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减轻墙体荷载,填充围护墙多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粘土砖、陶粒空心砖等轻质砌块材料,由于砌筑过程是由人进行流水作业,分别完成,及墙体干缩变形,轻体墙体材料抗渗能力减弱,加上采用外墙饰面材料时,无有效的防护措施,容易造成外墙渗漏、形成质量通病,施工中应加以预防。
关键词:框架填充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1、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原因分析
1.1砌块外观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砌体表面膨胀、松软、分层或伴有灰团空洞、爆裂以及贯空面棱的裂缝等,尤其加气砼块厚度不一,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砌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允许偏差8mm),若抹灰砂浆厚度一次大于25mm时,即形成自坠裂缝,因而给墙体底层灰造成许多漏水隐患。
1.2 砌体浇水湿润不够。砌块浇水湿润程序要视砌块的材料而定。如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组成材料是粉煤灰,煤渣或陶粒等,都是吸水率较大的多孔材料,一般可达16%~20%,且砌块的块体比砖大得多,表面积却比同体积的粘土砖小很多,所以砌块浇水湿润需要较长的时间,否则,会使灰浆中的水分在硬化前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影响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1.3 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透,砂子偏细,含泥量过多或砂浆稠度大小,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够,或是铺灰面过大,砂浆失去塑性,造成灰缝不密实而影响施工质量。
1.4砂浆配合比不好,收缩率过大。特别是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收缩值更大。如果竖向灰缝过小,又因为砂浆是后浇灌,缝中灌不实,成了空心缝或瞎缝,雨水容易透过抹灰层和墙体造成漏水。
1.5砌块间粘结不良。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造成灰缝不密实,砌筑空心砌块时,因支承面较小,采用退榫法砌筑,砌体就因使用的木榫面高出砂浆面,砌筑时砌块就位校正后,经碰撞、撬动等,影响砌块之间粘结不好,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期裂缝。
1.6抹灰层出现裂缝、起壳、或抹灰层太薄,特别是在山墙处,由于抹灰面积较大,施工接缝较多,受气候影响较大,是墙体防水的薄弱环节。而山墙受雨水冲刷的机会多,雨水量大,更容易造成渗水或漏水。
1.7外墙门窗框处不密实产生渗漏。近几年来建筑物多采用塑钢窗,它同墙体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而门窗框的两次施工又往往造成空隙留置,大小不当,砂浆塞缝不饱满,即使砂浆很饱满,由于温差使门窗框与墙体间裂缝始终存在。再加上如密封胶质量不佳或密封不规范极易产生渗漏水。另外墙窗台没有做出流水坡度,使窗台上的积水不能迅速排除,滴水线槽的抹灰不符合要求,都易造成渗水。
2、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预防措施
2.1 要认真作好砌块、水泥、石灰膏、砂子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砌筑中,外观和尺寸不合格的砌块要剔除。控制砂浆配合比,砌筑稠度为5~7mm,抹灰稠度为8~10mm为好;同时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应随伴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混合砂浆也应在4h之内用完,不得使用隔夜砂浆,砌块砌筑前应有适当的存放期(30~50h),以减少砌块在砌体中收缩引起的周边裂缝,砌块使用前1~2d要多次浇水,直到表面充分湿润。并根据气候炎热、干燥情况在使用前2h浇水,水浸入砌体。
2.2门窗框四周嵌缝应在室内外持灰之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嵌缝时应先清理门窗洞周围墙体,并充分湿润,再用1:2~3的水泥砂浆(或掺少量纸筋灰的混合砂浆),分层嵌填门窗框四周缝隙。
2.3 镶砌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前,必须清理窗洞的垃圾,并浇水湿润,再坐灰砌筑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如果坐灰厚度过大(一般不超过30mm),要提前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2.4 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它工具清理。如果砌块表面被废机油污染严重,尚需用10%碱水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抹灰前1~2d视气候情况,适当浇水湿润。
