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曾经两次出任浙西观察使。前一次任职结束时,他前往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拜别一位老僧:我将要奉皇帝的命令往别处任职,今天前来和您辞别。
  这老僧呢,热情接待了李大人,畅叙友情,他们一边喝茶,一边交谈,谈的都是佛教的话题,一点也没涉及官场。李愈加对老僧尊重了,觉得他是一个高人。茶喝好后,李对老僧说:以前,有朋友送我一根罗汉竹杖,我非常喜欢,现在我把它送给您,作为纪念。
  竹杖拿来一看,这是一根极罕见的方竹,竹杖的结节处,竹节四面突出,圆圆的,像眼睛,活泼可爱。
  这一分别就是几年。李德裕第二次任职后,又趁工作之便到甘露寺看望老僧。问起前几年赠送的那根竹杖,老僧笑着答:放心吧,我保存得好好的,像收藏宝物那样保存。李大人要求再拿出来欣赏一下,只见,方竹杖已经削成了圆竹杖,而且,外面都涂了漆。
  整整一天,李德裕都感叹得说不出话来。自此后,他再也没有去看过那老僧。
  李德裕经常收藏古远之物,这根方竹杖,据说是大宛国(古西域国名,今指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人所送,只此一支。(唐代冯翊子《桂苑丛谈》)
  这里撇开李德裕的为人不说,只说他和老僧的交往。
  在李眼里,此老僧和自己特别有话说,应该是高人,眼光也高,于是相赠心爱之物。也许,李认为,将一根罗汉竹手杖送给出家人,特别有纪念意义。
  然而,他一直不放心自己送出的宝物。按常理,送出的东西就是人家的了,再多关心,就是小气。但,老友见面,融洽的场合,顺便问一问也是正常。当李大人看到那根改造得面目全非的宝物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惜了,真是可惜了宝物。
  而在老僧眼里,既是高官朋友的宝物,理应好好保护,但那根竹杖,看着实在不舒服,四面突起的竹节,捏着都戳手,而且,方方的,怪怪的,这根本不符合我们佛家圆通的理念嘛,削了削了,削成圆的,再涂上漆,好好保护!
  规圆方竹,这个故事,就演变为了成语。这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以强求一律的世俗眼光去看待新鲜的事物。
  这个故事,显然有名,后人一直关注。自然,方竹是关键证物。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曾经做过这样的考证:方竹今闽、粤多有,不为异物。大宛即今哈薩克,已隶职方,其地从不产竹,乌有所谓方者哉!
  这也就是说,李德裕那根方竹杖,只是少见而已。那个送他竹杖的人,或许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出口转内销的东西,或者就是明明知道,为了达到某种利益拿来蒙他的。
  然而,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隐喻意义,这样的事情,千百年来,依然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
  就文物而言,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二十年来,中国共有四万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消失了,其中一半是在建设中损毁的。
  故而,那个老僧,千百年来,早已化成各式面孔,在规竹方圆。
  (秋水长天摘自《南方都市报》2020年2月8日)
其他文献
卡尔瓦纳是美国休斯顿的一名汽车经销商。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销售变得举步维艰。重压之下,卡尔瓦纳开始想尽办法提高销量,可收效并不大。  为了摸清客户不愿购买汽车的原因,卡尔瓦纳特意组织公司的销售人员做了一次街头问卷调查。当他询问到一对年轻夫妻时,这位丈夫满脸怒气忍不住向他吐槽:最近他刚购买了一辆汽车,但购车时的各种手续很烦琐,办理了很长时间也没办下来,他快没有耐性了。他的抱怨让卡尔瓦纳陷入了思
卡尔瓦纳是美国休斯顿的一名汽车经销商。近年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销售变得举步维艰。重压之下,卡尔瓦纳开始想尽办法提高销量,可收效并不大。  为了摸清客户不愿购买汽车的原因,卡尔瓦纳特意组织公司的销售人员做了一次街头问卷调查。当他询问到一对年轻夫妻时,这位丈夫满脸怒气忍不住向他吐槽:最近他刚购买了一辆汽车,但购车时的各种手续很烦琐,办理了很长时间也没办下来,他快没有耐性了。他的抱怨让卡尔瓦纳陷入了思
