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mscuos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24例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乳腺外原发实体肿瘤和乳腺病灶均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结果 24例患者中,女性22例,男性2例,中位年龄54岁.原发肿瘤为非小细胞肺癌10例,小细胞肺癌4例,鼻腔横纹肌肉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3例,卵巢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胃癌1例.15例(62.5%)患者可自行扪及乳腺结节,2例患者乳腺弥漫增大伴有炎性改变,7例(29.2%)患者在检查CT时发现乳腺结节.乳腺转移灶多为增长较快的单发结节,可以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少见微小钙化,病理细胞学检查可以区分乳腺转移和原发乳腺癌,83.3%(20/24)的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器官和淋巴结转移.乳腺外实体瘤乳腺转移患者的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9.2个月.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出现乳腺结节均应考虑乳腺转移可能,应对乳腺结节进行病理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正确的诊断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乳腺切除术,更重要的是可以给予患者及时和正确的系统治疗.

其他文献
目前,各个学科对结直肠癌的研究都获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迄今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然在飙升,2008年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高达120万例和60.87万例,比2002年的102.3万例和52.9万例分别增加了17.3%和6.6%,即6年间结直肠癌新病例年均增加2.9%,死亡病例年均增加1.1%.中国亦不例外,由低发趋向于高发,20世纪90年代的结直肠癌死亡率比70年代增加了28.2%,居
目的 研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特征的显示效果,以及FFDM检查、FFDM结合DBT检查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准确性,评价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致密型乳腺患者134例,分别采用FFDM、FFDM结合DBT进行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FFDM、FFDM结合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准确性.比较FFDM和DBT显示的病变特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经规范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1 1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术后头颈部鳞癌患者125例,放疗技术均采用调强放疗(占93,6%)或三维适形放疗,分析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3年无病生存率、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和3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9.7%、56.1%、80.8%和73
目的 探讨肺脏低剂量区体积预测食管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RP)的价值,并确定肺脏V5(接受5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双侧肺脏受照平均肺剂量(MLD)和肺脏V20不同组合预测RP发生的最优组合.方法 选取接受单纯根治性3 D-CRT的食管癌患者222例,观察并记录双侧肺脏接受5、10、15、20、25和30 Gy照射时的肺脏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
目的 研究乳腺癌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乳腺癌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7例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收治总数的0.11%,其中合并其他部位转移15例(88.2%),单纯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11.8%).17例患者均接受了雌激素受
目的 探讨在控制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后,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肝区域血流选择性阻断下R0切除、失血量<800 ml、无围手术期输血的2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复发123例,中位无复发时间为36个月,其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4.9%、49.3%和34.3%.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直径、多发病灶、卫星结节、分化
目的 评价曲妥珠单抗与蒽环类药物同步应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患者按照1:1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和蒽环类药物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妥珠单抗和蒽环类序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心脏安全性,次要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 共109例乳腺癌患者入组,其中试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共出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者给予吉西他滨固定速率静脉输注,10 mg·m-2·min-1,共900 mg/m2,第1、8天;多西他赛静脉输注,75 mg/m2(>1 h),第8天,21 d为1个周期.如果患者接受过放疗,吉西他滨剂量减为675 mg/m2,第1、8天.分析28例复发难治性软组织肉瘤患
目的 探讨股内侧间室切除术治疗股内侧间室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21例股内侧间室软组织肉瘤患者采用股内侧间室切除术治疗,其中8例为初次手术,8例为外院肿物切除后二次手术,5例为外院术后局部复发后再次手术.6例患者术中采用缝匠肌或半腱肌填充术野腔隙.15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性治疗.结果 7例(33.3%)患者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行清创缝合术,2例经换药后伤口乙级愈合,1例重置伤口引流管,1
患者男,59岁,因咳嗽1个月、低热伴憋气1周于2010年4月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精神差,消瘦,全身皮肤未见色素痣、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呼吸音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罗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有30年吸烟史,无家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