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在小学数学作业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评语,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种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语评价
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如果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的。传统的评价方式机械、枯燥、缺乏激励性,且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笔者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真诚关爱,增进感情交流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期待,能使学生形成一股积极地向上的动力。对于语文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却很一般的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你的语文成绩在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佩服你的语文素养,相信你有了语文学习成功的经验,数学成绩也一定会提高得很快。”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又提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且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从中得到赞赏和前进的动力。又如:某学生因病缺课、成绩退步出现了情绪波动,我们可以在作业本中给以这样的关注:“你生病了,老师很难过,也很担心你,现在好些了吗?先好好休息,不要担心你的学习,我会抽时间帮你补上的”; “如果你需要帮助,请来找我好吗?”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给学生一点关爱,往往会使学生倍感温暖,他们也许会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或敬佩的长者,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二、表扬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语,不但能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优等生的作业可以写:“解得巧、方法妙!”、“相信你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对于书写工整的作业可以写:“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字如其人,你写的字跟你的人一样清秀!”;对于后进生有进步的作业可以写:“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于正在努力但没进步的学生作业,可以写:“孩子,别泄气,你能行!”……以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扬式的评语去激励学生,当学生得到这些期望信息,就会倍感教师的亲切和关爱,从而激发学习数学浓厚的兴趣。
三、指导方法,提高答题技能
评语中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客观地分析他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产生偏差的原因,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应该仔细揣磨学生为什么做错、错在什么地方、第几步、怎么改正来写下指导方法评语。可以利用眉批式的评语注解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时,如果能加上“先找准哪个地方的等量关系?”、“采用逆推法试试看!”、“下步该怎么做?”、“理论依据是什么?”等评语。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步骤,在评语的引导下,学生有的能很快明白自己失误在什么地方,从而改正过来。真正明白某种类型的习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这些评语是为学生指引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错在哪里,使自己纠正解法,提高答题技能。如有的学生经常抄错题目中的数字,有的学生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就错了,对于这种不大不小的错误,我会这样写:“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细心交朋友,好吗?”这一类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四、积极引导,拓宽解题思维
利用评语给予学生恰当启发,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批改的过程中,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如果只想出其中一种,这时,适时地用巧妙的语言来点拨学生,能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浪花。如:“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你还能想出更好的解法吗,试试好吗?”、“××同学的解法很好,请你再动脑筋,看能不能想出他的解法”、“你真厉害,竟然能想出与众不同的解法!”……这样的评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有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如果有学生想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可以写上“解法多,方法好,思路宽”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
五、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
对学生严格要求,端正学习态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不但能督促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还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使之乐于接受。在学生的作业中,教师对他们的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如:对于聪明但写字马虎的学生可以写:“解题方法很好,如果字再写得工整一些,那就更好了!””对于作业质量有进步的学生可以写:“如果每次作业都能这么认真对待,那就太好了!”、如果写字进步很大,可以写:“真不敢相信这么漂亮的字是你写的,太棒了!”对于一些粗心的学生可以写:“再细心一些,准行!”、“希望你能和细心交朋友!”、“字寫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完美了!”对于作业有抄袭的作业可以写:“很遗憾,这次作业没有动脑筋,下次独立完成,好吗?”……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督促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对于优秀的作业,也应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好漂亮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数学美!”、“真棒!堪称艺术设计了!”、“好严谨的书写格式!”……这样既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利的迁移。
实践证明,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评语,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能力、情感和态度。这种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评语评价
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如果教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等级制等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的。传统的评价方式机械、枯燥、缺乏激励性,且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学评语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笔者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真诚关爱,增进感情交流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和期待,能使学生形成一股积极地向上的动力。对于语文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却很一般的学生,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你的语文成绩在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老师佩服你的语文素养,相信你有了语文学习成功的经验,数学成绩也一定会提高得很快。”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能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又提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并且给学生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从中得到赞赏和前进的动力。又如:某学生因病缺课、成绩退步出现了情绪波动,我们可以在作业本中给以这样的关注:“你生病了,老师很难过,也很担心你,现在好些了吗?先好好休息,不要担心你的学习,我会抽时间帮你补上的”; “如果你需要帮助,请来找我好吗?”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给学生一点关爱,往往会使学生倍感温暖,他们也许会把你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或敬佩的长者,从而实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与学的“双赢”。
二、表扬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恰当的运用激励性评价语,不但能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优等生的作业可以写:“解得巧、方法妙!”、“相信你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对于书写工整的作业可以写:“看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字如其人,你写的字跟你的人一样清秀!”;对于后进生有进步的作业可以写:“看到你的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对于正在努力但没进步的学生作业,可以写:“孩子,别泄气,你能行!”……以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扬式的评语去激励学生,当学生得到这些期望信息,就会倍感教师的亲切和关爱,从而激发学习数学浓厚的兴趣。
三、指导方法,提高答题技能
评语中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客观地分析他们在理解和处理信息时产生偏差的原因,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应该仔细揣磨学生为什么做错、错在什么地方、第几步、怎么改正来写下指导方法评语。可以利用眉批式的评语注解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时,如果能加上“先找准哪个地方的等量关系?”、“采用逆推法试试看!”、“下步该怎么做?”、“理论依据是什么?”等评语。实际上是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思维步骤,在评语的引导下,学生有的能很快明白自己失误在什么地方,从而改正过来。真正明白某种类型的习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这些评语是为学生指引思考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错在哪里,使自己纠正解法,提高答题技能。如有的学生经常抄错题目中的数字,有的学生竖式上的得数,抄到横式上就错了,对于这种不大不小的错误,我会这样写:“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和细心交朋友,好吗?”这一类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
四、积极引导,拓宽解题思维
利用评语给予学生恰当启发,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批改的过程中,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如果只想出其中一种,这时,适时地用巧妙的语言来点拨学生,能激起学生数学思维的浪花。如:“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你还能想出更好的解法吗,试试好吗?”、“××同学的解法很好,请你再动脑筋,看能不能想出他的解法”、“你真厉害,竟然能想出与众不同的解法!”……这样的评语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有意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如果有学生想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可以写上“解法多,方法好,思路宽”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
五、严格要求,养成良好习惯
对学生严格要求,端正学习态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不但能督促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还能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使之乐于接受。在学生的作业中,教师对他们的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如:对于聪明但写字马虎的学生可以写:“解题方法很好,如果字再写得工整一些,那就更好了!””对于作业质量有进步的学生可以写:“如果每次作业都能这么认真对待,那就太好了!”、如果写字进步很大,可以写:“真不敢相信这么漂亮的字是你写的,太棒了!”对于一些粗心的学生可以写:“再细心一些,准行!”、“希望你能和细心交朋友!”、“字寫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完美了!”对于作业有抄袭的作业可以写:“很遗憾,这次作业没有动脑筋,下次独立完成,好吗?”……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督促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对于优秀的作业,也应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好漂亮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数学美!”、“真棒!堪称艺术设计了!”、“好严谨的书写格式!”……这样既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优势得到了顺利的迁移。
实践证明,在数学作业批改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评语,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习惯、能力、情感和态度。这种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