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差异的素质提升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整体素质提升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要提升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具有自己的個性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尊重差异,以学生差异为基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这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关键词】差异;学生;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27-0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理念,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标尺,而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学生个体在智力方面、认知行为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尊重学生差异的存在,并善待学生差异,通过策略性的教学方案调整,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素质型人才。
  一、认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
  教育研究及心理研究结果都表明,学生个体在身心发展中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在智力水平、性格以及认知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而学生的差异使得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发展优势。
  导致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学生的背诵课文时,有些学生就喜欢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背诵,而有些学生则喜欢通过默读的方式进行背诵,有些学生擅长记忆,而有些学生擅长计算,因此并不能武断的断定哪种学习方法是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的,只要是适合学生个人特点和学习习惯的,都是好的学习方法[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
  二、基于学生差异的素质教学
  (一)差异化教学设计
  新课改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及不同需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受益。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要科学的备教材和教法,更为重要的是备学生,虽然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属于特定“群”或者“类”,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群”或者“类”当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其独特个性和差异性,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研究每一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特殊性。在设计教学方案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预想在教学中学生可能的反应或者接受能力,并寻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或策略,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设计教学方案使,应该为学生留有充分的发挥余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特性和优势,并能平等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差异化教学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的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因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预想过学生可能存在的差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情境以及学习过程具有动态化特征,因此必然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应变能力,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特征来进行组织教学,这样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教师应该讲教学中的关注点多放在班级学生思考方式多样化特征上,设计一些能够激发不同学生挑战性的课堂问题,例如让学生来验证某解题方式的正确性,这样就将学生放置在主动方,不仅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同时也能规学生积极的发表意见,甚至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探索欲望,使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三)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尊重学生的给差异,就是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给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第二就是要尊重和认同学生的差异化想法,不能对学生的想法过早的得出定论。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的学习法或者算法等比较“笨”,但由于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因此学生的记忆性比较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有益处的。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合理的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水平不同,在学习中只要学生能找到合适的算法或解法,都应该给予认可和尊重,充分的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差异化作业设计
  传统教学中大多存在着“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而作业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给学生设定了同样的作业目标,这种作业布置方式强调的是对学生共同要求,就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素质水平提升起到了抑制性作用。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进行差异化的作业布置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特点,通过设计具有层次的作业布置,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有所收获,有所提升。在作业布置中,使用学生差异,并不是简单的被动型适应学生差异,而是要通过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专业完成作业,在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完成作业巩固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差异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充分的尊重学生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和发展。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运用差异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教学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拥有自身独特个性的同时,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并成为新时代的素质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珊珊,阎亚军.论学生间的“差异”和“差距”——由“绿领巾”等事件引发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4(04):80-84.
  [2]于晓静,郭学军.教室分区、学生分类:基于学生差异需求的初中数学指导[J].上海教育科研,2017(03):49-52.
  [3]聂仁仕,范翔宇.高校学生差异化特征的量化评分方法研究[J].大学教育,2013(10):115-120.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神经元,损伤会导致神经元凋亡程序的启动从而造成继发性、永久性的神经元死亡,继而导致不可逆的中枢神经损伤。因此在急性脊髓损伤后如何保护神经元,减轻或阻止凋亡程序的启动所导致的继发性损伤,保护中枢神经的功能,降低致残率是目前SCI研究的方向。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S)是从积雪
【摘要】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基础要求较高,但在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科研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大部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本文从阻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因素入手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具体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借此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目的:流感作为一种易传播易感染且经常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流感病毒本身的易变异性,使现有的疫苗常常对新流行株无效,且一些抗病毒药物也出现耐药倾向,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势在必行。有研究显示IGF1基因在流感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筛选并验证了与IGF1具有靶向关系的micro RNA,并研究其在流感感染中的作用,为研究流感的病理机制、研制流感治疗方式提供新思路。方法:1.利用mic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其主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相应的化学知识,还能有效的认识化学规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化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为此本文在这里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探讨,以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进入了改革阶段,而高效课堂的构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影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着地理教学落后、地理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地理课程氛围等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新课标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方法,从调整课程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地理兴趣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增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
【摘要】应用题来自生活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有具体的内容。而学生生活经验缺乏,对应用题所反映的事理往往模糊不清。又由于学生的感知具有笼统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他们对题目往往一读而过,没有真正弄清题意就匆忙解题,造成错误。因此,在应用题阅读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要认真读题,教师应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读题,正确地指导学生读好题,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掌握读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差距;策略;问题;困
【摘要】新时代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应用的机会。这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为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要联系生活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