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促进有效学习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是让学生感觉学习越来越容易的。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爱好语文,乐学语文,最后学好语文。那如何让学生爱语文,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乐学语文呢?
  
  1 保持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教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2 培养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2.1 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应有的人格魅力和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在众多的学生中,喜欢语文课的人寥寥无几,这可能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有些家长也觉得,语文没什么好学的,中国人谁不会说中国话,谁不会写中国字,学不学一个样,因此造成学生从小就不爱学语文。即便是有些家长在孩子小时候让孩子背许多的古诗,但有时也有炫耀自己孩子聪明的成分在里面,出发点也并不是培养孩子对语文的热爱。从小学开始,家长都在为孩子想方设法补数理化和英语,从来没有补语文课的。这足以说明语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悲。
  因此,要想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爱语文。这个重担就落在教师身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机地联系课文的相关知识,得心应手地穿插背诵有关的诗词、警句,启发学生课后去多读书;或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过去背诵的篇目,启发学生去记忆巩固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被教师广闻博记的学识所“粘住”,就能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不由自主地由迷恋教师讲课而喜欢上这门课。
  2.2 做学生的朋友要想让学生亲近语文,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以感情打动学生,学生从而产生兴趣,变得喜欢语文课。笔者是一个比较严肃的教师,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笔者会适时和学生开一个善意的玩笑,来拉近学生和笔者的距离。因此,上课的气氛有张有弛,学生对笔者的课就会多一分喜欢,学生的成绩也就会有提高。
  
  3 凭借教师的语言魅力,像蜜牢牢粘住学生
  
  语文教材中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可为什么学生会感到语文课枯燥无味呢?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师不同于影视歌坛的明星那么富有魅力,能够驾驭语文课的教师是凭借其特有的语言魅力来紧紧扣住每个学生的心灵,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引导学生学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高尔基曾引用过一个谜语“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很形象地说明了语言这一特征。
  3.1 教师的语言要讲求“精”这个课堂用语的“精”,包括语言上的精炼,讲授上的精当,知识上的精要。语言上的精炼,就是在课堂上不说空话,不讲套话和闲话,用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提炼的课堂语言,变深奥为浅易,用准确简约的话语,讲述有较大容量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反复修改教案,越精炼越好,在课堂表达时要注意恰如其分。这就是讲授上要精当,在设计教学语言时,要能抓住精华,突出重点。
  3.2 教师的语言要有“变化”高明的教师能从文章的具体特点出发,寻求恰当的教学形式和采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力求做到因文而异,灵活多样。总之,教学语言是随课文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记叙文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为主;教抒情散文和诗歌,则以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为主;教说明文,则运用说明性语言。同时再随着语言基调的不同变化,急与缓、轻与重、长与短、快与慢等,力求使变化的语言去真实、清晰、明白、亲切地表达好课文的思想内容。
  3.3 教师的语言要注重“启发”想方设法“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点亮”,如可以设计课文的导入语,用激疑问难的启发性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门户。要想让语文课吸引学生,教师就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风格,采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更生动形象,真正做到洋溢着人文色彩。
  总之,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创和谐的语文课堂,以便学生不仅学好语文,而且喜欢学,学得开心。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城一小)
其他文献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发展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身心,变苦学为乐学、会学。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学数学所带来的乐趣,才会有发现和创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1 要面向全体学生,用心浇灌每一个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为了达到这一点,总是想尽办法采用不同方法做到人人过关。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9加几”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是
1数字电视在美国的进展1.1地面广播电视台发送DTV信号的情况到2002年5月15日为止,美国在125个城市或地区,共有415个电视台发送地面广播数字电视(DTV)信号(其中3/4为数字高清
1 学习地理的初步认识  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营造良好学习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新教材较为重视地理学科信息资源与现实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资源给教师提供了较大创造性发展空间,利于发展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
鞍山广播器材厂生产的GSUF-1-Ⅱ型1 kw分米波电视发射机,是在引进美国TTC公司XL1000MU发射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进行国产化而开发研制的发射设备.该发射机设计思路
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在写作中,什么是能反映出太阳光辉的那一滴水?什么是能呈现肃杀清秋的一片枯叶呢?  下面看看《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
【摘要】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caspase-3、HSP70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子痫前期孕妇45例为研究组,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胎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HSP70的表达。结果:研究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蛋白和HSP70蛋白的陽性表达率分别为62.2%、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11
介绍了算术编码的原理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算术编码算法,并利用二进制索引树这样一个高效率的数据结构对传统的0阶自适应算术编码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无论对于高度集中的数据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