、刺激性咳嗽、疼痛等不适,选择吸痰管外径小于气管套管内管直径的1/2,可预防气道堵塞和负压过大[3],防止因吸痰加重缺氧和通气不足,气管黏膜损伤引起气管内出血。
3.4 烧伤患者体液渗出24h达到高峰 持续48h,48h后渗出液开始吸收,水肿逐渐消退,水肿消退后,气囊给予充气,并逐渐增加充气量,不影响患者呼吸,能有效减少气管粘膜糜烂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舒适。
3.5 气管切开后人工气道建立 患者在吸气过程中气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造成下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及排痰不畅[4],需要给予气道湿化。湿化液采用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纤毛运动,不易形成痰痂、痰栓,减少了肺部感染,同时痰液稀薄不需要重复吸引,降低了因吸痰而引起气道粘膜烧伤出血[5],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6 吸入性烧伤气管粘膜脱落坏死、痰液多而粘稠的患者 气道灌洗法可以刺激咳嗽,使脱落的坏死组织易于排出[6]。气道灌洗不可过于频繁,每4-6h进行1次,可清除气管脱落坏死粘膜、痰液,防止经常气道灌洗引起气道强烈应激反应,操作时要严格掌握无菌技术、遵守操作程序、动作轻、速度快,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患者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面色紫绀及意识变化,应立即停止气道灌洗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防止因气道灌洗加重缺氧和通气不足。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创面疼痛,减少换药次数,无需翻身,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蒨,张萍,李莉.测压表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42-1144.
[2] 黄书润,等.悬浮床治疗背臀部烧伤205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4):693-694.
[3] 张丽萍,郭俊青.严重烧伤合并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2):81-82.
[4] 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6-18.
[5] 郭亚丽.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护理实践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6):130.
[6] 郗玉芝.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726-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