《庄子·杂篇·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上面这段文字中,渔父作为一个高士的形象首次登上中国文学史的舞台。“父”古通“甫”,为成年男子的美称。渔父,即打渔的老翁。花白的胡须和眉毛,短衣长发,飘然而行。  孔子在杏坛上,弦歌鼓琴,弟子
一位听友留言说:十年了,每天都有晚睡的习惯,习惯性地盯着手机,等你的信息。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是看手机,想知道我睡着的时候,你有没有发信息给我。也许这个坏习惯,应该改了……多少人,习惯性地困住自己,因为某一段感情,因为某一件事情。  一个经常看手机的人,很大概率是在等某一个人的信息,或者在等某一个人的动态。有时候,你明明就等不到这个人,但你總喜欢安慰自己,一定是对方忘了吧,一定是对方太忙了吧。
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是人的底色,根底在于坦荡真诚。他们不做任何的伪饰,向他人真诚袒露,不遮不掩。不论是衣着、谈吐、表达或是行为,都不是为了表现,亦不是为了掩饰,而是为了真正找到自我。  朴素的人值得亲近,因为他们内心清澈透明,可亲可敬。  杨绛生前最怕名利相扰,生活了三十年,家里依旧保持原有的样子:素粉墙、水泥地、老家具。屋内无昂贵的摆设,有的只是旧的柜子、桌子,还有那淡
常佩业是沈阳市曲艺团的相声演员,在台上遇到过几次尴尬,都能用“现挂”破解。  有一次,他主持节目,需要观众上台进行互动。上来了一个小伙子。常佩业说:“你用两个字来形容刚才的事儿。”小伙子紧张,憋了半天,说:“太好啦!”三字,观众都乐了。这时常佩业想,要是按正常的思路接话,“你说的是三个字啊”,这没有意思;如果说“不对啊,我要求的是俩字,你说了三个字”,這就有点当众难为小伙子了。既然是互动,就不能对
世事匆忙。我们已经追踪李永琪很久了。  今天的科技手段给抓捕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有监控视频,逃犯进入监控视野,踪迹就会自动呈现在警方掌握之中。虽然如此,时隐时现的李永琪还是让警方愤怒。从出事立案、检方批捕到追踪各地,时间足足过去三个月。  三个月前,在阳安市胜利区某KTV,李永琪等与人发生纠纷,将一个当地青年打成重伤后逃匿,因涉嫌故意伤害被警方网上追逃。据被抓的其他同犯交代,被打青年浑身是血倒
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别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和别人来作比较呢?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的事业顺利、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  在比较的过程中,在发现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形下,愤懑之心油然而生;自己好像在任何地方,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实际上,却处处不如别人,这是为什么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为避祸,落难于荒野。逃亡途中,饥饿难忍,这时,忽然看到不远处有农夫在锄田,他们一阵欢喜,遂向农夫乞讨粮食。谁知农夫却说,我这里哪有粮食,只有这绊脚的土坷垃,就把它给你们吧!说着农夫就弯腰捡了一块土坷垃,放在重耳乞讨的饭碗里。重耳一下子脸就变了色,他气坏了。他尽管处于落魄中,但毕竟是一国的王子,何曾受过一个种田的的奚落。他举起鞭子,作势就要教训这个农夫。可是手
多年前曾读过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部小说《最后一片藤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贫穷女画家外出写生,不幸染上肺炎,且病情日益加重,心情憂郁。她每天望着窗口对面倚墙而生的一棵老藤,认为藤上那最后一片绿叶飘落之日,将是自己死亡之时。奇怪的是,日复一日,任凄风苦雨吹打,那最后一片叶子不但没有飘落,反而翠绿如初。那片绿叶给了她与疾病抗争的勇气与信心,后来奇迹终于发生,她顽强地活了下来。事情的真相是,