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搞好素质教育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做好创新教育呢?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创新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猜想、发现真理。这样不但使学生理解学习材料,思维能力获得较快的发展,而且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用课件出示教室门前的长方形绿化带,假设为了美观或学生课间活动方便等问题需要改变成同底(边)平行四边形时,它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然后,抓住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
  二、以开放性带动思维的发散,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教师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根据教学要求,选取各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材料,通过融现实于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同时,要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自主探索,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多样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思考方法,在班级里形成多样化思维。
  三、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一项发明,往往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成功,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同时,通过众人合作发挥群体的智慧,可以加快创造发明的速度。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讨论为主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互相启发,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圆周长”时,为了探究圆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有怎么样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学生准备好直径分别是5 厘米、6 厘米、7 厘米的圓片;课上,小组合作测量边长,分滚动法、绕线法等小组;小组讨论: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总结: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经过测量、计算、讨论,得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引申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维的过程,数学思维过程也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特别是学生学完新知后,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围绕新知内容展开讨论、大胆质疑,把所学知识引申、深化。这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大的特点,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静中悟出道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节课,当这节课已近尾声,学生们普遍比较疲惫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汇报后,老师课件演示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车轮前进时的情形,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衡,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通过多次演示,反复刺激,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又相对枯燥无味,与学生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为了体现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强化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思维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联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空间形式,这样他们要说的话就很多,就有参与的兴趣,完全有可能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推导出公式,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效。
  六、倡导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创新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问题、揭矛盾、破疑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境,这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重新发现问题或再现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一些发散性的问题,探究一题多解的方法。在解题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可以采用“割”法或“补”法,要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结论,进而找到科学的计算方法。
  总之,创新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创新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学会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标准》前言:“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期刊
摘要:童话,顾名思义是专门为儿童写作的一种特殊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是占了很大比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一至十册课本中,童话就多达三十几篇。编入语文教材的童话是多种多样的。童年的纯真需要童话的滋润,童话教学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学生用朗读、仿写感受童话的语言,用表演、想象体验童话的情感,用个性化的阅读理解童话的内涵,我们应让童话伴随其一生,启迪心智,放飞梦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可见,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 渗透  0引言  语文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其实就像肥沃泥土中的沙土与水的关系,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语
[摘 要]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是检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2014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南》有关课程评价的核心。主要以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内涵与评估方法为关照点,分析了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设计出了适应现阶段需要的形成性考核的内容框架与相应分值,并通过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说明形成性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考核模式;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改革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就是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趣味数学知识,陶冶学生数学情趣,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幽默教学语言,正确指导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变抽象为形象,适时对学生进行成绩测试,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变要你学为我要学,真正体现生本理念,从而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趣味数学 理论联系实际 幽默教学语言 适时单元检测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
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为内容的“三型”党组织建设,是党中央新时期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具体渠道抓手。其中之一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则是党组织价值取向和功能建设的转型导向和实践内容。  传统体制下的企业治理,更多的是使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管理又更多使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管制手段,即主要使用主体对客体的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提质转型,企业管理方式和各种资源要素的作用和活力不断释放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获取对自己身心有益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改革 创新  0引言  创新是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