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应放在首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是英语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同时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强和重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是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又是使学生真正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达到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要求。
外语教学法指出,外语的学习一般经历呈现、实践、迁移三个阶段,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贯穿这三个阶段。
一、呈现——使预习成为习惯
1.从基础入手,抓好单词预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或不知道如何说的现象。原因之一是每一课的新单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不熟悉新词的发音,这阻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提出预习新课词汇的要求。可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请教老师与家长或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形式预习生词,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环节中大声地朗读这些生词,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2.循序渐进,引导短文预习。
这种做法体现的不仅是预习的形式,还是预习的能力。单词预习强调的是“朗读其音”,短文预习强调的是“理解其义”。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认真预习课文对话或句型,并适当做翻译,不会的做上记号,作为上课听讲时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可先就课文对话或句型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逐步习惯有针对性地听讲,明确自己预习中的薄弱环节,把良好的预习方法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一种学习习惯。
二、实践——还给学生自主权
1.遵循“自主学习”原则。
要在选择、创造外语教学技巧时,着眼于方便学生,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会忽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外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否有效地进行,关系到学生运用语言的优劣。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控制,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机制、空间和环境。可以增强小组活动方式的选择性,增加小组的活动量,提高质量。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存在“阅读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单元中的小短文,让学生在规定的時间内自学短文,再笔头回答教师就短文提出的问题。这类短文是对每单元课文中对话形式和内容的一种变换、延伸与扩展,如果学生自学这些短文,则对其知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迁移大有帮助。
三、迁移——放飞学生的思维
1.提供范例和语言材料。
迁移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语言提供范例和材料。所谓范例,不仅是与某个学生做一个示范性的对话,而且包括引导学生想象与课文对话相似的生活场景。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应用。英语学习已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上。在走廊上,在操场上,学生可自觉用英语打招呼和做英语游戏;在课间,在课后,可从广播里欣赏英语歌曲和英语故事,营造校园浓郁的英语氛围。这会使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也会大面积地引起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同时,由于教材编写内容的丰富性,在不经意间引入国外的文化民族风俗,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利于学生课外关注外国的人文风情,增长见识。
2.设计新的作业形式。
作业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则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传统的“一背”、“二抄”、“三练”的机械模式,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作业形式,使作业充满快乐与智慧。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的做法是要求部分学生朗读、抄写识记内容,直至掌握。部分学生除掌握识记内容外还要运用到语言中,部分学生要拓展课外知识,积累词汇。
大多数小学生非常喜爱音乐、美术等学科,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尝试将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有效融合。例如,教动物类的单词时,我布置设计画图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画出所学动物,并用英语在图旁写出所画动物的名称;第二天上课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要用几句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也可以请学生配合介绍。这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充满新鲜感,轻松学习、愉快作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在教有关交通工具的单词时,我结合综合实践《设计新型汽车》,布置新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新型汽车,加强对单词课文的掌握。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形势下,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教师不能为学生包办代替一切,过于勤奋的教师只会教出懒惰的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学习、实践、摸索、发现,他们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的努力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细心培养,让学生少走弯路,少流汗水,我们就要多长智慧,多用心,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扶着走”是为了“放手”,一旦学生具备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我们身负重任,虽然任务艰巨,沿途也有别样风景。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打开英语王国的大门,在英语的世界尽情地驰骋,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外语教学法指出,外语的学习一般经历呈现、实践、迁移三个阶段,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贯穿这三个阶段。
一、呈现——使预习成为习惯
1.从基础入手,抓好单词预习。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或不知道如何说的现象。原因之一是每一课的新单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不熟悉新词的发音,这阻碍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提出预习新课词汇的要求。可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请教老师与家长或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等形式预习生词,并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环节中大声地朗读这些生词,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2.循序渐进,引导短文预习。
这种做法体现的不仅是预习的形式,还是预习的能力。单词预习强调的是“朗读其音”,短文预习强调的是“理解其义”。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认真预习课文对话或句型,并适当做翻译,不会的做上记号,作为上课听讲时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可先就课文对话或句型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逐步习惯有针对性地听讲,明确自己预习中的薄弱环节,把良好的预习方法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一种学习习惯。
二、实践——还给学生自主权
1.遵循“自主学习”原则。
要在选择、创造外语教学技巧时,着眼于方便学生,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会忽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外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否有效地进行,关系到学生运用语言的优劣。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控制,给予学生自由活动的机制、空间和环境。可以增强小组活动方式的选择性,增加小组的活动量,提高质量。
2.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存在“阅读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单元中的小短文,让学生在规定的時间内自学短文,再笔头回答教师就短文提出的问题。这类短文是对每单元课文中对话形式和内容的一种变换、延伸与扩展,如果学生自学这些短文,则对其知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迁移大有帮助。
三、迁移——放飞学生的思维
1.提供范例和语言材料。
迁移的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语言提供范例和材料。所谓范例,不仅是与某个学生做一个示范性的对话,而且包括引导学生想象与课文对话相似的生活场景。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应用。英语学习已不再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上。在走廊上,在操场上,学生可自觉用英语打招呼和做英语游戏;在课间,在课后,可从广播里欣赏英语歌曲和英语故事,营造校园浓郁的英语氛围。这会使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也会大面积地引起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同时,由于教材编写内容的丰富性,在不经意间引入国外的文化民族风俗,吸引学生的眼球,有利于学生课外关注外国的人文风情,增长见识。
2.设计新的作业形式。
作业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通过作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则有助于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浓厚的语言兴趣,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传统的“一背”、“二抄”、“三练”的机械模式,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创新作业形式,使作业充满快乐与智慧。
面向全体学生就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的做法是要求部分学生朗读、抄写识记内容,直至掌握。部分学生除掌握识记内容外还要运用到语言中,部分学生要拓展课外知识,积累词汇。
大多数小学生非常喜爱音乐、美术等学科,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尝试将英语与美术、音乐学科有效融合。例如,教动物类的单词时,我布置设计画图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画出所学动物,并用英语在图旁写出所画动物的名称;第二天上课展示自己的作品时,要用几句简单的英语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也可以请学生配合介绍。这种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充满新鲜感,轻松学习、愉快作业,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在教有关交通工具的单词时,我结合综合实践《设计新型汽车》,布置新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新型汽车,加强对单词课文的掌握。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杰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会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自主学习的人。”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形势下,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教师不能为学生包办代替一切,过于勤奋的教师只会教出懒惰的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学习、实践、摸索、发现,他们会有更大的进步。教师的努力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细心培养,让学生少走弯路,少流汗水,我们就要多长智慧,多用心,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是为了不“教”,“扶着走”是为了“放手”,一旦学生具备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奠定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我们身负重任,虽然任务艰巨,沿途也有别样风景。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打开英语王国的大门,在英语的世界尽情地驰骋,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