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朗读过程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3、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经过。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二胡曲《二泉映月》
  教学过程:
  一、读中感悟,走近阿炳苦难生活
  出示一组词语: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茫茫月夜
  找学生读一读,发现了什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师:阿炳在与师父赏月听泉的时候,师父说了一句什么话?十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中秋夜,小阿炳长大了,他来到二泉边,他听到了什么样的泉声?(板书:泉声)出示句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泉声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关键词。想象“双目失明”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理解“卖艺度日”句子练习: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阿炳在( )卖艺度日;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阿炳在( )卖艺度日。
  师:谁来将这一自然段读一下。(对阿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对他的不屈性格深感钦佩。)
  师:听老师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话想对阿炳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与阿炳的对话,让学生了解阿炳催人泪下的坎坷经历,为理解下文“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作铺垫。)
  二、有感而发,贴近阿炳内心世界
  师:命运让阿炳遭遇了这么多坎坷,历经了这么多磨难。所以当他再一次来到二泉时,听到的不仅是淙淙的流水声!轻读第4自然段,阿炳还听到了什么?请你用浪线划出来。引读“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该部分内容,让我们大家都感受到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阿炳会怎样叹息,怎样哭泣,怎样倾诉,又会怎样呐喊呢?
  师:再请几位同学把这句话读一下。(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学生闭上眼睛,在心灵深处,他们会敞开心扉倾听阿炳诉说,从而感受阿炳内心苦与悲。同时,这一教学设计也很好地实现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目标。)
  三、倾听琴声,走进二泉同喜同悲
  师: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欣赏《二泉映月》,从乐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读第五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琴声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文中描写琴声所包含的内容。并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板书:琴声)
  (设计意图:新课标在总目标里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该部分教学,学生在倾听琴声的同时也在倾听着阿炳的心声。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阿炳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的心跟着阿炳,跟着阿炳的音乐一同跳跃。)四、记忆琴声,留住阿炳不屈精神
  师:《二泉映月》让我们了解了阿炳苦难的一生,更让我们感受了阿炳不屈的性格,让我们记住不朽的《二泉映月》,记住倔强的阿炳。请大家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
  师:阿炳用心谱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課文的作者用心听懂了阿炳的心声,清纯的泉声引发了优美的琴声,优美的琴声倾诉着阿炳的心声(板书:心声)读完全文以后,老师突然想到了一副对联,下联是:我心,你心,他心,心心相印。那么,上联是什么?泉声,琴声,心声,声声相和。
  作业设计:1、写一段话,描写月夜的优美景色。2、搜集阿炳创作的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欣赏这些名曲,想象曲子所表达的内容,体会曲子所表达的感情。
  板书:我 泉
  心, 声,
  你 琴
  心, 声,
  他 心
  心, 声,
  心 声
  心 声
  相 相
  印。 和。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朗读、闭眼、想象,让学生走近阿炳,走进文本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三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仅靠课本上数量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学生 学会学习 高中数学的特点 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
【摘要】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必须善于激活孩子的语言主动性,必须善于引领幼儿语言的健康发展方向,在语言教学中将孩子语言激活在扩散处、疑问处、省略处和家园互动处,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指导,注重规范,引领孩子学会回答问题,教会孩子准确地回答问题,引领孩子学习礼貌语言,引领孩子走向诚实,在师幼互动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  【关键词】语言教学 师幼互动 策略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基本表现形态,
我个人在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以下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
【关键词】师生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时尚潮流的发展,学生思维的变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旧的师生关系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念。  应试教育的观念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过去,教师的话学生必须言听计从,要是学生稍有不从,教师就会拿出绝招:体罚、变相体罚、挖苦嘲笑,孤立学生。还能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状元”、“不打不成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些种种的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和扩展,加强课外阅读能够让小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同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本文根据作者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激发兴趣、选择读物、指导方法、鼓励动笔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经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读写能
【摘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特点及所经历的心理规律等,成为影响数学课程建设因素中的最根本因素。数学课程改革,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创新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学问中心数学课程,是基于对学生数学学习这样的认识建立的,即数学家的认识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逻辑是同质的,其间的差异只是程度的问题。数学家
提起作文,似乎与小学低年级没什么关系,因为从课程上看,低年级是没有作文课的,但是,新大纲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我认为“写话”就可以理解为低年级作文。根据大纲中的此项要求,我对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应的“写话”训练,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先说后写    新教材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每个练习都安排的有“口语交际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从自身形象的树立、课堂的组织形式、课外学习语文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个问题。  一、树立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教师要树立自身形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用爱心影响学生。有爱心的老师,学生才会信服你,并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教学工作才会得以顺利开展。  2、用自身的成功感动学生。自从我参加自学考试以来,学习、工作都很紧,而且每次自学考考时间都
摘要:自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为、自主的状态。自由是需要教育的,自由教育对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对人在活动中自觉、自为、自主的引导与发展。具体的来讲包括三个方面:自由教育以其理性精神促进人的自觉、实践精神促进人的自为、民主精神促进人的自主。  关键词:自由 自由发展 自由教育    自由与教育的关系一直是中外教育家所关注的议题,在历史上对自由与教育的讨论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