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也能出奇制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在小学数学作业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评语,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种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语评价
  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如果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的。传统的评价方式机械、枯燥、缺乏激励性,且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笔者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真诚关爱,增进感情交流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期待,能使学生形成一股积极地向上的动力。对于语文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却很一般的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你的语文成绩在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佩服你的语文素养,相信你有了语文学习成功的经验,数学成绩也一定会提高得很快。”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又提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且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从中得到赞赏和前进的动力。又如:某学生因病缺课、成绩退步出现了情绪波动,我们可以在作业本中给以这样的关注:“你生病了,老师很难过,也很担心你,现在好些了吗?先好好休息,不要担心你的学习,我会抽时间帮你补上的”; “如果你需要帮助,请来找我好吗?”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给学生一点关爱,往往会使学生倍感温暖,他们也许会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或敬佩的长者,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二、表扬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语,不但能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优等生的作业可以写:“解得巧、方法妙!”、“相信你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对于书写工整的作业可以写:“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字如其人,你写的字跟你的人一样清秀!”;对于后进生有进步的作业可以写:“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于正在努力但没进步的学生作业,可以写:“孩子,别泄气,你能行!”……以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扬式的评语去激励学生,当学生得到这些期望信息,就会倍感教师的亲切和关爱,从而激发学习数学浓厚的兴趣。
  三、指导方法,提高答题技能
  评语中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客观地分析他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产生偏差的原因,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应该仔细揣磨学生为什么做错、错在什么地方、第几步、怎么改正来写下指导方法评语。可以利用眉批式的评语注解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时,如果能加上“先找准哪个地方的等量关系?”、“采用逆推法试试看!”、“下步该怎么做?”、“理论依据是什么?”等评语。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步骤,在评语的引导下,学生有的能很快明白自己失误在什么地方,从而改正过来。真正明白某种类型的习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这些评语是为学生指引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错在哪里,使自己纠正解法,提高答题技能。如有的学生经常抄错题目中的数字,有的学生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就错了,对于这种不大不小的错误,我会这样写:“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细心交朋友,好吗?”这一类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四、积极引导,拓宽解题思维
  利用评语给予学生恰当启发,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批改的过程中,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如果只想出其中一种,这时,适时地用巧妙的语言来点拨学生,能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浪花。如:“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你还能想出更好的解法吗,试试好吗?”、“××同学的解法很好,请你再动脑筋,看能不能想出他的解法”、“你真厉害,竟然能想出与众不同的解法!”……这样的评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有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如果有学生想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可以写上“解法多,方法好,思路宽”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
  五、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
  对学生严格要求,端正学习态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不但能督促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还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使之乐于接受。在学生的作业中,教师对他们的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如:对于聪明但写字马虎的学生可以写:“解题方法很好,如果字再写得工整一些,那就更好了!””对于作业质量有进步的学生可以写:“如果每次作业都能这么认真对待,那就太好了!”、如果写字进步很大,可以写:“真不敢相信这么漂亮的字是你写的,太棒了!”对于一些粗心的学生可以写:“再细心一些,准行!”、“希望你能和细心交朋友!”、“字寫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完美了!”对于作业有抄袭的作业可以写:“很遗憾,这次作业没有动脑筋,下次独立完成,好吗?”……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督促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对于优秀的作业,也应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好漂亮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数学美!”、“真棒!堪称艺术设计了!”、“好严谨的书写格式!”……这样既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利的迁移。
  实践证明,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评语,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能力、情感和态度。这种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读私塾时写过这样一首小诗:“水井四方主,周围是高墙,清水映卵石,小鱼嬉中央。吃吃井中水,永远长不长。”诗意非常明白,如果把学生局促在“井”中,又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知识?又怎能培养出素质高的“大鱼”呢?大凡语文能力强的学生,都是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一套,既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未知欲,更不能造就21世纪的建设人才。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想,除认真研究课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及能力。由于综合性强,从而决定了作文的难度大。教师甚至家长都在指导学生学习作文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因此,作文教学决不能再墨守旧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农村学生 作文现状激发兴趣引导学生 扩大阅读  写作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一直以来,很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作文水平不高着急;很多老师感到作文难教,或者
【摘要】当今,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活方式。手机上网在给高职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增加。本文以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为例浅析了高职生手机上网的思想行为特征及其教育对策。  【关键词】手机上网 高职生影响对策  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Wi-Fi覆盖的提升,3G的成熟和4G的启用,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生活方式【1】。CNNIC 第34
【摘 要】留守少年的教育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学校在开展省立项德育科研课题《农村留守少年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的研究中探寻到,对留守少年的教育首先就要给他们的心灵安一个家,让他们的灵魂不再留守,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关键词】责任 亲情 归宿 安全 眷恋 希望 心灵之家 教育 留守少年  给心灵安个家,心灵就不会像孤魂野鬼一样四处漂泊;  给心灵安个家,心灵就不会疲于奔命;  给
思想品德课是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使理论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境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举出一些例子,架起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而,教师所举的事例也不能随心所欲,托口而出,“捡到篮里就是菜”。教师所举的事例要恰到好处,并非易事,必须精心
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自觉性的核心因素。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关键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英语的天赋,而是因为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改变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让他们真正地“善学之,乐学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我认为,可以从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不仅仅在于这首词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了生活的意趣和人生的哲理,更重要的是,词中尽显了苏轼“大醉”后的感喟和心路历程。  对于相对感性的初一学生来说,对于《水调歌头》的教学,也应重在剖析苏轼涤荡的情感,引领他们走进文本,走近词人深邃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与“两谪仙”之一的苏轼产生情感共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不够充分,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执教《端午的鸭蛋》过程中,尝试对学生思维能力阶梯式引导,以期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建构、自我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有效阅读。  【关键词】思维有效阅读 阶梯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由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体育教学以学生为本渗透德育  在小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的双向互动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与创造活动。本文结合自身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课堂有效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性途径教学探讨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实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