2.5 持灰前应先检查墙面平整度,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修补脚手洞,并把穿过墙面的管线和固定于墙面上的预埋件填塞密实。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缝裂缝或局部起壳。在加气砼砌体抹灰前,可用801胶喷洒2~3遍,待全部吸入后可抹灰。
2.6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时,砌体上不得留脚手眼,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立柱外脚手。
2.7 堵好脚手眼:具体办法,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待30min后取出棉丝,孔底铺满砂浆,再将水浸泡过的砌块砌入孔内,两侧立缝及上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直至密实为止。
2.8 窗台、阳台、遮阳板、雨篷等应用水泥砂浆抹完并抹出流水坡度,以避免泛水或积水:同时,还要作好滴水线槽,以避水流到墙面上。
3、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治理方法
3.1 查清墙面渗水、漏水原因,找准渗漏部位,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3.2 门窗四周嵌缝不密实而引的渗漏,应将渗漏部们的嵌缝材料铲除干净,然后重新分层嵌实,或用建筑密封油膏嵌补。
3.3 因砌体本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渗漏,应铲除该部位的抹灰层,然后将砌块疏松,灰团部分凿除,用水泥砂浆修补,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重新抹灰。
3.4 因抹灰裂缝、起壳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应铲除不合格的抹灰层重做。因抹灰厚度太薄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可在表面凿毛,认真清理、湿润以后,加做一层抹灰。有条件时,可以采取加速墙面排水的措施,如在抹杰层外加做防水涂料等。
3.5 对于凸出外墙面的窗台、阳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没有泛水的,要在表面凿毛以后,抹水泥浆泛水;并在与墙面交接处,沿墙用水泥砂浆抹一条10cm高的线脚,或在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一小圆角。在板底边缘处凿毛以后,用水泥砂浆抹出滴水线槽。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提高,外墙渗漏设防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外墙二道防水设防是解决渗漏有效途径之一。为切实解决好防裂漏质量问题,建议各地区根据其气候特点、材料情况和习惯做法等分别确定各种材料设计构造、施工措施等,使投资者、设计、施工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只有这样,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使用者才能放心。同时,加速研制低成本、高质量的外墙面粘贴剂,解决现时的水泥浆镶贴因浆干缩产生裂纹渗漏的现象,争取外墙渗漏解决在外墙面第一道防线。
关键词:框架填充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1、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原因分析
1.1砌块外观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砌体表面膨胀、松软、分层或伴有灰团空洞、爆裂以及贯空面棱的裂缝等,尤其加气砼块厚度不一,砌筑不挂线的一侧凹凸不平,有的砌体之间平整度差20~40mm(允许偏差8mm),若抹灰砂浆厚度一次大于25mm时,即形成自坠裂缝,因而给墙体底层灰造成许多漏水隐患。
1.2 砌体浇水湿润不够。砌块浇水湿润程序要视砌块的材料而定。如粉煤灰硅酸盐砌块组成材料是粉煤灰,煤渣或陶粒等,都是吸水率较大的多孔材料,一般可达16%~20%,且砌块的块体比砖大得多,表面积却比同体积的粘土砖小很多,所以砌块浇水湿润需要较长的时间,否则,会使灰浆中的水分在硬化前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影响相互间的粘结和砂浆的强度。
1.3 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石灰膏消化处理不透,砂子偏细,含泥量过多或砂浆稠度大小,和易性和保水性不够,或是铺灰面过大,砂浆失去塑性,造成灰缝不密实而影响施工质量。
1.4砂浆配合比不好,收缩率过大。特别是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厚度过大时,收缩值更大。如果竖向灰缝过小,又因为砂浆是后浇灌,缝中灌不实,成了空心缝或瞎缝,雨水容易透过抹灰层和墙体造成漏水。
1.5砌块间粘结不良。如砂浆中有较大的石块,造成灰缝不密实,砌筑空心砌块时,因支承面较小,采用退榫法砌筑,砌体就因使用的木榫面高出砂浆面,砌筑时砌块就位校正后,经碰撞、撬动等,影响砌块之间粘结不好,甚至,在灰缝中形成初期裂缝。
1.6抹灰层出现裂缝、起壳、或抹灰层太薄,特别是在山墙处,由于抹灰面积较大,施工接缝较多,受气候影响较大,是墙体防水的薄弱环节。而山墙受雨水冲刷的机会多,雨水量大,更容易造成渗水或漏水。
