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的运用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32-02
  1.教学设计
  1.1 教材分析
  本节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是在学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讲解时特别注意所提供得模型以区别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模型下探索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后再反思应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感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以及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的形成,使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
  1.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结合数学情境的创设,确定本节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
  (2)使学生掌握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感受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的形成过程;
  (2)探究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2.教学过程
  2.1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师:前面我们一起研究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大家想一想: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生:平面 外的一条直线 与平面 内的一条直线 平行那么这条直线 与这个平面 平行。
  师:旗杆或者桥墩所在的直线与广场所在的地面或者水平面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生:垂直
  师:演示几何画板如图,其中直线m是在面 内转动的,接着停住出示m与l不相交的情形然后移至相交的情形,然后请学生说出这一演示所反应出来线面垂直的含义,之后师生一起总结线面与垂直的的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直线 与平面 垂直,记作 。其中 叫平面 的垂线,平面 叫做直线 的垂面, 与面 的交点P叫做垂足。
  2.2尝试探究、得出判定定理
  1、几何画板演示,观察猜想。
  师:如果按照定义:如果直线 与平面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直线 与平面 垂直。那么我们利用定义要判断直线很平面垂直具体可行吗?那我们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取平面 内少数几条作为代表来达到要求。
  师:对,以尽量简洁的过程达到相同效果,这就是数学所追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平面 内取一条行不行?
  生:不行,那样在 内就有直线与他垂直。
  师:两条呢?平面 内的两条直线又怎样的位置关系?
  生:平行或者相交。
  师:先看平行的情况:直线 垂直于平面 内两条平行直线会保证直线 垂直于平面 吗?
  几何画板课件演示:平面 内两条直线平行线m,n然后转动直线 ,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直线 与直线m,n垂直,但是不能保证直线 与平面 垂直。
  师:推广一下平面内无数条直线与直线 都垂直,能否判定直线 垂直于平面 垂直呢?
  生:因为无数条直线平行了就不成立了。
  师:平行不行那么相交呢?直线 垂直于平面 内两条相交的直线会保证直线 垂直于平面 吗?
  师:只要折痕所在直线 都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那么直线 垂与平面 有怎样的关系?
  生:垂直
  师: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任意转动,那么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可以通过平移成为这两条直线中的一条,这与定义的演示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只要折痕都垂直与他们就能保证直线 垂直于平面 ,这刚好与定义的演示相吻合。
  然后把交线的交点挪出来与直线 不相交,也成立。说明了直線 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m,n保持垂直即可,但m,n不一定与直线 相交。
  得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2.3、应用方法的指导
  问题: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与棱AA1垂直的棱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师: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告诉我们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这样做到了:线面垂直到线线垂直的转化。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我们得知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这样就可以把:线线垂直到线面垂直的转化。
  生:上下底面上的8条棱都与AA1垂直,因为AA1垂直于AB、AD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道AA1垂直于面ABCD,从而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知道AA1垂直BC、CD,同理AA1垂直A1B1、A1D1得知AA1垂直于面A1B1C1D1从而的知结论。
  2.4 反思应用
  例1
  师:提示,要证明 ,则要使 垂直于平面 内两条相交的直线,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要在面 内做两条相交的直线 ,则有 且有 得出 又由于 与 相交,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所以 。
  师:根据学生的证题思路板书证明过程,同时强调书写的格式。总结证明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定义与判定定理的转化思想的应用。
  例2 如图,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动点,PA 圆O所在的平面,
  (1)试判断CB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点D是直线PC上的一个动点,试问点D在什么位置的时候直线AD⊥面PBC?
  生:(1)PA 圆O所在的平面,所以PA BC,又由于AB是圆O的直径,所以BC AC,AC PA=A,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道,PA 面PAC。
  师:(2)演示点D在PC上滑动时,观察点D位置,使得符合要求的位置。
  生:应该AD PC时,就有了AD⊥面PBC。学生自己书写证明过程,个别学生板演。
  (这种先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得知结论后再书写理论依据,使得一个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形象,从而使得问题解决效率大幅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已达到同一节课增加课堂容量的效果。)
  探究:直四棱柱ABCD-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A'C⊥B'D'。
  变式:如果A'C⊥C'D,则这个几何体要满足什么条件?
  师:(提示)大家想一想,本题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那么我们可以做怎样的转化?
  生:可以转化成直线与平面垂直
  师:根据本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应该怎样构造平面来达到要求?然后利用几何画板拉动CC'让学生观察。
  生:把A'C⊥B'D'当成已知的首先来寻求一个平面来作为桥梁,架起ABCD形状与A'C⊥B'D'之间的关系,由于CC'⊥面A'B'C'D',因此连接A'C',即可找到面CA'C'。
  师:变式中又该如何构造平面?
  生:在平面A'B'C'D'中,过A'做A'G⊥C'D'交C'D'于G,然后连接CG即可构造与探究类似的模型。使得CG⊥C'D即可,因为此时C'D⊥平面A'GC。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巧妙,巧用探究题的模型来转化变式的构造,因此巧妙的转化思想可以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归纳小结
  方法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利用定义: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②利用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③解题时充分利用转化思想,以达到空间中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合理转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作文 评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
期刊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制约了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书香班级,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落实检查,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农村小学生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撑起一片多彩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农村
期刊
【摘 要】小学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有了良好的看图写话教学训练,就会给随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整体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看图写话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8-01  一、主题背景  任何一个集体都应该有一种属于集体的专属的文化,它是一个集体之所以被定义为一个集体的关键与标志,也是成员间强力的粘合剂。同样,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来引导学生共同前进,作为学生默认的参加集体生活的共同准则。这就是班级文化,是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公开或潜在地给班级学生一种精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作用,可以达到事半攻倍的效果;反之,因为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费力不讨好。  【关键词】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87-01  从教以来,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多年了,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0-02  2016年6月3日下午,最后一节班会也结束了,一个学生兴奋的跑过来“1000天,老师,刚好1000天!”三年,1000天,就这样一晃而过了。看着即将走出高中校园的学生,我忽然想起一句话:“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学到很多。”是的,三年来,学生们收获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又何
期刊
【摘 要】在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近两年品德教研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在历史题材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活化历史,消除现在与过去的隔阂,要做到活化历史细节,故事化历史事件,生动化历史人物。其次教学中要贴近历史,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教师要帮助学生立足自身经验,解读真实的历史,并神入历史人物内心,感悟丰富的历史。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互通,要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找历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7-01  引言:  农村小学普遍人手紧、任务重,往往一个老师要教授好几门课程,而家长和社会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质量,把品德课程看得可有可无。导致教师平时对品德学科钻研较少,缺乏对品德学科的归属感,校内品德教研活动开展得也较少,品德课教学质量提升难度很大。笔者有幸参
期刊
【摘 要】“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学校的合唱活动当成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团队精神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合唱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教学也成了广大音乐教师共同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已经成为探索研究的课题。我校在“竖笛与合唱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竖笛只要合理运用,对于合唱训练的确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竖笛 合唱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自学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更加有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 合作意识 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