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心脏病的十大举措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晒太阳
  
  合理、适当地晒太阳可保护心脏。调查资料显示:凡是阳光照射率高的地区,罹患心脏病的比例都小。奥妙在于阳光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一般说来。上午8~10点,下午4~6点是进行日光浴的大好时机,不可错过。
  
  饮硬水
  
  水的软、硬度取决于钙、镁等矿物质的含量。现已证实,矿物质与心脏功能关系密切。以镁为例,它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体内含量不足会导致蛋白质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血管硬化与心脏损伤。据测定,心脏病人的心脏中镁离子含量比健康者低40%。故常饮用含镁量高的水(硬水)。遭受心脏病之害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
  
  常吃鱼
  
  鱼是公认的“璐明食品”,所含的一种特殊不饱和脂肪酸——22碳6-烯酸乃健脑一宝。新近发现。鱼肉中尚含有另一种叫作欧米加-3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成分,是心脏的保护神。德国专家的试验表明:只要每天平均吃上30~50克鱼(最好是肥一点的海鱼),可使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一半。古人的“食不可无鱼”确系保健之箴言。
  
  吃坚果
  
  胡桃、花生等坚果,亦是心脏病的克星。瑞典研究人员一项31000人的调查资料披露,每天至少吃1次坚果的人,比不吃者患心脏病的危险减少53%。这主要得益于坚果中所含的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美国有些专家每周至少吃胡桃、花生等5次。心脏病发生率只相当于国内其他地区居民的1/7,再次证实适当吃坚果对心脏有好处。
  
  防肥胖
  
  肥胖者易与心脏病结缘。男子尤其如此,这是美国研究人员历经55年的研究结论,特别是胸腹部肥胖的苹果型身材者。因为堆积于胸腹部的脂肪流动性强,容易经血管流向心脏。故采取节食、限制脂肪食品摄入以及多运动等减肥措施很重要。但减肥措施一定要持之以恒,以保持體重的相对稳定,否则体重时轻时重。反可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治牙病
  
  小小牙病也潜藏着心脏病的隐患,这是美国医生弗朗克等人随访9760名成人后的见解。牙周有病的人与健康者比较,前者心脏患病危险高25%,年轻人还要高。推测可能与藏匿于牙齿中的细菌释放毒素不断侵入血循环,导致心脏组织中毒有关。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持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防感冒
  
  近年来有常患感冒者不易生癌症之说,但这并不意味着可用患感冒的办法来预防癌症,因为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的解释是: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并非都有利,如白细胞数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固然可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却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少吃铁
  
  铁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不足可导致从智力降低到贫血等一系列病变,故在一日三餐中安排适量的含铁食物乃强体一诀,但并非多多益善。美国专家朱卡·萨洛南博士一语惊天下:血液中铁质含量过高是继烟草之后的第二个心脏病危险因素,铁蛋白浓度每增加1%,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上升4%,当血中铁蛋白浓度超过200毫克%时,危险增加2倍。症结在于过多的铁促使动脉血管硬化而阻碍血液的流通,已有心脏病者可使病情加重。女子之所以少患心脏病,奥妙之一就在于从月经这一特殊途径丢失了过多的铁质,而保持体内铁处于正常的低水平之故。
  
  睡午觉
  
  从预防心脏病的角度来认识睡午觉的意义,是瑞典专家的一大贡献。据他们观察,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发生率30%。例如,与欧美等心脏病高发地区相比,地中海各国居民心脏病发生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这里的居民保持了午睡的习惯。
  
  调节情绪
  
  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早就受到科学家的重视,美国耶鲁大学从60年代起对830名在校学生进行为期20年随访,凡当时个人情绪恶劣者血中胆固醇水平都较高。无独有偶,杜克大学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19岁时易生气、冒火、发牢骚者,40岁以后胆固醇水平亦高。因此,从年轻时代起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心脏健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