1.7外墙门窗框处不密实产生渗漏。近几年来建筑物多采用塑钢窗,它同墙体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而门窗框的两次施工又往往造成空隙留置,大小不当,砂浆塞缝不饱满,即使砂浆很饱满,由于温差使门窗框与墙体间裂缝始终存在。再加上如密封胶质量不佳或密封不规范极易产生渗漏水。另外墙窗台没有做出流水坡度,使窗台上的积水不能迅速排除,滴水线槽的抹灰不符合要求,都易造成渗水。
2、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预防措施
2.1 要认真作好砌块、水泥、石灰膏、砂子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砌筑中,外观和尺寸不合格的砌块要剔除。控制砂浆配合比,砌筑稠度为5~7mm,抹灰稠度为8~10mm为好;同时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应随伴随用,水泥砂浆应在初凝之前用完,混合砂浆也应在4h之内用完,不得使用隔夜砂浆,砌块砌筑前应有适当的存放期(30~50h),以减少砌块在砌体中收缩引起的周边裂缝,砌块使用前1~2d要多次浇水,直到表面充分湿润。并根据气候炎热、干燥情况在使用前2h浇水,水浸入砌体。
2.2门窗框四周嵌缝应在室内外持灰之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嵌缝时应先清理门窗洞周围墙体,并充分湿润,再用1:2~3的水泥砂浆(或掺少量纸筋灰的混合砂浆),分层嵌填门窗框四周缝隙。
2.3 镶砌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前,必须清理窗洞的垃圾,并浇水湿润,再坐灰砌筑窗台(或安装预制窗台);如果坐灰厚度过大(一般不超过30mm),要提前用细石混凝土找平。
2.4 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它工具清理。如果砌块表面被废机油污染严重,尚需用10%碱水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抹灰前1~2d视气候情况,适当浇水湿润。
2.5 持灰前应先检查墙面平整度,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修补脚手洞,并把穿过墙面的管线和固定于墙面上的预埋件填塞密实。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缝裂缝或局部起壳。在加气砼砌体抹灰前,可用801胶喷洒2~3遍,待全部吸入后可抹灰。
2.6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时,砌体上不得留脚手眼,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立柱外脚手。
2.7 堵好脚手眼:具体办法,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应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待30min后取出棉丝,孔底铺满砂浆,再将水浸泡过的砌块砌入孔内,两侧立缝及上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直至密实为止。
2.8 窗台、阳台、遮阳板、雨篷等应用水泥砂浆抹完并抹出流水坡度,以避免泛水或积水:同时,还要作好滴水线槽,以避水流到墙面上。
3、框架填充外墙的渗漏的治理方法
3.1 查清墙面渗水、漏水原因,找准渗漏部位,然后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3.2 门窗四周嵌缝不密实而引的渗漏,应将渗漏部们的嵌缝材料铲除干净,然后重新分层嵌实,或用建筑密封油膏嵌补。
3.3 因砌体本身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渗漏,应铲除该部位的抹灰层,然后将砌块疏松,灰团部分凿除,用水泥砂浆修补,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重新抹灰。
3.4 因抹灰裂缝、起壳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应铲除不合格的抹灰层重做。因抹灰厚度太薄而造成渗水的墙面,可在表面凿毛,认真清理、湿润以后,加做一层抹灰。有条件时,可以采取加速墙面排水的措施,如在抹杰层外加做防水涂料等。
3.5 对于凸出外墙面的窗台、阳台、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没有泛水的,要在表面凿毛以后,抹水泥浆泛水;并在与墙面交接处,沿墙用水泥砂浆抹一条10cm高的线脚,或在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抹一小圆角。在板底边缘处凿毛以后,用水泥砂浆抹出滴水线槽。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提高,外墙渗漏设防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外墙二道防水设防是解决渗漏有效途径之一。为切实解决好防裂漏质量问题,建议各地区根据其气候特点、材料情况和习惯做法等分别确定各种材料设计构造、施工措施等,使投资者、设计、施工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只有这样,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使用者才能放心。同时,加速研制低成本、高质量的外墙面粘贴剂,解决现时的水泥浆镶贴因浆干缩产生裂纹渗漏的现象,争取外墙渗漏解决在外墙面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